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盛极一时的墨家为何逐渐退出了历史大舞台?

前言: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自由的时期之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如果按影响力的大小来从诸子百家中选出一个第一梯队的话,应该是道家、儒家、法家和墨家。这四家不同于兵家、纵横家和阴阳家之类的小众派,都称得上是体系比较全面的学派。道家后来在民间社会形成了巨大影响力,儒家和法家则成了“外儒内法”的治国学说。

唯独墨家却不见了踪影,搞得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时,只是在孟子和荀子的列传中简单提了一下墨家创始人—墨子,至于其他三家的创始人,则都有列传。想当初“天下之言,不归杨(道家代表),则归墨”,墨家之盛况可见一斑,为何墨家最后会沦落到此种地步?

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儒、道、法、墨”

一、外部因素的影响

1、世俗政权

春秋战国,诸侯混战,一心致力于反战的墨家能够不断壮大,自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这种“非攻”的理念与各诸侯国之间的“大鱼吃小鱼”是不符合的,尤其和一心想要扫灭关东六国的秦国不对付。另外,墨家和道家、儒家不同,其成员多为各国的手工业者农民,既有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引领,又有比较强大的武装力量,同时还掌握着独特的军事科学技术。

像墨家这种可以有效动员底层百姓,制造先进武器装备,自组军队的民间组织,甭管是在哪个朝代,都会让统治者忌惮。如果墨家能够服从统治者的统一管理,倒也行,可墨家组织严密,独立性很强,常常和统治者背向而行,成员们平时行事多有罔顾国法之举。举个例子来说,墨家钜子腹荣之子摊上了人命官司,秦惠王让相关官员留其性命,可腹荣却置若罔闻,他将墨家管理制度凌驾于秦王意志之上,处死了自己的儿子。

墨家发明的籍车

秦国早前因为国力较弱,被中原霸主魏国压着打,需要借助墨家的力量来强化实力。同时,墨家也喜欢帮助弱者抵抗强者。双方一拍即合,成为了“最佳拍档”。然而好景不长,当秦国实力傲视群雄后,秦国和墨家就开始渐行渐远了,秦国要打兼并战争,墨家不支持,秦国要加强法制,墨家喜欢拉后腿。双方的矛盾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对于墨家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毕竟墨家再强,也强不过如日中天的秦国。

秦国为了打压墨家,将大量的刑徒投入官府手工业生产活动中,使得墨家的群众基础大幅缩水,并且还少了不少进项。最狠的是秦始皇,为了禁止私学,搞出一个“焚书坑儒”,下令各郡县焚烧除医、农和卜等方面以外的书籍,墨家因此遭受巨大打击。汉朝建立后,朝廷出于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先后组织了多次针对先秦典籍的“抢救”行动,收集和校理出了不少儒家、兵家、道家和法家典籍,其中独独对墨家不大感冒。

秦始皇下令焚书

2、儒家

汉朝初建之时,山河残破,百废待兴,朝廷推崇“黄老之学”,奉行“无为而治”的理念来治国。经过数代人的休养生息,终于有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随着国力的日益强大,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思想上的不统一,以前大家兜里没钱,一心想着搞发展,现在有钱了,各种想法也多了起来,如果任由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必然不利于汉朝的长治久安,毕竟思想是行为的基础。

由此,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应运而生。相比其他思想,经过不断改进的儒家思想无疑更加符合统治者的需求,比如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董仲舒则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切割,只强调忠君爱国的部分,提出“三纲五常”“君权神授”等新概念。等于说儒家思想一直在根据统治者的需求进行调整,这也不难理解儒家思想为何能够大行其道了。儒家当道,墨家的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

董仲舒画像

虽说墨子之前做过儒生,可他也正是因为不认同儒家学说才另外创立了墨家。儒家讲等级和尊卑,墨家则讲人人平等;儒家讲理性,墨家则讲功利;儒家讲葬礼要隆重,墨家则“崇简”;儒家推崇宗法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墨家则讲“尚贤”。正因为两家学说中有很多内容是对立的,所以墨不喜儒,儒攻击墨。比如孟子直接把墨家的“兼爱”批判为“无父”的表现,所谓“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孟子甚至把墨家说成是邪说,“亦欲正人心,息邪说”。孟子之后又有荀子批墨,比如荀子曾将墨家说成是“欺惑愚众”,认为墨家提倡“非乐”会导致“天下乱”,墨家推崇“节用”会使得“天下贫”。一个是儒家“亚圣”,一个是儒家“后圣”,他们都这么攻击墨家,那些儒门弟子自然不敢唱反调。如此下来,不被主流思想所接纳的墨家思想岂有不衰败之理?

孟子批判墨家

二、内部因素的影响

1、过于严苛

墨家的门规是出了名的严厉,对门内弟子的道德要求特别高,一般人肯定是满足不了的,就拿“据财必以分人”来说,有多少人能做到?这还只是墨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作为墨家弟子,既要有强烈的献身精神,又必须接受艰苦朴素的生活。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可以称得上道德楷模了,墨家却要求所有弟子都得满足这些要求。如果其他诸子百家也这么要求,墨家的严厉也就不严厉了,可惜不是。

华夏素以节俭为美德,儒家的节俭观是“俭而不吝”,也就说不该花的钱钱不花,该花的钱就不要省。墨家则比较极端,“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凡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凉者,其余皆去之”,这已经不是节俭了,完全是一种“苦行僧”的做法。节俭和物质文明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因为节俭而反对物质文明是很不科学的,如果所有人都按墨家的要求生活,就不会有更舒适的衣服穿,更精美的房子住,物质文明的发展不就停滞了吗?

墨家弟子极为能“吃苦”

人的生活需求有物质和精神之分,儒家高度重视艺术对于精神生活的作用,认为艺术不光能够陶冶情操,还能教化百姓。墨家则对大多艺术形式比较反感,不承认艺术的社会价值,认为大家应该一心想着怎么兴利除弊,不应去享受艺术之美,追求艺术会导致“君子不思国事”,“亏夺民之衣食之财”,是“仁者不为也”的事情。看到墨家如此严苛,道家的庄子也忍不住批评了几句。

比如“墨子虽能独任,奈天下何”,“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等。庄子的意思是说墨家有些偏执了,正常人都难以接受,即使墨家弟子能够接受,也过于残酷了点,活着的时候忙忙碌碌,死后萧萧瑟瑟,岂不悲哀?圣人尚且有欲望,世俗之人又岂能免俗?墨家如此严苛,又岂不让大家感到害怕?

庄子对墨家的批判

2、人才断档

无论是宗教,还是学派,要想有长远发展,必须能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佛教以“救赎”“极乐世界”来为广大信众提供信仰的基础,故而佛教徒虽然也有很严厉的清规戒律,可照样能经久不衰。墨家在这方面就差得很远了,只是单纯的用“鬼神”之说来督导人们的行为。既没有物质激励,也没有精神慰藉,全靠自律和理想维持,一旦社会安定下来,有多少人愿意跑到墨家去“遭罪”?

如果要问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得最好,毫无疑问是儒家。史载孔子弟子达到了三千人,其中能称得上贤人的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在学有所成之后,习惯和孔子一样去周游列国,四处讲学,教授弟子,薪火相传,涌现出大量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墨家则不同,墨家里面能称得上大思想家的恐怕只有墨子一人,由此可以说明墨家在思想传承和人才培养上是有不足之处的。

孔子讲学

举个例子来说,墨子曾经收了一个鲁国人为弟子,后来这名弟子战死沙场了,其父就找到墨子,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墨子并未像常人那样安抚这位父亲,反而是给他上了一课,在他看来,这名弟子既然求学于他,现在学有所成就是最好的结果。相当于说,墨子的“学有所成”和“战死”是有一定挂钩的,这倒也符合墨家“重实战,轻学术”的宗旨。

另外,墨家弟子长期奔波于列国,不是“止战”,就是“帮战”,哪有时间像儒家一样频繁组织教学活动和学术研讨活动。战争从来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墨家常态性地帮助弱者,伤亡自然不会小,一面在损失,一面又不能及时补充,墨家弟子的基数自然会越来越少。关键的是,墨家习惯特立独行,极容易得罪各路诸侯,很难像儒家一样在世俗社会中取得比较稳定的地位,也难以借助世俗社会的资源来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成员质量。

墨家帮助“弱小诸侯”守城

结语

综上所述,墨家的消亡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外因让其频繁遭遇打击,尤其是“独尊儒术”的出现,以及儒家的经久不衰,向来和儒家不对付的墨家自是难以抬头。内因则让其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逐渐落入下风。都说存在即合理,墨家能够盛行一时,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应当时形势的。最后被淘汰了,形势的变化也是一大原因。

墨家固然消亡了,可遍观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也就墨家最有侠义心肠,无数墨家弟子前仆后继,为了实现“兼爱,非攻”的目标而不惜牺牲生命,切实做到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阴沉沉的乱世之中迸发出了夺目的光火,让人可敬又可叹。

参考文献:

《史记》

《墨子全书》

《墨学通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墨家   荀子   秦国   墨子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   道家   节俭   弟子   舞台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