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祖师生平故事大事记 下篇

第五时期 有求必应济万民


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昭应禅师47岁时,清溪地区(今安溪县)久旱不雨,水田泥土干涸开裂,禾苗枯萎,乡亲们叫苦不迭,想了很多办法祈雨都没有用。清溪蓬莱乡,一位名叫刘公锐的乡贤对大家说,听说永春麻章上人陈昭应道行精严,祈雨灵验,我们何不求麻章上人过来清溪祈雨?众人遂推刘公锐为首,几个人赶赴潘山岩,迎请昭应禅师。昭应禅师慈悲心切,旋即随行,来到清溪蓬莱乡。昭应禅师找到一块大岩石盘腿打坐,一个人默念佛教祈雨仪轨咒语,进入禅定,凝神祈雨。当天夜里,清溪天气骤变,风起云涌,雷声隆隆,大雨滂沱。乡亲们被雷雨惊醒,喜不自禁,奔走相告。刘公锐等人陪伴昭应禅师,就在附近人家休息,这时冒雨来看昭应禅师,只见禅师仍然在盘腿凝神祈雨,浑身已经透湿。大家感动肺腑,一齐跪地请求禅师起来。禅师见大雨已经普足,遂欢喜起身随刘公锐去家里更衣吃饭。

昭应禅师这一次在清溪祈雨成功,给清溪蓬莱一带乡亲们带来了震撼心灵的影响。蓬莱的乡亲们一致恳请昭应禅师留下来常住。蓬莱乡西北部,有一座张岩山,山上有一座古庙,名“三忠庙”,供奉张巡、许远、伍子胥(后改奉岳飞)。此山高耸云端,壑深泉鸣,风光无限。刘公锐邀请昭应禅师游览张岩,昭应禅师十分赞赏此山的静谧和秀美。刘公锐与当地乡贤一道,在张岩小庙左近,披荆斩棘,移石劈地,搭建了几间禅房,迎请昭应禅师入住。因为禅师以祈雨著称,清水润心田,遂将张岩叫做清水岩。并亲切的称呼昭应禅师为清水禅师。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昭应禅师48岁。他在清溪清水岩常住一段时间后,发现一条清溪有很多故事,它既有水利也有水害,河川阻隔给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昭应禅师常常观想,如果能够在清溪上人们常常摆渡的地方,架起桥梁,那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多少欢喜便利,接引多少人行善积德啊!于是,昭应禅师开始研究营谋这一项艰巨而神圣的事业。先是,昭应禅师和大护法刘公锐商讨修桥一事,得到刘公锐认同。他们便在蓬莱至各主要集镇几处狭窄的溪沟上,用条石砌筑桥墩,用大松木架起了通泉桥、谷口桥等中小桥梁。获得了当地乡亲们的称赞和支持。


随后,昭应禅师发现,从蓬莱通往县城的汰口渡口水面宽阔,过渡的行人很多,亟须修筑一座大桥。便与刘公锐商议建一座带两个桥拱的石头大桥。渡口一方面是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又为了摆渡方便,会选择水面宽阔水流平缓的地段,而修桥必须选择两岸有石山锁喉,河面相对较窄,河底有石头露出水面,水流湍急的地段。同时又要方便两岸民众出行。昭应禅师和刘公锐经过反复勘察,选定了架桥地点。昭应禅师之前得到过有造桥技艺的高僧指点,自己也专心禅观参悟过。他亲自设计绘制了大石桥的图样,精确计算了两个桥拱的木制模型和扇头型石块。又让刘公锐请来两位技艺超群的木匠和石匠。与他们反复研究,让他们明白理解要领。这样就做好了修造大石桥的技术准备。


昭应禅师和刘公锐带上大石桥的图纸,和优秀木匠、石匠,一起向蓬莱乡官府交涉。取得官府的支持并办理了通告文书。昭应禅师在清溪岸边就近选择了石头山,开始开凿造桥用的石料。又联系选择采伐木头。同时,在清溪两岸朝造桥地方把道路修过去。这个时候,昭应禅师和刘公锐一道,在汰口渡口修建一个临时茅棚,张贴官方通告、大石桥图样和修造大石桥募化善款书。安排热心人士坐守登记接收善款。同时,亲自带领善心人士,找到各村主事人,各大家族族长,当地大户人家,挨家挨户随缘募化善款。昭应禅师的行动得到广大檀越善信的积极响应,修桥石料木料资金就有了着落。开凿石料花了两年多时间,条石在清溪两岸堆积如山。木料也已经晾干。修桥工地也搭起大茅棚做工棚。这一年中秋节过后,选择吉日良时,昭应禅师亲自做了一场大石桥奠基法会。又亲自给大石桥丈量打桩放样;亲自指导石匠,开始在溪底岩石上修筑桥墩;亲自指导木匠,开始制作桥拱模型。一座大石桥,就这样热火朝天干起来。渡口过往路人和善信,也不断捐献善款。后来资金不足,昭应禅师又亲自赶赴自己出家的南安西峰延寿院,向英都大护法募化善款。又经过一年多时间,汰口大石桥终于顺利竣工。昭应禅师又修建了一个功德碑,并亲自写了碑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汰口大石桥成为清溪县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大石桥。大石桥通车的时候,清溪县令亲自参加剪彩,清溪两岸人山人海,大家欢呼雀跃,法喜充满!这一座大石桥修建前后历时六年,发愿者、参建者、布施者、志愿者、护持者,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也给千千万万人带来欢喜和信心。昭应禅师在千千万万人心目中,也成为活菩萨。


高僧善巧力,尘劳作佛事。


修桥度众生,千年广传颂。

汰口大石桥修成以后,在大桥上来往的行人很多。昭应选择在联中村这个地方,修建了一个砖木结构的洋中亭,并常在洋中亭为民治病施药。昭应禅师俨然成为广大檀越善信心中的活菩萨。


相传昭应禅师初到清水岩时,有畲鬼(畲为蛮族之称,为古时散居在浙、闽境内的一部分猺民)穴居在内,不接受禅师,于是相约斗法,谁胜了就是清水岩的主人。禅师居穴中不出,任由畲鬼在外火熏七昼夜,禅师出来后除了满面乌黑外,毫发未伤,畲鬼终于被禅师收服,成为禅师属下的张、黄、苏、李四大将军。现在在清水岩“清水宗风”山门内,亦塑有四大将军护法神立像。后来人们供奉的清水祖师神像是一位黑面和尚即由此而来。

昭应禅师在清水岩常住期间,又遭遇多次旱灾和蝗虫灾害。都是广大乡亲鼎力护持,昭应禅师慈悲祈雨降灾,大家得以平安度过。广大善信对昭应禅师也更加笃信不疑,顶礼膜拜。同时,昭应禅师经常会被泉州、建州、汀州、漳州等地的善信,迎请过去祈雨除灾,看病施药。禅师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在当地寺庙暂住一段时间,与广大善信广结善缘。昭应禅师曾经来到同安铜钵岩,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铜钵留下来,准备日后兴岩弘法,当地人把这一个岩直接定名铜钵岩。昭应禅师曾经来到漳州南靖归德里阡邱社,后元朝海月法师倡建靖城清水岩,香火鼎盛。昭应禅师曾经来到南安洪濑弘法,这里也兴建了洪濑清水岩。昭应禅师曾经来到三明永安甘乳岩暂住,这里也保留了浓厚的清水祖师信仰。昭应禅师来往于汀州、漳州一带,常常会路经永春一都岱山岩,这里也留下了清水祖师的足迹和信仰。这样,就形成了昭应禅师在泉州、建州、汀州、漳州等地的广泛崇拜信仰。

第六时期 兴岩说法传宗风


宋哲宗元祐八年秋(1093年)清水祖师亲自主持重修和扩建清水岩。在刘公锐等檀越护法的鼎力支持下,昭应禅师请来能工巧匠,亲自设计,亲自劳作,将清水岩建造成一座具有闽南特色建筑风格的富丽堂皇的佛教大庙,并且雕塑了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等栩栩如生的佛像,供奉在殿堂里。

此时,昭应禅师又转以致力于集众讲经说法共修,大行清水宗风。远近檀越善信趋之若鹜,成群结队来到清水岩听经闻法,观瞻拜佛。也有附近寺庙的出家师父过来听法共修,昭应禅师出家地—南安英都的护法善信,和西峰延寿院的出家师父们,也经常往来于清水岩。昭应禅师和清水岩常住弟子,对从南安英都西峰延寿院这边过来的出家师父和护法,特别的尊敬恭维,一律视为娘舅上宾。昭应禅师又带领四众弟子在清水岩开辟菜地、种植树木,清水岩成为广大善信心中的神圣殿堂。


宋徽宗建中靖国三年,夏日的一天,刘公锐来到清水岩,昭应禅师和他一起品茶叙谈。昭应禅师对他说:我可能要走了,“人生一世,归于尘土。形骸外物,漆身无益。”五月十三日,昭应禅师坐化圆寂。凡三日,面色音容如旧。清溪人痛失大师,前往瞻仰拜别者络绎不绝,无不泪流满面。乡人在昭应弟子杨道、周明,护法刘公锐招呼下,在清水岩安葬昭应禅师,用条石建造了一个真空塔。以沉香木雕刻清水祖师神像供奉在大殿中央。随后昭应禅师的弟子杨道正式剃发出家,住持清水岩。以后大护法刘公锐也在清水岩往生,杨道主持在清水岩修建檀越祠,供奉大护法刘公锐。从此,昭应禅师被大家尊称为清水祖师。


政和三年(1113年),清溪县令陈浩然,依据刘公锐生前好友薛八行的讲述,为昭应禅师撰写了《清水祖师本传》留世传播。


第七时期 法身感应展威灵


清水祖师圆寂后,法身显灵。檀越善信抬着祖师法像祈雨,有求必应。南宋皇帝应民间所请,四次下诏,敕封“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这是历史上朝廷对一位出家人的最高赏赐。八字纶音,享誉至极,香火鼎盛。由此,清水祖师已经由民间信仰,上升为朝廷官府祭祀。


皇帝四次敕封清水祖师过程如下:第一次是在绍兴年间,由安溪姚添等人上书朝廷请封,理由是清水祖师生前剃发为僧,苦行修炼,死后“本州岛亢旱,祷祈感应”。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礼部批示福建路转运司调查核实。认为“委有灵迹,功及于民,保明指实”。后与太常寺会审,符合有关敕封条文,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下牒敕封清水祖师为“昭应大师”。


第二次在淳熙初年(1174年),由安溪县迪功郎政事仕林时彦等联名上书请求增加封号,并赐塔额。理由是清水祖师“祈祷感应,有功于民”。礼部下文泉州府派人核实。后又下文委派邻州兴化军、着莆田县丞姚仅、漳州府差漳浦主簿周鼎等人反复核实,证实清水祖师“祈祷雨晹,无不感应,委有灵迹,功及于民”。直到淳熙十一年(1184年),礼部与太常寺会审才同意增加封号,为“昭应慈济大师”。塔额不允。


第三次是在庆元六年(1200年),理由是“近日雨泽稍愆……灵应显迹有功,乞加封”。嘉泰元年(1201年)诏牒下发,加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大师”。


第四次是在嘉定元年(1208年),理由是开禧三年泉州大旱,在求助其他神佛祈雨不应的情况下,嘉定元年抬出清水祖师,“为民祈雨,随即沾足”。礼部先委派仙游县主簿韩淤前去体究,尔后又派长泰县尉何葆复实,均以确实“祈祷灵验,惠利及民”上报。嘉定三年(1210年),下牒再加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


最为后人广为传颂的是下面这一个故事。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南宋大学者号称朱熹传人真德秀,从朝廷尚书自请下任,接任泉州知府。是年泉州地区大旱,老百姓怨声载道。泉州城官商大户一致要求知府大人迎请清水祖师神像祈雨。真德秀一方面发自内心排斥请神祈雨,另一方面体桖民情,也迫于官商大户压力。便在泉州府衙搭台,从安溪清水岩迎请清水祖师神像过来祈雨。这一天,他通知官商大户士人,多带一些金箔香烛,堆在祖师神像跟前。心中谋划,如果祈雨不灵,就着金箔香烛一起把祖师神像焚化算了。午时开始作法祈雨,天空万里无云。法事完成,忽然风起云涌,不一会大雨倾盆。傍晚风停雨住,天空飘落一爿黄纸,上书“雨是江西雨,移来泉州府。老佛若不灵,浑身成灰烬。”真德秀心惊胆颤亦心悦诚服!亲自题写“真真人”匾额,护送清水祖师神像回岩,并为清水岩增挂金匾。

这些文字载入史册,广为流传。清水祖师信仰在闽南一带蔚然成风,世世代代传承不息。



台湾有二百余万人从安溪迁徙而来,清水祖师是他们的心灵寄托。他们把清水祖师信仰带到了台中、台北、台南各地,全台湾有一百多个庙宇供奉清水祖师。更有抬出清水祖师神像打败荷兰人的进犯以及清水祖师掉落鼻子预报灾祸地震的灵验说法。


随着闽南华侨的出国,闽南民间信仰也传播到海外。公元1574年(明万历二年),华侨就在泰国北大年建造庙宇,供奉清水祖师,称“祖师公祠”。自19世纪30年代以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缅甸、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地又陆续建起了不少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由此可见,清水祖师信仰在海外华侨华人中是很盛行的。



(全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祖师   南安   檀越   蓬莱   漳州   泉州   神像   禅师   护法   下篇   石桥   大事记   生平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