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巡察冀州


《后汉书·范滂传》有个情节,颇有启示性,文字不长,照录于下: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这个情节很有点意思,“滂为清诏使”巡察冀州,他人尚未到达冀州,冀州的太守、县令便望风而逃。这是为什么?原因很清楚——他们“自知臧污”,害怕清查被抓。同样的东汉家天下,同等的法律条件,他们先前在官位上坐得稳稳的,为何听到范滂要来却辞官而去?个中原因,至少有二:


其一,范滂“少厉清节”,节操高洁,自身干净,属于“金刚不坏之身”。有道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显然这是让贪墨害怕的一个主因。南宋绍兴年间,朝廷命韩璜为广东提点刑狱公事,前往番禺查办军政长官王鈇胡作非为之事,王鈇自知大祸临头,寝食不安。王的小妾本是“钱塘倡”(钱塘的歌舞艺人),与韩璜旧识,见王鈇心事重重,便问其故,王鈇如实相告。小妾让王鈇请韩璜饮酒,设计让韩璜仿佛置身当年的“钱塘倡”家中,醉酒时分,涂抹粉墨,为美人舞。五更酒醒,感觉不对头,让随从点亮蜡烛,一看身着舞衣,脸上粉墨尚在,羞得无地自容。

从此对王鈇的案子,不仅不再过问,还每每为之打马虎眼,直至被朝廷问罪。依此推想范滂,如果他如韩璜一般“屁股上有屎”,冀州那些个贪官会辞职宵遁吗?显然不会的。


其二,范滂素有“澄清天下之志”,铁面无私,不搞圆滑,不讲情面。“心中无鬼敢打鬼”,这自然也是让贪墨所惧怕的。武则天时,监察御史严升期巡视江南,因他特别喜食牛犊肉每抵一地,州县官员为了巴结他,基本上都把当地的小牛犊搜刮一空,只要牛肉宴安排妥当,大事小事都好商量。同时他还特别贪财,“凡到处,金银为之踊贵。”甭管查出来你多少问题,只要钱给足就不予追究,故当时人称严升期为“金牛御史”——既贪牛肉,也贪金银。


依此推想范滂,如果他像严升期一样搞弹性巡视,安然享受请托宴请,甚至“围猎”,冀州的一干贪官,也绝不会逃之夭夭。


清代进士张聪贤在《官箴》中有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如斯言!为官“公”“廉”如同战斗护身符,百毒不侵,诸邪难扰。冀州贪官望风而逃,与其说是害怕法律威严,倒不如说是畏惧范滂个人的震慑力,就像鬼魅害怕钟馗一样。

这就给了我们今天反腐倡廉一个启示:建设河晏海清的政治生态,不仅需要严格的不留缝隙的规制,也需要一身正气的硬汉子铁手腕监督执行。


无论古今,肩负肃纪反腐职责的人员,使命所系应是法纪的载体,即乃“正义的化身”。具体到纪律检查巡视题上,必须是敢打“老虎”的“武松”、善捉“五鼠”的“御猫”。倘若这支队伍的人员本身缺失坚定信仰和绝对忠诚,或身上不干净,或皮袍底下藏着个“小”,腰杆不硬、底气不足,如何指望他们敢壮士断腕忠于职守?如果这个队伍中有的人类似于警匪一家和双面间谍,又如何指望他们动真格地去捉拿对自己知根知底的哥儿们?

一言以蔽之,反腐惩贪需要范滂式的狠角色硬汉子。没有一些这样的人作中坚担当,即使口号喊得天响,也不会有人害怕;再严肃的巡察,不过是一种打官腔、打哈哈,最终成为吓唬麻雀的“稻草人”,不仅反不了腐惩不了贪,还会导致人们对反腐惩贪工作丧失信心。正是这个意义上,让“滂为清诏使”,不是一个理论话题,而是一个实践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冀州   钟馗   后汉书   硬汉子   望风而逃   粉墨   御史   牛犊   贪官   害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