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生赶考盘缠丰厚,为何山贼从不劫?山贼:不看他腰间绑的啥

科举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真正成型于唐朝,从此书生寒窗苦读后上京赶考,期盼金榜题名,古时的交通主要是牛马,书生也常常走路上京,盘缠丰厚,路上有占山为王的山贼,山贼打家劫舍,为什么却不敢打劫赶考的书生?

其一:朝廷严打,科举是选拔官吏制度,天下读书人将来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宋朝时期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科举考试也是举国关注的大事情,考生长途跋涉,为了确保考生的安全,考生报名时会获得朝廷颁发的特制旗子。

考生进京的途中,沿途官府都要优待赶考的书生,要是书生出现什么问题,朝廷还会问责当地知府官员的责任,官员并不想乌纱帽不保,科举考试那年,则会严肃处理山贼的事情,山贼不想被围剿,枉送性命,因为看到书生腰间绑的特制旗子,就不敢打劫了。

其二:大多数山贼并非好坏不分,为非作歹,一些穷苦人家没有出路,受到富贵人家的刁难,这才占山为了王,打劫路过的有钱人家,谋求钱财,并且还去救济其他的穷苦人,书《孽海花》第三十五回写有:老汉平生最喜欢劫富济贫,抑强扶弱,打抱不平。

人家一介书生,普通人家寒窗苦读,靠读书谋求出路,又没做违背天理的事情,山贼打劫书生作甚?

其三:尊重天下读书人,一些山贼虽然自己没文化,但十分尊重天下的读书人,孔子被尊为是天下读书人的先祖,开创儒学,儒学影响甚大,读书人不见得就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但学识肯定是有的,因而山贼就不会对读书人出手,要是迎面碰上书生,还有可能一路护送书生赶考。

其四:打劫书生的影响不好,书生上京赶考,学识方面是有备而来,个个意气风发,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山贼打劫书生于心不忍是小,要是书生被劫后,还金榜题名,当了大官,日后蓄意报复,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就算不是如此,占山为王的山贼也就要下山买东西,当山贼对平民老百姓来说不见得是可耻的事情,但要是耽误书生赶考,坏了书生的好事,下山后也会遭人唾骂,因而山贼也就不想着打劫书生。

新野市场监管:《古代书生赶考盘缠丰厚,为何山贼从不劫?山贼:不看他腰间绑的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盘缠   书生   富贵   金榜题名   科举   读书人   上京   朝廷   丰厚   考生   古代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