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民国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到底如何

1949年以前的中国经济,可以看成是由两部分所组成:一个是很大的农业部分,包括大约75%的人口;一个是很小的非农业部分,以半现代的通商口岸城市为主要基地。

中国农村出产的农产品,占了全国产出总量的65%,但也是利用手工业、小贩运商和旧式运输进行交换。一些与城市联系不定的农业腹地,是附属于城市的部分,主要分布在通商港口的河流沿岸和铁路沿线,因为这些农业腹地,在很大程度上与沿海和河流城市进行贸易,所以应使之与中国农村主体加以区别。

在1933年,全国就业人口为2. 5921亿人,其中2.0491亿人,即79%从事农业;5430万人(包括一定比例从事双重职业人口),即21%在非农业部门就业。总人口中,有73%生活在以农业为主的家庭里,27%为非农业家庭成员。

根据1936年的国民政府发布的《国民经济所得》中的统计,中国1936年的GDP总值为259亿法币,日本的GDP总值为137.9亿美元。根据当时的美元汇率换算得国民政府的GDP总值为60多亿美元,差不多是日本的一半。

1912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总量是很慢的,人均收入没有提高,奇怪的是也没有任何下降的趋势。虽然在19世纪后期,中国已开始出现小型现代工业和运输部门,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中华民国成立后,1927到1937年之间,中国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的阶段,被人称为“黄金十年”。

但在此这之后,中国经济又开始滞缓。有关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供应,都基本上没有变化。人口的职业分布也几乎一如既往;在这40年中,城市人口虽有所增加,但城乡人口的比例却没没有重大变化。

尽管从国外进口一些新产品,国内工厂也生产出一些新产品,但都是微不足道,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几乎没有影响。信贷机构数量极少,而且力量也很微弱;统一的全国市场还未形成,对外贸易对于大多数人口并不重要。

在整个中国农村,依旧呈现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人口统计格式。经济上的困难,特别是农村的贫困,是中国的普遍现象。1937年的中日战争爆发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在当时大多数上层统治者思想中,都还没有引起重视或者说发生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最终导致把这种苦难用来达到各种政治目的。而这种政治目的,又不是经济过程本身所直接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经济制度是会崩溃,还是会向现代化经济方向去发展。

在1949年以前的年代,看不到经济总增长量趋于持续“起飞”的形势,也没有可能因经济的增长而带来个人福祉利益的提高。充其量来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仅是勉强维持生存而已。硬心肠的人也许会说,他们对此早已习惯了。在艰苦的十年内战和始于30年代中期的抗日战争中,许多人连这种最低的生活水平也保持不了。

作为经济制度,中国经济甚至到了20世纪中叶,仍停留在“前现代”时期。这种经济制度,只是到1949年以后才告结束。不过这是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有了明确选择带来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目的   经济   国民政府   中国经济   中国   民国   中国农村   经济制度   人口   农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