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咀的历史源(四十八)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一、调解委员会:1953年基层民主政权建立时就试建治安调处委员会。1955年冬初级农业社成立了治安调处组织。1959年,以管理区为单位建调解委员,各生产大队设调解主任,生产小队设调解员。1977年各管理区成立调解领导小组,生产大队成立调解委员会,负责人仍名调解主任至今,但根据各村情况不同,过去由民兵连长兼任治保主任,主办会计或出纳会计等村副职干部兼任调解主任,有的村治保调解两个主任由1人兼职,现村干部缩编,均为兼任。村级调解委员会设主任一人,成员根据村民小组个数而定,少则4-5人,最多的达17人。1981年起,调解工作划归司法局基层调解股,各村调解委员会业务归镇司法助理员直接管理。1985年,明确规定村级调解组织要有办公地点、有牌子、有工作责任制地、有法规宣传栏。1989年落实《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来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民间纠纷调解工作制度化,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二、思想道德协会

“思想道德协会”原名“思想道德建设协会”。一九九六年四月始创于石头咀镇。

1、协会的源起:1996年初,镇党委组织四个组到各村和镇直单位排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情况,为年初治保、解调主任培训会作准备;时值春季植树造林,一些地方群众刚栽下的药材等方面的经济林苗木被偷,排组的同志下去后,群众在下去调查的沈治民同志面前提出尖锐的批评:“镇党委抓公路建设、抓水利建设、抓城镇建设、抓基地建设、抓校舍建设,什么建设都抓尽了,就是不抓良心建设!”朴素的语言引起沈治民同志的反思:什么是“良心”?良心就是“道德”,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理想,党的建设抓得紧,理想教育有人管;有文化,各级各类学校挑重担,文化教育也有人管;有纪律,党内有纪检,党外有监察,面对全社会有政法、纪律教育更有人管;就是道德教育这一项社会分工不明确,没有提到显著位置,看来应该有一个管道德教育的组织。时值省、市、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传达:中央即将召开十四届六中全会,重点是研究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沈治民同志构思,心想成立一个名叫“思想道德建设协会”这样一个组织,并向当时的党委书记王建学同志提建议,谈想法、交换意见,王建学同志拍板提交党委会研究,并作出决定成立这一组织,向十四届六中全会献礼。

2、机构设置:镇成立思想道德建设协会。协会的最高机构是协会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负责执行代表大会决议,主持协会日常工作。镇理事会理事10—15人,秘书长1人。各村、镇直企事业单位以党支部为单位,成立思想道德建设分会。协会和分会名誉会长由党政一把手担任;会长由德高望重的有一定组织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副会长由党委(总支、支部)副书记担任,常务副会长由宣传委或分管综治、政法工作的分工领导担任。秘书长由两办主任、治保解调干部担任。理事由政法、纪检、组织、宣传、青年,妇联、人武部负责人担任。会员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农民和各地离退休干部职工、社会贤达为骨干,依靠群众办协会。农村分会下面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思想道德建设小组,组长一般由党小组长或村民小组长兼任。成员由本组党员、妇女组长、村民代表、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组成。现阶段镇协会会长改为由分管政法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直接担任。

3、协会性质和任务:协会立有《章程》,明确规定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服务的社会性群众团体。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其宗旨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引导人民群众讲文明、讲礼貌、讲信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畅导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气,确保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其主要任务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辅之以法制宣传教育和移风易俗、帮贫济困、树立新风。

4、协会的主要活动

① “五字歌”贴心入耳管用。1996年底,新任党委书记李云中拍板,决定将郑坊村向群众印发宣传的《劝世良言五字歌》和镇里起草的《文明公约公民守则“十要十不”》,以党委、政府名义,附一封公开信,印发7000份,在春季三级干部会上发至各村民小组和机关、学校。《五字歌》的基本内容是“十劝”和“十戒”,从对国家、爹娘、兄弟、邻里、勤俭、学习等十个方面给人以规劝。十戒:一戒反动、二戒偷盗、三戒淫荡、四戒赌博、五戒酗酒、六戒打架、七戒贪占、八戒懒馋、九戒教唆、十戒迷信。《五字歌》语言通俗流畅,如“第二对爹娘,孝顺理当然,人老年纪大,千万不能嫌,衣服勤洗换,饭菜应煮烂”等,朴素的语言,群众听了贴心、入耳、好记。在聊天中互相背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约束。一些小青年出现越轨行为,长辈就用《五字歌》教育他们。当时正值宣传的热点阶段,很多群众说“这东西很管用”。有不少农户用玻璃镜框装好,挂在卧室内,多数贴在墙长,不少有文化的中、老年人还能背诵,至今闲聊时,还有人能背出一些段落。

② 《通知书》触目惊心管人。镇协会议订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标准,将全镇干部群众推上了思想道德的“平衡木”。谁违犯了“四德”规范,所在地协会将对当事人发一份《通知书》,通知上说明其违犯了“四德”规范中的某一条,或限期改正,或责令其检讨。这一项全镇总共共发了九个通知,以后没有坚持。

③ “访谈录”扶正义压邪管事。镇协会与当时的我镇电视差转台联合举办了“精神文明建设焦点访谈录”专题节目,先后对多名尊婆爱媳、孝敬养母等先进典型在电视上播放,对兄弟不和、不赡养老母亲的典型也上门拍了录相,责令责改正;如不改正,将向全镇播放。这种不是批评的批评,不是斗争的斗争,在当时对扶正压邪很管事。访谈录只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因镇级电视台自办节目取消,该项活动也随之停止。

④ “评议会”帮人育人得力。召开道德评议会是思想道德建设协会强化“四德”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村各种矛盾较多,经多次调解无效的,以协会名义就地召开村民小组村民会议,从道德上对当事双方就事论事放在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的水准线上,让公众评议,用众人力量进行劝和,让在场所有人受到教育。这一活动表现形式不同,至今这一活动仍时有进行。

⑤ “四结合”举纲张目见效。协会将“四德”教育与经济建设、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帮贫济困四个方面相结合。“四德教育”是“纲”,结合工作是“目”。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协会发号召,要求协会骨干在带头完成各项建设中自己任务的同时,要配合做好群众工作,如基本建设义务工等。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协会会员带头创“十星级文明农户”,一是对机关,先是要求以党支部为单位成立思想道德建设分会;后来为方便工作,改定为各单位必须成立思想道德建设小组,凡创文明单位的必须有道德建设记录。二是对农村,由村分会出面组织农户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活动,让会员入组入户,送上自评表,先征求农户意见,对照条件自我评星;然后召开小组群众会互相评星,最后由分会长汇总交村党支部、村委会审定,出榜公布。基本操作办法是:“坚持三带四帮,实行追星管理,认真搞好三评,做到奖惩兑现。”三带是:党员带头创十星,干部带头创十星,会员带头创十星。四帮是:党员帮低星,干部帮低星、会员帮低星、十星帮低星。追星管理是:培训低星追高星,鼓励高星追十星,激励十星追明星(镇里每年表彰十个最佳十星级文明农户为明星户)。发动群众补缺星(如缺卫生星,发动群众搞爱国卫生运动)。三评是,每季度组织小组村民对已评出的各星级农户进行一次审评,进行增星减星;半年初评,年终搞一次总评。奖惩兑现是:对得了十星的农户,村在年初群众会上发奖品,春节前送星牌和对联上门。对突出的违犯道德规范的由会员进行个别帮教,开会点名或不点名批评,严重的由司法机关处理。上述活动操作较复杂,只有少数几个村相对规范一些,多数村操作走捷径,由村开代表会或由村干部凭印象一次评星到户。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即把上不了派出所,进不了法庭的矛盾和隐患,交给协会出面处理,起到了治本作用。要求各村“建好三会织三网”,即建好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思想道德建设协会;织成群防网、联防网、疏导网,形成三会一体保稳定。与帮贫济困相结合:镇里发号令,开展“庭园经济百组千户竞赛活动”,每个会员帮一个贫困户发展庭园经济,起到了小庭园连成大基地作用;石镇的茶、桑、药、栗等支柱产业与这一时期打下的基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5、新闻媒体报道石镇思想道德建设情况。1997年3月22日《湖北农民报》报眼以《形成制度、齐抓共管—石头咀镇精神文明建设有成效》一文报道石镇思想道德建设情况后,《黄冈日报》4月初先后以头版调查报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新路子》、头版头条新闻《好事大家传、坏事大家管——石头咀镇发挥思想道德建设协会作用》为标题,报道石镇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以后不同年份先后有《湖北日报》B版头条调查报告形式,《新华每日电讯》以新闻形式、湖北省委组织部主办的党刊《党员生活》以通讯形式,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党刊《湖北宣传》以经验介绍形式先后发文登载了石镇思想道德建设情况。1998年4月10日湖北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精神文明建设出新招,记石头咀镇思想道德建设协会”为题,播放了石镇思想道德建设情况;2000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以《大道理、小道理、实在理》为题播放了石镇的思想道德建设情况。此后,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黄冈电台均以不同题目播放了石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情况。

6、上级党组织推广石镇思想道德建设经验情况。1997年4月22日,县委办公室以英办发[1997]18号文件,题为《关于学习石头咀镇经验,切实加强全县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通知》;1997年4月底黄冈市委宣传部以7号文件向黄冈各县(市)委宣传部转发了石头咀镇思想道德建设协(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黄冈   治保   湖北   农户   村民   石头   群众   小组   情况   组织   协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