感动世人的老山插旗照竟是摆拍!拍摄者揭露真相

相信大家都曾看到过这样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硝烟弥漫,照片的中央是一面红旗和一名身体倾斜、双手紧握旗杆的战士。当时照片配有说明:这张照片是1984年4月28日在老山主攻阵地拍下的,照片中出现的旗手,攻上老山主峰后,拼尽最后力气将旗帜插上主峰,在阵亡后仍然死死握住手中的红旗,以冰冷之躯竖立起已经残缺的红旗,身旁有战友继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冲锋。整个画面充满着残酷悲壮的气氛。

老山插旗照

照片中插旗的英雄,身形是如此的高大挺拔,看过这张照片的人,无一不被他震撼,一股豪迈之情由心而生,一种让人置身战场的感觉,仿佛战斗冲锋的场景就在眼前,能够让人热血沸腾,能够让人热泪盈眶。

这张照片给当时中国网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一时间将《无名烈士老山插旗》与美国的《星条旗在硫磺岛飘扬》、苏联的《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三大著名插旗照。

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

说是无名烈士,因此就有网民想知道这位无名英雄到底是谁,于是寻找无名英雄的行动就由诸多感兴趣的网民自愿展开了。

最终,经过人们的多方查找,最终找出三名可能与照片有关的战士。有人说是张大权,时任118团5连副连长,他把军旗插进主峰的同时,壮烈牺牲;其二是罗仕忠,是118团7连2排5班班长;其三是何天华,是118团7连1排1班的战士,最后两名战士则没有牺牲。

然而,我现在很遗憾地告诉你,这张照片是假的! 为什么呢,让我给你抽丝剥茧,还原事情的真相。 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开始质疑这张照片的真伪性,当然不是合成与拍摄的真伪,而是现场实拍与后期摆拍的真伪。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争论当中,几乎是在网上掀起了一场混战。 直到2015年4月27日,解放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揭31年前边境战争老山插旗照;插旗是假,英雄是真‘’才真正揭开了真相。同时,山西新闻网的三晋都市报也报道的了相关的新闻。

今天,这篇文章就结合这篇报道和一些资料,来谈谈这张照片。

1.从军事的角度上 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在战场上,隐蔽自己,防止暴露目标,是消灭敌人,完成任务的基本前提条件。在战场上,扛着这么大一面红旗去冲锋陷阵,还要插到占领的阵地上,无异于是给敌人的火力指示目标,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当时的主攻部队是身经百战的14军,其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当时的主攻部队3营营长臧雷也明确表示:“老山地区属于亚热带丛林地区,在这个地方作战,尤其是在敌人防御、我们进攻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信号,像红旗、军号、哨音、反光物体、烟雾的管制相当严格,因为这对于一个部队来讲攸关生死。插红旗,尤其是像照片里面那么大一面旗帜,是完全不可能的。当时占领老山主峰标高点的是七连二排五班的何天华班长和罗仕忠副班长。二排是突击排,五班是尖刀班,战斗计划中他们的任务就是冲上并占领主峰。之后,按照既定命令和预先的约定,向他们连长所在的位置,举起一面像成年男人两个巴掌那么大小红旗。后方用高倍望远镜看到这面小红旗,就意味着主峰胜利攻克。之后连长就用电台向我报告了,我就立即向团首长报告了。”

在战前动员会上,40师的师长刘昌友就曾强调过 ,这次战斗不能带红旗,他说:“我们是去打仗的,又不是去拍戏,带什么大旗,这不是暴露目标吗?”刘昌友师长的话就很精干,直接说明了不带旗的原因,打仗绝不是拍戏。普通人看见扛着旗子冲锋,将红旗插在敌人的阵地上是件非常热血沸腾的事情,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个场景只会出现在影视剧当中。 当时的老山攻坚战,我们是攻方,敌人居高临下。为了保障战斗发起的突然性和保证胜利减少伤亡,部队需要潜伏至距离敌阵地非常近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减少冲锋距离,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伤亡。每一个关乎战斗胜败、决定战士生死的细节,都不是小事,因此在战斗发起前,部队就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将诸如军旗、袖标、帽徽等颜色鲜艳的物体,口哨、军号这样会反光的物体,都不允许携带。像照片中那么大的红旗,携带到战场上是完全不可能的,上级是不可能允许的。

再说像一些影视剧中战士们为了树立红旗不倒,前赴后继一个又一个的插红旗,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在残酷的战斗中用战士们鲜活宝贵的生命去插一面红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部队是不可能这样干的。 说白了,如果指战员这样干,那是可以送他去军事法庭的,战士宝贵的生命是决不允许这样被浪费掉的。

更别说随军记者跟着冲锋拍下这张照片了,何况当时118团根本就没有记者随军。所以说这张照片是在战斗中拍摄的,而且照片中的战士在插旗后就牺牲了,绝对是子虚乌有的。

2.亲历者的说明 黄宏,是当时的前线指挥官之一,在2015年时已经是国防大学教授,少将军衔,他接受中国青年网专访,就这张照片进行了公开辟谣,他表示,“我不想说,却不得不说,这不是事实。老山战斗英雄受到关注,这是好事,但插红旗这个事情必须澄清。如果不说清楚,就成了主攻团集体造假。当时根本就没有这张照片,后来部队方面也没有安排过摆拍,可能是一些媒体好事者干的。


黄宏少将

当时在前方指挥所某政治部工作的罗际明也说,他当时看遍军内外报纸和部队内部画册上的每一张照片,战后还举办过展览,可竟从未见过这张“如此经典”的照片。那时候,罗际明一上网就看到这张照片,关于那场战争的资讯,不少以此配图,被突出处理。有多少人被感动,好照片,好一副铮铮铁骨。  

罗际明自然受感动,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  

他自有理由——1984年,他在老山前线某师政治部工作,在战场上9个月,出于工作需要,他和同事几乎看过每一张战斗照片,战争结束后,其中的大部分“经典照片”还被用作展览。从他的角度看,那样经典难得的插旗照片,如果当时出现,不可能被遗漏,也不可能不迅速在部队中流传,但他和战友们竟然从未见过。他当时就开始留意,后来多次在博客和网络相关文章上跟帖,请照片的拍摄者站出来,介绍一下拍摄经历,那可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但这么多年过去,这张疯传照片的署名,一直空着。“版权归实际拍摄者所有”,但拍摄者从未露面。

后来,以这张照片为背景,绘制了油画;距离当年战斗发生地不远的云南麻栗坡县城,建成关于那场战斗的纪念馆,进门就是这张插旗大照片;更多围绕这张照片的故事,被传开来,比如说“战士向着祖国站立,军旗向着祖国飘扬……”,还比如说“他的手死死握着旗杆,战地救护队怎么掰也掰不开……”罗际明并不较真,他想想觉得也好。他的实际感受是,虽然照片“来历不明”,但起了很大的正向作用,也没听谁说有啥不好。

另外,同时网传为插旗手的罗仕忠的家属,在之前看见过这张照片后,也做出了相关的说明,我截取其中重要部分给大家进行今天题目的论证。 “我叔父与何天华是14军40师118团3营7连2排5班(35207部队71分队)的战友,在收复老山战斗中,他们所在的3营是众多主攻营其中的一个,但是据我叔父所说,他们班是第一个冲上主峰的团队,因此他们所在的班还荣获了集体二等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两人都没有牺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何天华的确是他们的红旗手。至于这张照片里面的主人公到底是不是他们两人,我叔父说他也不清楚,因为直到今天,他都没见到过这张照片,我问了他们7连的好几位其他战友后,得到的答案也是比较模糊的。另外有争论说里面的主人公是张大权与罗仕忠,我叔父给出的答复是否定的,因为张大权跟他们不在一个连队,而且张大权牺牲的地方是在老山的半山腰,我叔父他们冲上去的的时候亲眼见到的,而且张大权也不是红旗手,而是5连的副连长。另外就是这张照片是否出自影视作品的真论,我在看见这种说法后,也找了很多当年针对对越作战的相关影视作品来看,但是还没有见到这张照片的画面。”

从这段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几项重要信息,第一,罗仕忠本人也不能确定,这张照片中的插旗手就是他和何天华,第二,插旗手必然也不是张大权,因为其在半山腰的时候就已经牺牲,而且他也不是红旗手,而是5连的副连长。第三,这张照片应该也不是影视作品中的片段。

3.真相大白 就在黄宏将军出面澄清后的一个多月,这张照片的拍摄者终于出面澄清了,作为证据,他向解放日报记者出示了可以经得起专业人士鉴定的的底片,还有多个战友可以作证,他指出这是1987年在拍摄战场纪实片时摆拍的,根本不是战地摄影。

赵利滨

赵利滨,时任27军79师236团通信连电台台长,1987年随部队参加老山轮战。部队抵达驻训地后,接到了配合宁夏电影制片厂拍摄战地纪实的任务,拍摄地点就在轮战部队模拟训练拔点作战的训练场——麻栗坡县平坝小石洞地区。刚刚抵达的27军便抽调出少量部队配合拍摄,拍摄需要电台呼叫的镜头,赵利滨既是电台台长,手上又有备用电台,于是便被抽调去了拍摄地。纪实片的名字叫《战士万岁》,内容为“蓝剑B计划”,讲的是1984年10月出击968高地,并且取得辉煌战果,主角是47军139师417团5连,因此当时使用的红旗就是五连突击队的战旗。赵利滨除了配合拍摄工作之外,还利用工作间隙使用自己的‘’红梅牌‘’相机拍摄了许多照片,包括战士表演时和工作闲暇时的照片。拍片子有攻占高地插红旗的镜头,赵利滨说,插旗照就是那时抓拍的。

这只是一张业余的“剧照”,可当它在麻栗坡县城的照相馆里被洗出来时,赵利滨就觉得“感觉不错”,震撼壮烈,给战友们一看,都说好。   他还记得,照相馆还把这张“好照片”在店里显眼处,摆过一阵。其实,这张照片当时就红了,不仅剧组成员、参与拍摄的战友们来索取,团里其他认识的战友也来要;后来,一些来老山前线见习的沈阳军区、南京军区等部队的干部,听说了这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也找到驻地问赵利滨要。赵利滨能送的,都送了;但来要的人太多,以致于他实在承担不起冲洗费了。后来有人来要,他就委托通讯车上相熟的战友把底片带到麻栗坡县城去,让对方自费冲洗,洗完再把底片带回来。

据赵利滨大致估计,光这一张,在麻栗坡县的照相馆,就冲洗了不下一千张。就这样,这张照片就从赵利滨手中传播出去。 在互联网开始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张照片又被上传到网络上开始流传,到了21世纪,网络普及率提高,许多网友都用这张照片来做QQ和微信头像。

赵利滨知道这件事后,曾经专门去过网吧查看,发现确实是他拍的照片,虽然照片的说明胡编乱造,但他想只要对弘扬英雄精神有利,就由它去吧。直到2015年4月,见到网上关于这张照片的争论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并开始有人借此否定对越反击战,向不好的方向发展,而且有亲历者出面澄清,赵利滨才决定应该出面解释清楚了。 赵利滨表示:“我是1987年4月才到老山的,咋可能拍下发生在1984年4月28日的照片呢?我那时就知道张大权确实是在那天的老山战斗中牺牲的,后来被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当时我想,肯定是往网上发照片的人闹错了,这张照片怎么能和大英雄张大权绑到一块去呢?”

而后,2015年4月,关于披露老山插旗照片真相的文章《揭31年前边境战争老山插旗照;插旗是假,英雄是真》在《解放日报》刊登发表,5月,三晋都市报也正式发表文章《老山插旗照片拍摄者还原真相;系战场纪实片场景》,才正式终结了网上关于这张照片真假的喋喋不休的争论。

结语

插旗是假,英雄是真。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否定英雄,而是想还原一个真相。为什么要把事情说清楚,为什么要实事求是,就是为了不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空可钻、有机可乘。日本右翼就是惯用这一招的老手,企图通过揪住我们某些证据上的错误的手段进而否定整个南京大屠杀。还有近年来对雷锋真实性的种种质疑也是用的这个套路。这正如我前面所讲到的,一些人质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进而否定对越反击战中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严重的伤害了民族感情。

这张照片流传甚广,影响极大。许多人不明真相,甚至一些权威的电视节目和一些所谓的纪录片也拿这张照片来做引用,并且煞有其事的做了各种说明。就比如湖北卫视的节目《大揭秘》就引用了这张照片,并错误地注明了这名烈士是张大权。真相就是真相,事实就是事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需要实事求是。

大揭秘

英雄需要宣传。在战斗中,感人的瞬间常有,但是相机却不常有。艺术来源于现实,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每一幅画,每一首歌,每一部作品,都是对当时场景的情景再现,对每一位英雄的讴歌。我们所热爱的是那一面红旗,是那一个个活生生的、可爱的人,我们不是因为动听的故事而热爱祖国。明确这张照片是摆拍的,丝毫不能影响我们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战士们的崇高敬意。

向英雄致敬,英雄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麻栗坡   解放日报   真相   叔父   主峰   连长   世人   战士   部队   英雄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