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了淮西和平卢,打服了成德的唐宪宗,也看穿了藩镇的发财之路

唐宪宗最大的功绩是灭了淮西和平卢,打服了成德,魏博主动示好。但是为了取得这些成就,花的钱也不少。

唐宪宗刚刚即位,西川刘辟就反了,本来他想给新皇帝一个下马威,结果自己当了祭品。第二年,镇海李锜又重复了一遍西川刘辟。

元和四年,成德王士真病故,其子王承宗上表请求留后。唐宪宗一看还敢这么玩,不同意,当然,成德是强藩,宪宗不敢直接动武,朝中大臣也都反对。所以先谈,唐宪宗表态,可以继承,但是成德要拆开,王承宗说不行,于是唐宪宗直接下了圣旨,王承宗直接把接圣旨的人绑了。唐宪宗终于没有学成汉武帝,推恩令的套路玩崩了。

这下只能打了,但是朝臣仍然不同意打,他们对历史了如指掌,只有大太监吐突承璀支持宪宗,于是宪宗就派他领军出征。

当然,配合朝廷军队还有成德周边的各藩镇。当这些藩镇听到出兵的命令的时候,立刻派遣大军攻入了成德,宪宗说这不是形势一片大好吗?朝臣心里说再等等看。果真,几个藩镇各攻陷了成德的一座城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进展,貌似战斗力突然下降。

朝臣们当然心里明白,藩镇们都是老油条,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打成德,那是不可能的,打完了成德,就该轮到自己了。不打也是不行的,那是抗旨不尊,虽然在当时的状况下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说出去不太好听,更重要的是听皇帝的话有好处,按照唐朝与藩镇的约定,藩镇只要踏出自己管辖的土地,朝廷就要开始提供军需。所以让藩镇打仗,一不留神就会打成持久战,藩镇数钱数到手软,朝廷的兜里比脸都干净。藩镇这么大发战争财,朝廷连骂都没法骂,藩镇直接说,皇帝,我们战斗力是真不行。您看,您的中央军好像也不太会打仗。

宪宗打了九个月,基本上就是空耗,王承宗提出讲和,宪宗这边就答应了,双方一个承认错误,一个批评一番,既往不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不高兴的也许只有周边几个藩镇,因为没法继续挣钱了。

元和七年,终于出现了一件让宪宗高兴地事情,魏博内乱了,选出来的节度使田弘正直接归顺朝廷。这可是一件值得大大庆贺的事情,于是宪宗大笔一挥,赏赐,重重的赏赐。

不过魏博的事情好像没有起到示范作用。两年后,也就是元和九年淮西吴少阳过世,其子吴元济继续玩起要求继承的游戏。宪宗能惯着这个,继续,打!于是与淮西开战。这回,成德和平卢没敢公开支持吴元济,但是他们居然派人跑到京城刺杀鹰派大臣,这让宪宗当然暴跳如雷,打完淮西再收拾你俩。

但是很糟糕,这场战争又打成了一场持久战,从元和九年秋天一直打到元和十二年十月,足足打了三年多。如果不是李愬雪夜袭蔡州,活捉吴元济,这场战争还不知道怎么结束。

这场仗打得非常提气,终于战胜了一个强硬的藩镇。而在北边,几乎就在同时,为朝廷效力的魏博田弘正也大破成德王承宗,王承宗看到吴元济已经失败,赶紧上表向朝廷表忠心。于是,成德也算收复了。

只有一个不开眼的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听从小老婆的建议,还敢和大唐硬碰硬,结果宪宗一个奖赏过来,李师道就被部下砍了脑袋。然后,平卢节度使的地盘被一分为三。

眼看着形势一片大好,宪宗志得意满,开始求佛问祖以求长生了。但是也许是宪宗知道十几年的战争花销实在太大了,那些节度使们真是会挣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藩镇   鹰派   西和   节度使   朝臣   持久战   圣旨   赏赐   朝廷   皇帝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