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最悲壮的戴氏家族,整个家族举家抗日,父子七人皆战死沙场

此身许国家何知,一笑九泉无所悸。热血须叫洒一腔,尸沉马革夫谁避。

吉林省敦化县城东沙河沿的戴氏家族,在抗日时期的英雄壮举可谓是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整个戴氏家族毁家纾国难,全部投入到抗日中,戴氏家族两代人皆为抗日救国捐躯,英勇悲壮。  

一、举家抗日

戴万龄,字洪昌,号凤龄、希龄、喜令,1871年出生,戴万龄的祖籍是山东省莱州府掖县。

清朝乾隆时期,戴家逃荒来到了吉林敦化县沙河沿一带,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到了戴万龄执掌家业的时候,戴家已经是为敦化城东沙河沿的首富了。

戴万龄

戴家当时在敦化城东沙河沿拥有200多亩土地,还拥有牛马无数,还有油坊、磨坊等等。

戴万龄执掌家业的时候已经达到戴家家业的巅峰,戴万龄还有6个儿子:长子戴克勤、次子戴克俭,三子戴克吉,四子戴克志,五子戴克选,六子戴克政。

戴万龄博览书史,精于韬钤,武略过人,弓马纯熟,识力又高,众人见是承平,他却独知有隐祸,他为人性格豪爽,崇拜岳飞、关二爷、杨家将等,他富有侠肝义胆,常年与东北军“老三营”营长王德林交好,二人还是结拜弟兄。

1932年2月,王德林带着手底下的兄弟躲避了汉奸熙洽和日本人的追杀,来到了敦化县东苇子沟梅家烧锅。

经过几天的休整,王德林与兄弟们一商量决定举义抗日,于是他们在延吉县小城子(今汪清县春阳镇)召开了抗日誓师大会,并宣布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王德林任中国国民救国军总指挥,孔宪荣为副总指挥。

王德林率领部队来到敦化城东沙河沿时,戴万龄立即杀猪宰羊款待王德林和他的部队。

酒足饭饱之后,王德林述说着日本鬼子的种种罪行,戴万龄也听得气愤不已,国难当头,谁不想为国出力,谁不想安国兴邦?

酒到浓时,王德林提议戴万龄也干脆一起共赴抗日大业,戴万龄听后也是十分激动,觉得刎头系颈,身死疆场,或是冒矢冲锋,骨碎战阵才是中华男儿该有的风骨,于是毅然答应共同抗日报国。

三天后,戴万龄召集了戴家看家护院的枪手,又召集了村中的青壮年,组成了一支200多人的乡团大队。

19320年2月20日,日本人开始围剿王德林部,由于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王德林命令救国军撤离敦化城,而戴万龄也吩咐家人与救国军一起撤退,撤退的时候,戴万龄命人带走了20多包麻袋的银钱和40辆装满粮食的马车。

戴万龄撤退到沙河沿村南台子没多久时,敌人就来到了戴家大院,并杀死了戴万龄的叔伯弟兄戴万生,并一把火烧掉了戴家大院和戴家所有的房屋、磨坊和粮仓,从此戴家与日本人有了血海深仇。

戴家人得知留下看家的戴万生被日本人杀害后,纷纷宣誓要为戴万生报仇雪恨,于是戴万龄带领戴家人参加了著名的镜泊湖连环战。

3月18日,这一天对于戴家人来说绝对是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

这日拂晓,戴万龄带领两个营的兵力埋伏在额穆县官地村石塘的大道右侧。

当日军进入到伏击路段的时候,戴万龄一声令下,众人恰似风飞雷发,从旁杀来,一裹把日军围在垓心,箭似雨点般射来,或枪炮乱击,或拔刀乱砍,扑做一处,争奈我逸他劳,日军无必死之心,散作一团。

此战击毙日军120名,缴获敌给养马车17辆,辎重车3辆,戴万龄部牺牲7人,负伤9人,戴万龄以此胜仗告慰兄弟戴万生在天之灵。

由于日军疯狂的围剿救国军,戴万龄带着戴家人和部队转战于宁安、东宁、穆棱、安图、汪清、延吉等地。

1933年1月初,由于日军的围剿使得救国军伤亡惨重,王德林决定带领救国军的伤病员撤退到苏联境内,然而戴万龄却坚决不愿撤退到苏联,他坚定的说道:“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绝不到异国他乡。”

之后,戴万龄以过人的智慧和坚定的勇气带领戴家军从敌人的包围圈中杀了出去,成功与东宁县老黑山的吴义成部汇合。

1933年末,戴万龄带着部队找到了陈翰章将军,在陈翰章将军的帮助下,戴万龄和他的部队转入柴世荣旅,后戴万龄和他的部队随柴世荣一起加入了绥宁反日同盟军(抗联第五军的前身)。

1937年春,戴万龄秘密潜回老家为部队筹集粮食和收集情报,然而却被汉奸出卖,被日寇俘虏。

在日寇的大牢中,戴万龄受到了酷刑,然而他宁死不屈,最后英勇就义。

二、子承父业

戴万龄牺牲后,戴家子弟更加坚定抗日决心,他的儿子戴克政接下了父亲留下的抗日重担。

戴克政

戴克政,戴万龄第六子,1916年2月出生,戴克政从小聪明伶俐,好读书,有谋略,爱习武,善骑马,双手双枪,枪法极准。

1932年,戴克政参加了国民救国军,深受周保中将军的喜爱,1933年在周保中、胡泽民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担任胡泽民的警卫员。

1935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建立,戴克政被调到第四团第二连担任排长一职,后随抗联五军副军长柴世荣转战到额穆县境北部。次年,戴克政因功而被提升为二连连长。

1938年6月,戴克政随第五军三师九团团长姜继昌来到小色金别拉河一带,由于遭遇到了大量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团长姜继昌不幸牺牲。

团长牺牲后,九团在戴克政的指挥下顺利击退日军,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后上级命九团二连连长戴克政任团长之职。

戴克政烈士的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1938年8月,戴克政带领部分人马来到小团山子扎营,被日军飞机意外发现,当晚便被日军包围,由于大部分人马都被政委姜信泰带出去搞物资了,所以戴克政只能带着14名战士与200多名日军激战。

战斗持续了8个多小时,最终因寡不敌众,全员牺牲。戴克政牺牲时年仅二十三岁。

除了戴克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外,戴克政的其他五个哥哥也都在抗日救国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大哥戴克勤于1935年在东宁战斗中与日军交战,双腿被机枪打折,后被送回家乡隐蔽养伤,1946年因病去世。

二哥戴克俭于1935年与大哥戴克勤一起在东宁战斗时壮烈牺牲。

三哥戴克吉,一直是戴万龄的警卫员,1937年春为救父而壮烈牺牲。

四哥戴克志,在1935年宁安的战斗中被日军炮弹击中身受重伤,后因伤势过重救治无效而牺牲。

五哥戴克选,曾打入敌人内部,为抗日部队收集到了大量情报,后在敦化县城被汉奸出卖而牺牲。

戴氏一族,满门忠烈,父子七人先后为抗日大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可歌可泣,英勇、悲壮、感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东宁   敦化   延吉   沙河   汉奸   日本人   沙场   日军   悲壮   父子   部队   牺牲   家人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