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之云南滇军赵又新

民国时期,滇军是西南地区很强大的军事力量,著名的护国战争就是滇军发起的。滇军的内部也有许多著名的将领,比如说蔡锷、唐继尧、龙云等人,都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大家都知道蔡锷是滇军的灵魂人物,是护国战争的组织者,可是当时蔡锷并没有完全统一滇军。因为滇军内部还有唐继尧和李烈钧的派系,护国战争爆发的时候,蔡锷领导滇军负责进入四川和袁世凯的北洋军作战,而这支滇军就是蔡锷的嫡系部队。

后来蔡锷因身体不好,把四川督军的位置给了他最信任的罗佩金,从此罗佩金掌握了这支滇军武装。但是没有过多久,罗佩金被四川的刘存厚打败,唐继尧为了瓦解这支滇军,就撤销了罗佩金的职务,让顾品珍和赵又新两个人掌握这支驻川滇军。

当时四川的军阀为了达到“川人治川”的目的,发动了战争,要赶走在四川的滇军和黔军。顾品珍当时战败,率领部队回到云南,把唐继尧赶下台,自己当了云南督军,可是后来唐继尧东山再起,率领部队杀回云南,顾品珍战死。

赵又新也是滇军的元老人物,参与过云南的重九起义,起义成功以后,因为自己的驻地发生兵变,赵又新逃到江西投靠了李烈钧。跟随李烈钧一起参与了“二次革命”,后来失败逃回云南。

护国战争爆发,赵又新跟随蔡锷进入四川作战,从此就一直留在四川。后来四川军阀发起驱赶在川滇军的战争,四川军阀杨森率兵攻打赵又新,最后赵又新兵败身亡。


1881年,赵又新出生于云南凤庆,原名叫赵复祥。赵又新小时候非常聪明,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凤山书院,十五岁的时候参加了应试。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让赵又新放弃了考科举的想法,选择投笔从戎,觉得只有军事才能救国。

1904年,赵又新通过公费留学,考入了日本的振武军事学校,在日本的时候,赵又新接触了很多革命思想。在日本留学的第二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且成功进入日本的陆军士官学校就读。

赵又新毕业以后,回到云南,在云南讲武堂当教官。1909年,赵又新担任教练官,跟着部队驻守在建水。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以后,云南的昆明也爆发了重九起义,当时赵又新不在昆明,没有参加昆明的起义行动。但是他率领所在驻地的士兵反正,被推举为南军军政府统领。

不久当地的驻兵发生哗变,赵又新只好逃到江西投奔李烈钧。1913年,孙中山发起了“二次革命”,李烈钧率兵与袁世凯的北洋军作战,当时赵又新在李烈钧麾下当旅长。后来李烈钧在湖口兵败,赵又新就逃回云南,投奔唐继尧。

1914年,赵又新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当校长。

1916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等人组建了护国军,赵又新担任蔡锷第一军的第二梯团长。赵又新跟随蔡锷在川南地区作战,因为作战英勇有了护国名将的称号,赵又新驻守在泸州,兼永宁道尹,负责督理川南事务。

当时滇军在四川作战的时候,俘虏了当时只是小军官的杨森,赵又新看到杨森比较硬气,就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也给了自己日后致命一击。


1917年3月,赵又新辞去永宁道尹的职。6月,张勋复辟,赵又新担任云南靖国军第二军军长,驻守在川南地区。

9月,川军的刘存厚进攻泸州,在泸州经过两次大战,滇军败退。后来滇军和川军谈判,川军让出泸州,滇军重返泸州。

1918年,赵又新担任四川军务会办。

1919年秋天,赵又新率领滇军和川军在玉蟾山等地交战。

1920年4月,四川军阀联合起来,准备赶走在四川的滇军。杨森脱离了赵又新的部队,投靠了刘湘,被任命为旅长。

当时杨森背叛的时候,赵又新非常恼火,因为罗佩金和唐继尧都提醒过他,说杨森有反骨,要防备杨森。可是赵又新还是相信杨森,最后导致杨森背叛自己。

四川军阀熊克武率兵朝着成都和川南地区进攻,赵又新请求唐继尧率兵支援,可是唐继尧根本没有重视。

1920年10月,杨森率兵进攻泸州,赵又新的指挥部受到袭击,赵又新率领侍卫从后门逃到城外。

后来赵又新看到不可能有人支援的时候,知道自己不可能逃跑,就对弟弟和侄子说,今天自己逃不出去,让他们自己逃跑,好继承自己的意志。当时赵又新已经受伤了,他不愿意死在敌人手里,就自己开枪自杀了。

1920年10月15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追授赵又新陆军上将军衔,赵又新的灵柩送回了昆明安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云南   永宁   北洋军   泸州   川军   督军   昆明   作战   军阀   民国   部队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