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军给女性注射的“606”药剂是啥?对女性的伤害有多大?

“慰安妇”制度是一段极其黑暗残酷的历史,是日本侵略者有组织地强迫亚洲等地女性为士兵提供服务的一种奴役犯罪制度。这种惨无人道的蹂躏行为让我国20万妇女蒙受了无法磨灭的伤痛。

二战时期,日军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除了到处烧杀抢掠之外,同样让人憎恨的,还有他们那毫无人性的“慰安妇”制度!

日军为了解决士兵的兽欲,他们强征中国女性作为慰安妇,并让医生将“606”药剂注射到了慰安妇的体内,这些女性颤抖着胳膊,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药物注射完毕后,日本军人露出了贪婪的笑容…

那么问题来了,日军给女性注射的“606”药剂到底是什么?它对女性的伤害有多大?把文章看完,相信你会颠覆对日本军人的认知!

日本“慰安妇”制度的背景

要了解“606”药剂,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日本“慰安妇”制度的背景。

“慰安妇”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

“慰安妇”制度既是日本封建主义的产物,又烙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印记,是日本传统的封建主义与军国主义思潮相互影响的怪胎。

日本“慰安妇”制度的前身,是日本的游廓文化,这个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初期,在町人阶级的支持之下,日本出现了大规模的“游廓”。

“游廓”也称“游里”,它是江户时代初期日本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娱乐场所,主要是给日本富裕的商人、武家、公家服务的地方。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明治政府就公布了“娼妓渡世规则”,对娼妓收取税金、发放营业执照,也就是说,在当时这些都是完全合法化的。

日军为什么要给慰安妇注射“606”药剂?

在侵华战争的过程中,日军为了缓解战争给士兵们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为了提高士兵的战斗欲望,1932年5月,日本军方在本国以招聘军队服务员为理由,招募了15位年轻的女性送到中国上海,而这15名女性也成了第一批进入中国的慰安妇!

在战争初期,日军还只是从日本本土、韩国、朝鲜等地强行征募慰安妇到中国供他们发泄兽欲,但是后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为了缓解士兵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日本军队对“慰安”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于是便开始把魔爪伸向了我国。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在1931年~1945年期间,中国至少有20万以上的妇女被日军强征掳掠,被迫沦为了“慰安妇”,遭受灭绝人性的摧残!

对于日本士兵来说,慰安妇就如同武器弹药一般,是当时军队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军需品”。

据一些从慰安所幸存下来女性回忆,禽兽不如的日军士兵排着长队,整天没日没夜地守在门外等候。屋里各种惨叫声更是连绵不绝,在日本士兵眼里,他们根本就没有把这些慰安妇当做人对待,有的只是自己泄欲的工具。

这些慰安所的妇女们,她们每人每天都要接待数十名日军,每天被迫工作长达17个小时。稍微做得不好,就会被日军蹂躏致死。

有些女性受不了日军这种非人的做法想逃跑,然而她们在逃跑的过程中却被日军直接射杀!她们不仅要经受日军给她们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同时还要面临精神上的摧残,可以说,日军的做法可谓是丧尽天良了!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慰安妇们因为受到日军的摧残,加之事后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照顾,渐渐地,很多人都因此患上了梅毒等性病。

梅毒是会传染的,久而久之,这种病毒开始在日本军队中大肆传播开来。

东条英机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在战争中,女人是一种赢得胜利的重要战略物资!对于日军来说,慰安妇就如同重要的战略物资,那么放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了不影响大局,于是丧心病狂的日军开始在慰安妇身上注射一种药剂来控制梅毒,而这种药剂就是“606”。

“606”药剂是如何研发出来的?有什么作用?

“606”药剂又叫“砷凡纳明”,也有人称它为“洒尔佛散”。

在那个年代,由于资源十分匮乏,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先是把感染者给处决了,后来随着感染的范围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几人到后来几乎扩大到了日军部队的三分一,因感染梅毒而死去的士兵甚至超过了战争的损耗,这让日军高层十分头疼。

日军不可能把感染的慰安妇全部杀死,但是士兵的生命也很重要,不可能不顾他们的生死。后来,日军就想到了给慰安妇注射“606”药剂的办法来控制梅毒。

严格来说,“606”药剂不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是也和这个日本脱不了关系。

起初,“606”药剂是由德国医药学家保罗.欧立希发明的,它主要是一种能有效治疗梅毒的药物。

之所以会叫称它为“606”药剂,那是因为保罗.欧立希当初在发明这个药剂的时候,前前后后一共经历了605次的失败,直到第606次才研发成功,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成功,所以欧立希就用“606”为这款新发明的药剂命名。

欧立希的这项发明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靠着606药剂,欧立希也获得了科学家们都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

欧立希虽然得了大奖,但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个药剂确实能有效控制梅毒,但它的副作用太大了,欧立希觉得还是应该把这个药剂改良一下,把副作用降到最小。

不过可惜的是,还没等药剂改良成功,欧立希就因病卧床不起,最后于1915年8月离开了人世。

之所以说“606”药剂和日本脱不开干系,那是因为欧立希的助手是一位日本细菌学专家,此人叫秦佐八郎。

在欧立希去世之后,秦佐八郎便把未加改良的“606”药剂版本带回日本继续研究,而后秦佐八郎又把这个药剂提供给了日本军方。

“606”药剂用在慰安妇身上有哪些危害?

“606”药剂的主要成份是砷凡纳明,砷的化学本质就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这个毒性有多强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

确实,“606”药剂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注射后,所有感染梅毒的慰安妇都恢复了正常,不过这仅仅只是开始。因为这种类似“以毒攻毒”的方法,对于女性来说,它所造成的伤害那是永远都不可磨灭的。

“606”药剂被注射到体内后,它能让注射者出现骨髓抑制,贫血等症状,更为重要的是,砷性“606”药剂还能让女性终身不孕不育。

而这,正是那些丧心病狂的日军想要的结果,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尽情发泄自己的兽欲,还不用担心事后怀孕的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战结束后,日本人故意销毁证据,故意扭曲那段悲惨的历史来为自己开脱罪名,还恬不知耻地声称那些慰安妇都是自愿的,简直是丧心病狂。

有句话说得好,邪恶永远都战胜不了正义,历史就是历史,它是永远也无法被改变的。在历史学家的努力下,日军的罪行也都被一一揭开。据史学家推断,二战时期,日军的慰安妇至少在四十万往上…

写在最后

现如今,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78个年头,根据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登记在册的数据显示,当年我国大陆地区慰安妇的幸存者仅剩下了12位。

这些人,她们大多无儿无女,疾病缠身。当年所受到的伤害,就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心底伴随着她们的一生,永远都无法被磨灭…

伟大的列宁同志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当铭记那段悲惨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所有惨遭杀戮和凌辱的死难同胞,值得我们永远悼念。

在抗日战争中,那些英勇献身的英烈,还有那些作出过贡献的人们,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鲜血不曾凉,吾辈当自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日军   药剂   兽欲   女性   丧心病狂   梅毒   战时   日本   士兵   制度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