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胡夸风”,抵制幻想主义!看一看现在的胡夸与幻想有多严重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有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那就是“浮夸风”盛行,幻想主义大行其道!

当说到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立即就有人说,改革开放前读书不要钱,医病不要钱;那是一个伟大而无私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一个让人内心充满希望的时代;村里有小学、有幼儿园、有赤脚医生、有碾米厂、有拖拉机、有机耕船、有打谷机,还有自留地,可以自己养猪养鸡,无抢无盗,一片太平安宁,无忧无虑,到处充满歌声笑声……;分田单干的确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不是分田单干,早都实现机械化了……

看到这里,禁不住要问,这些人是什么人?究竟要干什么?为什么把改革开放前说得那么完美无缺?其真实性到底有多少?是胡夸还是幻想?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论调:改革开放前读书不要钱,医病不要钱的说法是否属实?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时读的小学,七十年代初期读的初中。在读小学时,需要缴纳学费和课本费二块多钱。而在读初中时,需要缴纳学费和课本费5块钱。

至于说到医病不要钱也是不存的。那时,各大队(现在叫村)都有医疗点,有由公社医院下派驻点的医生,也有赤脚医生。其中,一个医疗点,只有一个由公社医院下派驻点的医生,一至二名赤脚医生。由公社医院下派驻点的医生,指导医疗点的其他赤脚医生为病人治病。实际上,公社医院下派驻点的医生,与赤脚医生是师徒关系,由公社医院下派驻点的医生教赤脚医生医病。

而医疗费,则是按照标准(价格)收取的。虽然其名是“合作医疗点”,一年一个人交两块钱的合作医疗费(相当于现在的合作医疗保险费),在医病时,每一次交一角钱的处方钱(挂号费),但是,年底结算时,如果医疗费总额超过最高标准时,还是要农民再补交的。

我永远都记得这样一件事情,大概在六十年代末,公社医院来到生产队找我父亲,要我父亲把在医院医病所欠的16元药费给了。我父亲一听,急得直跺脚:我医病是给了现钱的,哪里在欠你们医院的药钱!最后,经过多方核对,原来是他们搞错了,他们把本公社另外一个大队和我父亲名字相同的人欠的药钱算到我父亲的头上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那是一个伟大而无私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一个让人内心充满希望的时代”是否存在?

《三字经》的开头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见,人刚出生时,心地是纯洁的,本性是善良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内在与外在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思想就得变复杂了。于是,就有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经典成语,揭示了人多必然会产生依赖思想的道理。而在现实中,以前大集体的时候,种在自留地里的庄稼长得好,干活连吃饭都舍不得吃。可是,在生产队干活时,还没到收工,心里早就想回家了。一听到生产队长喊收工,撇下手中的活,马上就朝家里走了。这些,说明了什么?

大公无私是美德,提倡大公无私对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如果一个人他自己的肚子都没有填饱,衣裳都没有穿暖,还要让他大公无私,他能办到吗?再说一个实在的例子,一个两岁的小孩,他手里拿着一块糖,你叫他把糖给你,他会把糖给你吗?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哪个人又没有私心?

至于说到“伟大、朝气蓬勃、充满希望”,凡是过来人都知道,那是挂在嘴上,写在墙上,画在画上的宣传!


其三,“那时村里有小学、有幼儿园、有赤脚医生、有碾米厂、有拖拉机、有机耕船、有打谷机,还有自留地,可自己养猪养鸡,无抢无盗,一片太平安宁,无忧无虑,到处充满歌声笑声……”有多少是真实的?

那个时候,几乎每个大队(现在叫村)都有小学,有赤脚医生(医疗点),有碾米厂(那时叫加工站),有拖拉机(一个生产队有一台1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有自留地,可以养猪养鸡。那么,现在又是什么情况呢?

现在村里也有医疗点。只不过,医疗点的赤脚医生医术不太高,加上交通方便,病人大多数都跑到乡镇上的医院去医病了。而村里没有小学,是因为政府把全部的小学,都统一搬迁到乡镇上的中心校去了。至于说碾米厂,现在不仅村里有加工站,还有专门搞加工的流动加工站。而拖拉机,现在早都把12马力的手扶拖拉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操作简便的微耕机和大型的耕地机械。至于说有自留地,可以养猪养鸡,现在同样还有自留地,同样也可以养猪养鸡。

对于那个时候大队有幼儿园,有机耕船,有打谷机,无抢无盗,一片太平安宁,无忧无虑,到处充满歌声笑声的腔调,实在是太滑稽!

那时,别说大队没有幼儿园,就是公社学校也没有幼儿园。幼儿园这个名字,只是在城里面听说过。打谷机确实有,但只是在全公社唯一的“农科大队”见到过。在其它的大队,是没有打谷机的。而机耕船,那时没有听说过,现在也没有听说过。至于无抢无盗,一片太平安宁,无忧无虑,到处充满歌声笑语等景象,那是一种美妙的幻想,从古至今都没有出现过,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去逗小孩子玩算了!


最后,我们来看“分田单干的确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果不分田单干,早都实现机械化了”的胡夸与幻想成分究竟有多大?

首先纠正一下,一些人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说成“分田单干”是极其错误的。时至今日,没有哪个地方在分田,也没有哪个地方在单干!

在包产到户前,一个生产队一般只有一台12马力的手扶拖拉。而公社的农机站,也只有一至二台红50拖拉机。可是现在,微耕机(旋耕机)普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台微耕机。而大型的耕地机和联合收割机,一个村有几台,专门从事有偿服务,跨区作业。每到整地、播种和收获时节,都可以看到跨区作业的各型机械在田地里翻耕、播种和收获。其景象,是包产到户之前所没有的。凡是在农村生活的人,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那些说包产到户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是不包产到户,早都实现机械化了是把包产到户之前的实际情况夸大了,而把包产到户之后的实际情况缩小了。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胡夸!

胡夸,会使本来的事物变形走样,而幻想,是不存在的,也是实现不了的。就像当年“大跃进”的时候放卫星,这里的红薯要产几万斤,那里一天要炼多少吨钢铁一样,只是口头上的纸糊灯笼,一戳即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碾米厂   包产到户   机耕   赤脚医生   太平   自留地   拖拉机   大队   公社   主义   幻想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