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师抗美援朝英雄忠骨回故乡

忠骨埋异国 英魂回故乡

1951年5月30日,抗美援朝战争著名的芝浦里机动防御作战角屹峰阻击战。

第86团第2营营长徐德堂带领全营320人走上466,8米的角屹峰阵地。

6月4日夜,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徐德堂清点人数,包括他自己、炊事员、饲养员,能下山的战友只有70人。第6连第1排37人,只剩下11人还能战斗!

1952年11月2日,第29师第86团第2营第5连和机枪连进入597.9高地2、8号阵地。投入上甘岭战役。

在第2天战斗中,被炸断双腿的一班长刘云东,伤势极为严重。机枪连卫生员曹康荣抱住刘云东消毒包伤口、绑扎止血带、打止痛针!

“小曹,我不行了,请你告诉我家里一下吧!……”刘云东班长有气无力地对曹康荣说。

曹康荣正要低头问刘班长家庭地址是哪里时,刘云东已经不能说话,失血过多而英勇牺牲。

第85团进入五圣山,驻庄子山。团卫生队对隐蔽防空麻痹大意,招致美军侦察机发现,招来美军炮击。

统计干事魏翔、军医房智华一起查看防空洞内住的伤员。房智华刚刚从一个防空洞出来,就被敌人打来的一排远程炮弹击中,一块弹片插进心脏,当即倒地。魏翔赶紧把房军医抱进防空洞,房军医已经没有呼吸,心脏停止跳动!同时,团卫生队隐蔽在树林的伙房也被炸毁,炊事班一死一伤!

战场是生命和使命,鲜血和凯旋、和平和安宁的交换平台。

朝鲜战场峥嵘岁月,燃烧青春保家卫国,浩气永存!

第29师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在朝鲜战场现代化战争中成长,在立体化战火中锻炼。

1951年3月25日18时,第29师跨入朝鲜战场全师干部战士员额11887人,战士平均年龄23岁,连排级干部年龄平均25岁,营团级干部27岁,都是报效祖国的热血青年。

1954年 5月4、5、6日,第85、第86、第87团和师直属队、师后勤,从朝鲜培华、元山登车,胜利凯旋。

第29师在三年零40天的朝鲜战场阵亡1521人、失踪213人,合计1734人。

无被俘人员记录。

具体战斗阵亡时间、地点在:

1951年4月25日,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涟川西上下三串里战斗阵亡172人,失踪41人;

1951年5月16人,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坪村里以南孔洞及709.4高地战斗阵亡128人,失踪101人;

1951年5月30日至6月7日芝浦里机动防御作战战斗阵亡237人,失踪43人;

1952年4月至9月冷枪冷炮战斗阵亡2人;

1952年4月至12月上甘岭地区小部队出击战斗阵亡330人,失踪24人;

1952年10月12日至10月28日391高地潜伏反击坚守战斗阵亡121人;

1952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战斗阵亡531人,失踪4人。

第29师师、团、营、连干部身先士卒,在朝鲜战场与疯狂美军残酷战斗,先后由6名团营职军官壮烈牺牲。

郭树春,正营职,1952年12月7日,第29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28岁,河北省威县人,1938年入伍,在平康、金化、淮阳地区防御作战在真菜洞师司令部遭美军空袭牺牲。

张彦文,副营职,1952年12月7日,第29师司令部军务科副科长,24岁,山东省武城县人,1945年8月入伍,在平康、金化、淮阳防御作战在真菜洞遭美军空袭牺牲。

王庆昌,正营职,第29师第85团后勤处财务股股长,32岁,河北省清河县人,1945年6月入伍,在1951年4月30日,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东豆川里遭敌炮击牺牲。

赵庆祥,正营职,第29师第86团后勤处军械股股长,26岁,河北省内丘县人,1946年10月入伍,1952年11月3日在上甘岭战役獐谷遭敌炮击牺牲。

安东文,正营职,第86团第3营营长,27岁,河北省巨鹿县人,1944年5月入伍,1951年4月22日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温水洞战斗牺牲。

姜福水,副营职,第29师第87团第1营参谋长,23岁,河北省武城县人,1945年入伍,在1951年5月17日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峄山里遭敌炮击牺牲。

1951年3月28日,第29师进入朝鲜战场夜行军第四天,部队路过一个小火车站,突然,飞来6架美军夜航攻击机,撕心裂肺的呼啸而过来,一架敌机投下的照明弹将夜空照得像白天一样,5架攻击机立即对车站进行了狂轰乱炸,顿时炸弹声、机关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火车站是美军飞机攻击的重点地区,战争就这样在空中悄然开始了。

部队刚入朝,还没有太多的防空经验。

查栋材的战友李世勋在空袭中被敌机炸断了胳膊。

查栋材和另一位战友杨长瞿一起隐蔽在一个灶坑内,小杨被敌机的呼啸声和机关炮疯狂的扫射声吓懵了。

敌机走后,小杨怎么都站不起来。

查栋材问杨长瞿:“受伤了没有?”

杨长瞿回答:“不知道,反正走不动了。”

部队必须马上离开车站,分队长张二旺看此情况,二话没说,立即跑过来,背起小杨长瞿继续行军,连续走了七天,一直坚持把战友背到了前线。

在牺牲的战友里面,最让人怀念的是一起自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四川姐弟,姐姐廖先淑,弟弟廖先富。

弟弟廖先富踏入朝鲜战场第7天刚刚16岁,英勇牺牲!

姐姐廖先淑在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前三个月刚刚18岁,英勇牺牲!

战友叶茂根、罗德义、查栋材、、林文俊、管忠群,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都亲笔写了深情怀念姐弟两人的回忆文章,讲述壮烈牺牲的经过

叶茂根写道:“举国抗美援朝火红年代已经过去60多年了,当年战场上许多惊心动魄的往事,却总是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最令我揪心和难以忘怀的是已经为国捐躯的一对年青的好战友廖先淑、廖先富姐弟俩,他们的英魂经常萦绕在我们这些老战友们的记忆中。在医疗队,我和廖先富年纪都不满16岁。年龄大一些的战友对我俩总是关照有加,特别是廖先淑对我像大姐姐一样的关心爱护,我和她姐弟俩成了特别要好的战友。”

廖先淑入伍前是四川省资阳县宏仁教会医院的护士,胞弟廖先富入伍前是个15岁的中学生。

姐弟俩1950年9月一同参军到第29师兼内江军分区卫生培训队学习。1951年3月25日随第29师后勤处跨过鸭绿江出国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1年 3月31日在夜行军路上的第七天,第29师后勤处又遇到了一次敌机猛烈的空中袭击。

拂晓,师卫生科医疗队刚到达宿营地,潜伏在当地的南朝鲜特务向敌机发出了暴露我军宿营位置的信号弹,指示攻击机对我军目标实施轰炸和扫射。

师后勤处政委、老红军张应学命令后勤部队注意防空隐蔽。

不一会儿,天空中出现10余架敌机对第29师后勤部队宿营驻地进行轮番狂轰滥炸炸。 查栋材和罗德义躲在一个上面压满树枝和泥土的猫耳洞里,但依然难以抵挡枪林弹雨的穿透力,猫耳洞被敌机打得四处冒火星,不久整个洞穴被炸塌,查栋材和罗德义被压在树枝和泥土下,身体动弹不得。

好在两人都没有受伤,经过拼命地挣扎和努力,爬出了猫耳洞。

查栋材、罗德义刚爬出猫儿洞,就听到远处有人喊救命,原来是战友罗均威受了重伤。 与此同时,尚在汽车掩体内休息的6、7位战友被敌机巨大的轰炸声惊醒。

战友鄢德良就躺在廖先富身旁,被轰炸声惊醒后,他大声呼喊廖先富,连叫三声无人应答,等他扭头一看,廖先富已经没有呼吸!

鄢德良、查栋材、罗德义看见廖先富的脸被炸掉一半,鲜血流在雨布,当场牺牲。

残不忍睹!

廖先富是第29师后勤部队牺牲的第一名抗美援朝烈士。

美军在朝鲜战场实施陆空无差别炮击轰炸十分残酷,但是,志愿军对美军飞行员俘虏宽大为怀。

姐姐廖先淑是一为坚强的女战士。她满含热泪,同战友们一起掩埋了自己的弟弟,擦干眼泪,又背起行装跟随部队向前线赶去。

芝浦里角屹峰阻击战战斗打响后,伤员不断地送下来。第29师医疗队全力以赴投入了抢救治疗工作。手术一台接着一台地进行,廖先淑是技术娴熟的年青护士,手术器械传递准确快速,与手术主刀的冯振华、李文卿、王发增配合默契。在前线战斗最激烈,伤员运下来很多的时候,他们站在手术台旁日夜奋战,有时整夜不能合一下眼。

上甘岭战役中,手术组在防空洞里开展。有一次在手术中廖先淑遇到了一个被第86团俘虏的美军飞行员。

廖先淑一看到那个美国飞行员,立刻想到自己的弟弟就是被美国飞机炸死的,顿时恨从心头起。小声地骂道:“你也有今天!是你们炸死了我的弟弟!”

廖先淑情不自禁地转身对主刀的李文卿队长说:“把十分紧缺的麻醉药留给我们负伤的战士,不用给美国佬用麻醉药,疼死他!”

李文卿笑着说:“那可不行,恨归恨,麻醉药还是要用的。”

廖先淑冷静后,还是把麻醉针筒递给了手术助理,为美军飞行员实施人道主义的麻醉手术。

强者的理智战胜了感情。

林文俊和廖先淑是姐妹加战友,与姐弟同乡,四川资阳人,一起参军第29师卫生营,在朝鲜战场战斗整整3年。

“先淑战友牺牲时才18岁,我始终忘不了廖先淑的身影!”林文俊悲愤地回忆道:

“1953年5月的一天,第29师后勤救护所手术队驻地板登里,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天气十分好,我约廖先淑到防空洞对面山坡上去晒晒太阳。刚走出门,师战勤科胡进年科长叫我去制一份后勤人员统计表。就在我刚进入防空洞的瞬间,抬头一看,蓝蓝的天空突然出现了8架敌机,直冲我们的营地飞来,紧接着一阵狂轰滥炸。这时,正在执行任务的战友们还没有来得及跑回防空洞,可敌机一直炸了近半个小时。从小河边到防空洞,炸弹片、灰土、浓烟四起。直到飞机飞走后,硝烟驱散,我们才跑出防空洞进行清查,发现牺牲了5位同志。有我们师后勤处政委张振生的爱人王作惠大姐、后勤大车班三人、还有一位就是我的战友先淑,目睹这一悲惨峰情景,我一时被吓晕了,大哭了起来,残酷的战争夺去了多少战友的生命,我越想越仇恨美帝的侵略行径。我们后勤机关,都沉浸在万分悲痛与愤怒中,尤其是先淑的牺牲,对我的打击太大了!”

林文俊在自己的散文《战友的身影永远留在我心中》写道:“我和先淑一起跨过鸭绿江,一起行军到达师后勤集结驻地长洞里,从事护理工作。她个头不高,长得有点胖,行军中很能吃苦,背着背包和救急包、铁锹、铁镐、干粮、水壶行进。残酷的战争,给我们女兵带来的艰难,要比男兵多得多,可先淑在征途中,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面对敌人飞机的轰炸、汽油弹燃烧,她都表现得坚强乐观,尽力帮助体力差的女同志背铁锹和背包,她刚进入卫生战线做护理员,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学习包扎清理伤口,钻研护理知识,她边干边学,在学中干,不懂的地方,就问我们的王增发医生。一次行军途中,她问王医生,要是我一个人碰到重伤员,我该怎样处理?王医生告诉她,首先清理伤口,进行包扎、打针,并让伤员安静下来,然后进行全面检查。一路上,她边行军边学护理业务,进步很快。每到宿营地,她从不顾自己的劳累,抢着烧洗脚水、煮饭。

我们又经过约20天的行程,到了师后勤卫生营三串里,这时前线第五次战役打响了,战斗打得十分激烈,不断有伤员送下来,护理治疗的任务很重。我和她一起投入抢救护理伤员,她眼快、手快,特别是一些重伤员送来后,她迅速地给他们进行清洗、包扎固定,然后转往后方医院。

上甘岭战役在獐谷救护所,有的伤员被炸断了手和腿,吃饭、生活等都需要帮助。廖先淑口对口地喂他们开水和饭食。她不顾自己是年青女兵,为伤员接尿、接屎,有一个伤员排尿困难,她用嘴吸,帮助他排尿,为此受到营部的表扬,

1953年1月,我们到元山牛达山,她离开卫生营,调到手术队工作。她对每一个做手术的伤员都很关心爱护,不怕脏、不怕累地护理照顾他们。她常说:‘我是一个护理人员,只要伤员需要,我就甘心情愿为他们服务,贡献一切,包括生命在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上甘岭战役卫生勤务总结工作时,她荣立三等功。先淑为援助朝鲜人民,打败美帝侵略者,献出了青年生命,我时刻缅怀廖先淑和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战友们!”

1954年4月,第29师凯旋回国,查栋材奉命留在朝鲜为牺牲的战友做好善后工作,和第29师组织科干事陶涛,参加第15军善后工作组。

查栋材记得一清二楚掩埋廖先富的地点,可是,找到地点一看,掩埋地方已经面目全非:河沟旁的几个汽车掩蔽部和廖先富的坟头全都不见了。

查栋材访问当地朝鲜居民得知,1951年7月发洪水,将这一片地全部淹没变成了河床。

查栋材想了一个办法,在原先掩埋烈士的地方捡起几块鹅卵石用白布包好装进棺材,在墓碑上镌刻“廖先富烈士之墓”!

接着,查栋材和陶涛干事赶到元山牛达山板登里,找到姐姐廖先淑的墓地,发现尸体未腐,就重新装殓,移往烈士陵园。

查栋材向双双一起参军、一起奔赴朝鲜战场、先后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姐弟战友深情告别!

叶茂根回国40多年后,在一次外出参加卫生工作会议时,和一位四川同乡住一个房间里。他叫廖湘远,我们又是同行,颇有聊缘。

一天晚上睡在床上闲聊中,叶茂根又讲起了在朝鲜战场的往事,自然而然地又谈到了廖先淑、廖先富姐弟都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情形。谁知廖湘远听到这里,“腾”地从床上坐起来,拉着叶茂根的手,激动得语不成调地告诉叶茂根:“他们是我的亲妹妹、亲弟弟呀……”

两人四目相视,热泪盈眶,久久说不出话来……

《韩国战争史》第20章海军和空军作战活动日志记录: “1952年12月7日,美军空军第5航空队战斗轰炸机支援美军第9军39架次,轰炸五圣山地区。”

这一次美军夜间空袭,重磅炸弹击中了在五圣山以北真菜洞第29师司令部,造成18人牺牲。

这是在朝鲜战场第29师司令部第一次被轰炸,牺牲了28岁的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郭树春、24岁的师军务科副科长张彦文、还有不满18岁的女兵高莲霞、张思兰、黄金玲、钟孝谦、杨清源等18人。

在朝鲜战场两次荣立三等功的黄仲在《洒泪送英灵》一文写道:

“我入伍前是四川资阳县宏仁教会医院的护士。1950年12月我参军到了第29师医院工作,仍然当一名护士。1951年1月,我随部队出川,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出国抗美援朝。敌人在上甘岭大举向我前方阵地进攻的同时,敌机也加强了对我后方的侦察和轰炸。一天夜里,敌人轰炸机飞临我师机关驻地真菜洞上空,向我师司令部驻地投下了数枚重磅炸弹,造成我机关人员的重大伤亡。

师后勤直属救护所正在内松馆里驻地收容治疗伤员。师司令部被炸的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不久,18付担架把牺牲人员的尸体也送到了直属救护所,作掩埋前的尸体料理。

那天我值班,就和同志们一起为这些不幸遇难的战友作遗体处理。当我看到地上那一个个全身血肉模糊的战友们的遗体时,禁不住泪如泉涌,泪水顺着脸腮往下流淌。

特别是当我看到在资阳县与我一起参军的好友张思兰的遗体时,更是悲痛万分。张思兰的整个下半身都被炸掉了,头发蓬乱,惨不忍睹。

我一面为烈士们用水擦洗身上的血迹,一面不住地抹去自己脸上的泪水。我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悲愤,仔细地为张思兰洗了脸,梳理好蓬乱的长发,尽量使她的遗容好看一些。

同志们也含悲忍泪地把每个烈士擦洗料理完毕,最后把他们放进白色的裹尸袋里,紧紧扎好,放进棺材,送往墓地掩埋了……”

周利群在回忆文章《司令部被炸》里写道: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结束后,部队在真菜洞休整,生活相对稳定一些,在防空洞口,还搭盖了棚子,盖上一些树枝作掩护伪装,这样出入洞口就可以遮雨。

师司令部在山上每个科室仅隔几米。一天晚上,我们司令部管理科正在开会,还烧了火盆,通红的木炭,使洞内非常暖和。突然,一群敌机飞来,紧接着就是扔下无数炸弹,一阵狂轰滥炸,这时防空洞上面的土,像下雨一样地震掉下来,把火盆里的火全部盖住,大家都感到这是一次有计划有目标的轰炸,一定会有较大的损失。

待敌机飞走后,大家都飞快地从各个防空洞里跑出来查看。我们科长宋兆荣和协理员孙奎贵打着电筒查看有哪些科室被炸。

整个山上非常嘈杂,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行动。工兵连也赶来了,准备挖被炸的防空洞,救出受伤的人。这时协理员孙奎贵要我们赶快集中到一个很大且又坚固的防空洞内。

我和文化教员张春英刚进去不久,又通知我们两个女兵到“一号”师首长张显扬的防空洞里去看看,因为张师长不在,只有他夫人赵玉一个人,很安全。

第二天早上,我们赶紧出来看,方知道昨晚就被炸毁了五个防空洞,牺牲了18人,其中有两名年轻的科长和抄写组的六个年轻人。

在师司令部工兵科的防空洞里,科里唯一的女同志郭琏被埋在了里面,经过紧张的挖掘,她被救了出来,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2005年我旅游到西安还去看望了郭琏,说起那惊心动魄的经历,不禁唏嘘不已。”

在朝鲜战场,最令人仇恨的是伪装成朝鲜人民军、普通朝鲜群众的南朝鲜特务。

南朝鲜特务在我军指挥机关、后勤物资集散地、兵站、卫生勤务驻地,用小镜片反光指引目标,引导美军攻击机对地精确轰炸,给我军造成严重损失,第15军营职以上牺牲军官44人,其中9人被美军空袭牺牲。

因此,志愿军警卫部队对南朝鲜军特务毫不留情,格杀勿论!

1951年3月25日至1952年8月,第15军后勤部队捕获对空发轰炸目标指示的南朝鲜特务76人。

1952年10月至12月,第15军司令部保卫股股长马喜宽带领一个警卫排保卫军首长、军机关安全,日夜不停搜山,防止南朝鲜特务隐藏在五圣山,用镜片反光指示美军飞机轰炸军指挥所,警卫排先后击毙南朝鲜特务527人,确保了上甘岭战役指挥首脑、机关的安全,荣获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国旗勋章。

第15军从1951年3月25人进入朝鲜战场,到1954年5月凯旋,在朝鲜阵地阵亡7535人,病亡234人,事故死亡966人,失踪1460人。

1954年4月3日至12月29日,第15军抗美援朝善后组历时8个月,沿着第29师、第44师、第45师三个师在朝鲜战场行军作战路线,所到之处认真查询,找到、确认绝大多数烈士遗体,都妥善安葬。

异国他乡埋忠骨,故乡哀思祭英魂。

1954年4月第29师团职军官凯旋之前和朝鲜人民军合影


抗美援朝立国威,中华复兴竖丰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南朝鲜   上甘岭   司令部   忠骨   敌机   朝鲜   伤员   战友   后勤   美军   故乡   牺牲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