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开放新一代“锂电池”科研成果,性能提升50%

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园区,锂离子电池研发设备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介绍,第三代锂离子电池就是从这里孵化的。“相比市场上最主流的二代电池,它性能提升50%,每千瓦时电池成本下降30%。”黄学杰期待着第三代锂电池伴随新能源汽车,从这里走向世界。

2月2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广东东莞,走进来自松山湖的科研硬实力。

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第三代锂电池如何诞生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下称“材料实验室”),位于广东东莞,于2017年12月22日启动,2018年4月完成注册,它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布局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产业技术研究,到产业转化研究,这条应用转化路径,成为材料实验室发展建设的特别之道。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能源材料、先进制造和装备等十个方面。”黄学杰介绍,高校和科研院所生产样品,而材料实验室则可以生产产品。“总的来说,就是我们把一流的研究成果引进来,而未来要在这里做出来。以前是做论文,现在要有实力做产品。”黄学杰介绍,有产业转化前景的,会在材料实验室的创新样板工厂,集中力量进行产品生产和落地。

对大多数研究成果而言,产品化和产业化不是一条易走的路。材料实验室的创新样板工厂,如今有42家产业化科技。材料实验室提供搭建生产线的条件,从而推动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失败概率通常很高,实验室建样板工厂,可以在资金、队伍、研发条件等方面予以支持。”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

第三代锂离子电池正是在材料实验室孵化出来的。曾经研发第一代锂电池的黄学杰,深切感受到用材料改变电池性能的迫切性。车企抱怨,电池占了一半成本。电池企业抱怨,材料不断涨价。老百姓也呼唤续航更长、更经济安全的车。唯有材料换代才能打开空间。

以材料实验室研发的尖晶石镍锰酸锂电池为例:运用了新材料的电池,相比市场上最主流的二代电池,其性能提升50%,每千瓦时电池成本下降30%。对于新能源电车而言,这意味着更低的成本能跑更长的路程。

“全世界范围内,电池制造业的基础来说,中国是最强的,控制了产业链的70%。但未来的发展水平,靠材料的变革才能真正提速。材料实验室可以做前端的研发,但真正的应用要靠创新样板工厂的加速。”

参观现场。

开放研发成果 共聚产业链之力

黄学杰和团队,决定将第三代锂离子电池研发成果向整个行业开放,将更多的企业引进材料实验室的创新样板工厂。“为什么?因为新材料的推进,往往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那意味着打破常态,有压力、有难度。而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把大家请进来,咱们一起做,一起感受这个转换的过程。可能很多事情要重新学习,但是这件事情一旦做成,企业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的。”黄学杰解释,引进和开放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有实力的工厂,尽快导入新材料,从第二代锂电池快速切换到第三代。

“我们会提供极片给到不同的企业,例如电池企业和车企。通俗来说,我们就是卖花布的,他们就是用缝纫机的,需要剪裁什么样的衣服,那就是企业自己来决定了。”黄学杰介绍,目前第三代锂电池尚未没有进入市场,预计2024年会有一部分产品落地。目前的会员企业有20家左右,他们将共同推进第三代锂电池落地。

极片。

“今年整个实验室,预计能有超过一千个工程师,投入第三代锂电池的研发中。这是一个万亿市场,想通过我们一个小小的实验室,用一家之力撬动整个产业链?这是不可能的。迭代的起步是最难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链上的大家一起做事,就会容易很多。”黄学杰说。

采写:南都记者董晓妍李芷琪

摄影:南都记者徐杰

编辑:刘嘉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锂电池   东莞   新一代   产业链   样板   科研成果   锂离子电池   实验室   电池   工厂   性能   材料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