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到清朝,我们与朝鲜的关系有何变化?

#历史开讲#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述说朝鲜与我国之间的关系,那可真是由来已久。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朝鲜一直都作为中华王朝的藩属国而存在着。

其文明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中华文明十分深厚的影响。

如果要说起古代王朝中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最为复杂的,那很有可能就是近代之前的明清两朝。

朝鲜

作为封建王朝最后的两个大一统朝代,一个由汉人所领导,一个由少数民族所领导。

两个朝代在华夏大地上所推行的政策大不相同,在处理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上也大相径庭。

那么,朝鲜方面当时对这两个朝代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图片来自网络

明初与朝鲜的缘分

说起朝鲜与明朝之间的关系,也可谓是“缘分匪浅”。

在明朝成立之前,朝鲜半岛的政权还掌握在“高丽”手中。

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推翻弓裔,拥立王建为王。

后来高丽政权先后攻灭新罗和百济,成功实现了朝鲜半岛上的“三韩统一”。

高丽历经34代君主,共475年。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将近五百年的时间里,高丽王朝如同以前的朝鲜政权一样,一直向华夏称臣纳贡。

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契丹(辽朝)、金朝、蒙古(元朝)等国家。

一直到14世纪后期,建立之初的明朝成为了高丽最后一个称臣的中原王朝。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即位,朱元璋即遣使持书前往高丽谕告。

次年,高丽国王颛也遣使上表庆贺明朝开国,并请封号。

朱元璋应其之请,于洪武三年遣使持金印文诰,封王颛为高丽国王,从而确立了两国的宗藩关系。

朱元璋影视形象

“自是贡献数至,元旦及圣节皆遣使朝贺,岁以为常”

之所以高丽如此急迫地与明朝之间建立藩属联系,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汉文化所领导的政权,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华夏文明”。

洪武三年,明朝第一次开科取士。

海外诸国也被邀请派遣学子前来参加,高丽当即派遣了三名优秀的学子前来应试。

其中,才能最为卓越的“高丽进士”金涛一举中第,并被授予了东昌府安丘县丞的官职。

这也是朝鲜人在时隔将近300年之后,再次在中原王朝当中做官。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后来因为不通汉语,金涛无奈辞官回到了高丽,但是这也印证了高丽人对于中华文化的渴求。

不过明朝与高丽之间的藩薯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

洪武二十一年(1388)四月,高丽东北面都指挥使李成桂发动兵变。

三年之后,高丽末代君主恭让王王瑶让位于李成桂,正式改国号为朝鲜。

图片来自网络

"王氏自五代传国数百年,至是绝”。

这便是“李氏朝鲜”的由来。

李氏朝鲜与明朝创立时间相隔不过20多年,这在历史的洪流之下几乎属于同一时刻。

这也让两国之间产生了难得的缘分。

图片来自网络

正式确立藩属关系

明朝时期,周围的藩属国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可是说起关系最好的,对明朝最为忠心的,那肯定非朝鲜莫属。

由于明初与高丽之间的关系,所以明太祖朱元璋一直不太认同李氏篡权的正当性。

不过出于宗主国不干涉藩属国内政的原则,所以朱元璋仍然慷慨地赐予了朝鲜国号。

这让李氏政权十分感激。

到了明成祖时期,当李氏政权在朝鲜稳固下来,与明朝之间的关系也逐步迈向正轨,这才让明政府正式确定了李氏政权的合法性。

图片来自网络

永乐五年(1407)朝鲜十四岁的世子李禔得到了朱棣的许可,带着50多人的外交使团来到了南京向明朝进贡。

并且在停留的那段时间里得到了明成祖数次召见,还收到了丰厚的赏赐。

“赐织金文绮。及归,帝亲制诗赐之。”

图片来自网络

永乐十六年,李氏朝鲜第三代君主李芳远步入年迈又身染重兵,于是主动逊位给第三子李祹。

得知消息后,明成祖派遣使者前往朝鲜,正式册封李祹为朝鲜国王。

从此之后,李氏朝鲜与明朝之间的藩属关系完全确立。

图片来自网络

三百年的“白月光”

由于那个时候,朱棣已经完成了北迁工作,明朝的首都从南京移到了北京。

距离朝鲜半岛拉近了很大一段距离。

这更让两国之间的联系方便了许多。

在之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朝鲜经常派遣使者团来到明朝,亦或是进贡拜访,亦或是交流学习。

而朝鲜国内,也在明朝的影响之下,刮起了一股“国学”潮流。

图片来自网络

学习中华文化的“儒学院”遍布了朝鲜的各大城镇。

甚至为了向华夏靠拢,朝鲜还将明朝的一整套政治体系搬运了过来。

并且法律制度和礼仪章程也几乎都是按照儒家思想和中华礼仪作为对照进行修订。

由此可见,朝鲜当时对于明朝有多么的向往和崇敬。

而中华文明讲究“礼尚往来”。

既然别人对我们尊崇,我们自然也不能怠慢。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在明朝的二百多年里,一直在为朝鲜提供文化方面的输出、经济方面的援助以及军事方面的保护。

“朝鲜益近,而事大之礼益恭,朝廷亦待以加礼,他国不敢望也”

十六世纪末期,幕府将军丰臣秀吉陆续削平了其他封建诸侯,统一了日本。

随着野心的膨胀,丰臣秀吉开始派兵攻打朝鲜,妄图以此作为跳板,进一步蚕食大明王朝。

在倭寇的席卷之下,朝鲜国土很快就被吞并了大半,就连王京(汉城)都被攻破,平壤也岌岌可危。

朝鲜国王李昖逃到义州(今辽宁义县),遣使向明朝告急,请求出兵援助。

图片来自网络

万历皇帝立刻调派陕西总督李如松、兵部尚书邢玠、副总兵邓子龙等人率兵前去帮助朝鲜抗击倭寇。

结果将日军大败,破灭了丰臣秀吉的野心,将倭寇势力重新压到了东方的小岛上。

抗倭战争的胜利,对于朝鲜来说如同“再造之恩”。

这也让明朝的分量在朝鲜人民的心中变得更加重要了许多,俨然成为了近三百年的一道“白月光”。

而这一点,在之后的清朝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来自网络

“反清复明”思想深固

清朝末期,女真部落在辽东地区崛起,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所向披靡,接连攻克了辽东多个重镇,随后在那里建立了后金政权。

为了切断朝鲜与明朝的来往,以消除后顾之忧,后金许以重利并以兵力相迫想要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收买朝鲜。

然而朝鲜与明朝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背叛宗主国。

努尔哈赤

于是,在天启七年(1627,后金天聪元年)二月,皇太极派遣大军对朝鲜发动了进攻。

在三万多的八旗兵猛烈进攻之下,朝鲜接连丢掉义州、定州等地。

连国君李倧都只能被迫逃往江华岛躲避。

由于当时明朝遍布内忧外患,早已是自顾不暇又怎么可能会出兵救援朝鲜。

最终,在后金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朝鲜被迫与其签订了“江都和约”,这个和约基本上割断了朝鲜和明朝的联系。

清朝官员

不久之后,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成为了华夏大地的新主人。

而朝鲜也只能被迫与其重新签订从属合约,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

虽然身不由己“改名换姓”,但是朝鲜却一直不愿意承认由女真人所建立的清朝是“中华正统”。

在他们心中,仍旧坚定地信奉着明朝的文化传承。

满清辫子军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鲜都在沿用着崇祯时期的年号。

在私下里,更是不愿意改换服装,民众们仍旧穿着明朝时期的服饰。

这让清朝执政者十分不满。

在清朝建立前期,曾经几次派兵前往朝鲜对当地的官民进行残酷的镇压,妄图将明朝文化强行剥离出去,重新灌输女真文化。

结果这遭到了朝鲜民众的强烈反抗。

图片来自网络

眼看实在难以将其转变,清朝只好在当地颁布严刑峻法,并派遣兵力驻守,以此来用漫长的时间消磨朝鲜内心深处的“反清复明”思想。

不过,即便到了清朝末期,他们的这个目的仍旧没有彻底达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明朝   朝鲜   女真   清朝   藩属   关系   王朝   政权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