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1635年11月19日-1708年6月3日),叶赫那拉氏,字端范,建州叶赫(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隶属满洲正黄旗人。

作为康熙朝的重臣之一,纳兰明珠起家于蓝翎侍卫、治仪正,迁为内务府郎中,后又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等要职。期间在康熙帝裁撤三藩、统一台湾、治理黄河、平定噶尔丹、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得到了康熙帝的重用。

贵族出生

纳兰明珠出生于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日,其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是叶赫部统领,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建州女真,后在征战中败亡。父亲叶赫那拉·尼雅哈率领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官职。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生母,因此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有亲戚关系,若论辈分纳兰明珠可是康熙皇帝的堂姑父,这样的出身背景在有清朝初期是屈指可数的。

侍卫起家

公元1652年,当时还只是一个侍卫的纳兰明珠迎娶了英亲王阿济格第五个女儿,但众所周知,家族虽然曾经是名门望族叶赫氏,但康熙年间这个家族差不多已经没落了,明珠仅仅从父亲手里继承到了一个侍卫的头衔。这里面还是要提一下明珠的岳父,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此人虽然能征善战,但是却非常粗暴,毫无政治智慧,阿济格后期居功自傲,多尔衮死后,阿济格还是拎不清也不收敛企图继续摄政,结果自然是被削爵幽闭到死,几个儿子也是没什么好下场。所以这场本该荣耀的联姻不仅没有给明珠帮助,反而是拖累了明珠。

纳兰明珠

权倾朝野

从康熙朝初年,纳兰明珠从一个侍卫起家到治仪正再到迁为内务府郎中,一直到康熙十四年(1674年),纳兰明珠调任吏部尚书,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康熙十六年(1676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期间担任实录、方略、一统志、明史等重要皇家著述的总纂官,不久后又加封太子太师,权倾朝野。纳兰明珠成为朝廷重臣后独揽朝纲,表面上为人谦和,实际利用康熙皇帝的信任结党营私,培植私人势力,甚至贪污纳贿。

康熙十六年(1676年),靳辅担任河道总督,只在上游修筑堤坝约束河流,任下游自行畅通。于成龙等人建议也要疏通下游,与靳辅产生分歧。康熙皇帝以“便民”、“不害百姓”为由认可于成龙的观点,而纳兰明珠却坚持己见,称:“虽然于成龙为官清廉,但治水之事没有太多经验。靳辅担任河道总督很久了,而且治河有功,应该听从靳辅的建议。”由于双方各执己见,致使康熙亲立的疏浚下河工程历时两年也未完工。

与索尔图明争暗斗

纳兰明珠起于普通侍卫最终成长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权倾一时,同索尔图分庭抗礼。

纳兰明珠的一生避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和纳兰明珠同样被康熙帝重用的索额图。索额图同样出身于贵族,索尔图的父亲是四大顾命大臣之一的索尼,侄女又是康熙朝的皇后,所以党派非常强大。但作为一国之君的康熙帝也是需要明珠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制衡索额图的,这就是帝王心术,御下之能。

明党中有索额图的内线,索党中也有明珠的耳目,两个康熙朝最大的党派互相掣肘。这段往事在《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有记载:“与索额图互植党相倾轧。索额图生而贵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显斥之,於朝士独亲李光地。明珠则务谦和阿济格简介,轻财好施, 以招来新进,异己者以阴谋陷之,与徐乾学等相结。索额图善事皇太子,而明珠反之,朝士有侍皇太子者,皆阴斥去。”

晚年失势

纳兰明珠哪怕贪污受贿,卖官鬻爵这样的事在康熙帝眼中统统不是什么大问题。直到纳兰明珠开始和索额图两人各自绑定了一位皇子,结党夺嫡之事兴起,这才彻底触怒了康熙。

康熙二十六年冬(1687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小于成龙)向康熙帝密奏:“官已被明珠和余国柱卖完。”康熙帝问高士奇:“为什么没有人参劾?”高士奇回答:“人谁不怕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纳兰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康熙皇帝决意借此打击明珠一党,随即罢黜纳兰明珠大学士,交给侍卫处酌情留用。但没过多久明珠随康熙西征葛尔丹,随后官复原职,但此后二十年没有再被重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十五日,纳兰明珠病故,康熙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努尔哈赤   明珠   结党营私   吏部   太师   大学士   侍卫   太子   康熙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