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老师探讨《<满江红>红了》一文中刘世勋历史真相

近期《宿迁史志》公众号刊载了市内学者马志春老师《<满江红>红了,岳飞身边的他也该“红”了》一文,该文叙述了在我市泗阳县境内一位的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英雄名曰刘世勋,据说在宋金战争中追随抗金英雄岳飞屡立奇功,后被封为太尉,岳飞被秦桧害死后,遂归回家乡崔镇,郁郁而终。但其死后英灵不灭,著灵于淮泗之间,凡有宋金战事,将士在战场上呼唤刘太尉名号,便可显灵帮助宋军杀敌。因而被奉祀为刘真君,泗阳县境内地方文献中称,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路过桃源县,听说了刘真君的事迹,更是敕封他为“大宋通天彻地刘真君”。近年来,当地还为其重新修复了刘真君墓,并勒石刻碑,俨然一处古代文化胜迹。拜读马老师此文以后,觉得此文论点似乎有所偏差,各项论据均于史无征,其引用的资料大都出自民间传说,很多非常容易验证的历史文献均不能支持文中所持观点。

泗阳县境内各种文化书籍对于刘真君的宣传

作为一个地方历史研究的爱好者,笔者对于这样一位有着崇高地位和影响的历史人物当然无法选择忽视,如果说这位刘真君果真是宋金战争时期的太尉,那肯定算是宿迁历史研究的重大发现,须知,宋代的太尉位列三公,已经是武官中的最高官职了,一个追随岳飞的将领,居然官职比岳飞还高,这简直就是奇迹或奇闻,对于这样位极人臣的历史人物,查阅一下《宋史》或《金史》都应该轻而易举地找到他的历史记录。但令笔者万分失望的是,笔者翻遍了宋金战争时期包括正史和野史在内的所有史籍,都没有发现有一位刘世勋的太尉,甚而在两宋的整个历史中均不存在一位名叫刘世勋的武官或文官。

那么,这位具有通天彻地手段的真君太尉,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真实存在过呢?笔者通过对于古代桃源县的历史文献认真梳理,发现刘真君是真有其人,但却和宋金战争毫无关系,更未担任过太尉这样高官,简单来说,其人在生前就是一位民间修道的普通农民,我这样说,肯定会有泗阳境内学者会强烈反对我的结论,那我们就来看看古代泗阳地方历史权威文献《桃源县志》是怎么说的吧。

《桃源县志》的康熙年间版本和乾隆年间版本都记载到了刘真君,但以乾隆本更为详尽,我们就将康熙和乾隆《桃源县志》(泗阳县地方志办公室1998年翻印本)两部志书的有关记载列举如下:

以上三图均为乾隆年间《桃源县志》中对于刘真君有关事项记载

1:《桃源县志·人物》仙释:刘真君,本县人,家住崔镇刘家庄。有道行,逢麦秋,庄人请真君于家开场,必无暴雨之患,及观其家,仍有真君在焉。后弃家人入东岳庙,焚修数十年,未尝稍懈,一日,蝉蜕庙中,葬于庙侧。其墓四面皆水,水长墓亦长。宋敕赐“通天彻地真君”,因立庙祀之,邑中奉大旱,虔祷之,甘霖必降。(康熙版志书36页)

2甘冽。今亦沙漫,有坎可辨。(两版互见。该书33页)

3:《桃源县志·冢墓》:刘太尉墓,去治西百余步,即刘真君墓。在东岳庙西,临城,三面皆水。迄今四百余年,未加一篑,势犹耸然。(康熙版见该书17页,乾隆版38页)

4:《桃源县志·寺观》:东岳庙,治西百步,宋时有铁铸东岳神像顺大河淌下,为渔人所获,土人刘真君建庙祀之。正德间,知县胡金重修,万历三十年,知县乔光顾重建。西有刘真君坟,详冢墓。

5,真君生时常为里会首,恪恭任事。死后,元祐丙寅(1086)间,元军围城,军兵呼其官位,射将辄中。闻于朝,赐庙额“灵著”。洪武十一年,知县殷亮重建。余详《艺文》。

综合以上县志的记载,将其中各方面信息归纳研究:可以从中得知,刘真君的确是宋朝时候的桃源人,考虑到宋朝时候尚未出现桃源县,亦可称为宋朝宿迁人,不过,他只是当时居住在崔镇的一位乡间农民,因为在乡间赛社时被推举为香会会首,故而,学了或曰修炼了一些游神赛会的神技,他的家庭应该是一个勉强可以度日的贫困家庭,因而还会在麦收农忙的季节里受雇于乡间富户,为富户们打场收麦,其神奇之处也就在此,乡邻发现,凡是雇佣旅客刘真君的地主,在打场晒谷子的时候,都不会遭遇暴雨淋场,还有人发现,往往在他帮助地主打场的时候,明明麦场上有个刘真君,但到他家里,还会看到一个刘真君。这样,刘真君修仙得道的名声逐渐就传扬开来。后来,刘真君索性抛弃了家人,自己进入桃源县城西的东岳庙里专心修炼起来。据说他的修炼十分虔诚,直到有一天蝉蜕于庙内,人们纷纷传说他已经飞升成仙。

按照县志记载,刘真君的墓地在清朝乾隆时期已经四百余年了,由于他生前经常担任祭祀社区中游神赛会的会首,也就是乡村香会的组织者。其生前和死后都曾经展现过若干神迹,故而被乡里会众所信赖(真君生时常为里会首,恪恭任事。),故而在他死后,当地会众还为他兴建了一座民间私祀小庙。这些记载中,最为神奇的一幕是他在元军围困当地城池的时候,显灵帮助守城。使得地方守军射死了敌将。故而当时的宋末小朝廷还敕赐他的专祠庙额“灵著”二字。

《桃源县志》所载明代著名学者姚夔《刘真君传》

更为详细的刘真君事迹史料是该版本《桃源县志·艺文》中的《刘真君传》,该文为明代正统年间名臣大学者姚夔所作,姚夔在此文中叙述其在桃源做客,听说城西有个东岳庙,庙旁有一座刘真君的坟墓,联想到自己家乡柯镇也有个东岳庙,庙里所供奉的真君不知是何方神圣,于是就在桃源县令魏弱讷陪同下,到刘真君的墓地去拜谒,并询问东岳庙的庙祝:这位刘真君是什么来历?庙祝回答道:“余世守帝庙,知真君甚详。真君昔家崔镇,每日焚香跪拜,祈悟道元,因修真于兹庙,数十年未尝稍懈。一日,蝉蜕庙中,葬于庙侧。越数年,大旱,祷布甘霖,遂以灵显。今子孙尚繁衍,住崔镇,岁来扫拜。”

姚夔此文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刘真君的身世,按照《桃源县志·寺观》的记载,此东岳庙首倡创修的发起人就是刘真君(宋时有铁铸东岳神像顺大河淌下,为渔人所获,土人刘真君建庙祀之),而刘真君又在此庙修道一生,直到去世(蝉蜕),可见刘真君与此庙渊源深厚。而回答姚夔的这位庙祝自称“世守帝庙”,大约是祖辈传闻,对于刘真君的身世当然知之甚详,但此文中庙祝的回答和此文记载都没有提到刘世勋的这个名字,更未提到他曾投军岳家军,真君唯一的神奇之处,就是在其死后,有人在他的坟前可以求得下雨,解除旱情。而庙祝最后还告诉姚夔说刘真君的后裔还住在崔镇,每年还会依时来此祭扫祖坟。

以上便是泗阳古代历史文献对于刘真君的全部记载,读完这些记载后,如果各位不是持有既定立场的话,大约很容易就能得出自己的判断,所谓刘真君追随岳飞抗金,屡立战功,被封为通天彻地刘真君等神乎其神的具体情节大概率是子虚乌有的虚构。当然,还会有人会问:《桃源县志》中明显记载刘真君另一称呼是刘太尉,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就是古代民间祭祀中地方神祇崇拜常见的文化现象,在民间祭祀的语境下,无论崇祀对象在生前俗世中是什么地位,死后一律被封为帝王将相,最差的也是个将军、元帅。如《宿迁县志》中记载的宿迁小河口被害的小商人张襄,死后立即变成淮河之神张将军,并在不久以后,又升官成为“平浪元帅”。宿迁县志中也对其称为张将军,而非直呼其张襄之名。而河南武陟县一个守卫大堤的民夫,因为被黄守才投进河堤决口,便立即封他为“堵挡元帅”。更为国人熟知的关云长虽然在生前只是蜀汉政权的一名战将,但死后很快就升为皇帝级别的帝君,最后居然比皇帝还厉害,当了武圣人。其中原因十分简单,反正人已经归天了,官位封的再高,也不用皇帝老子颁发俸禄,索性就往高处捧。

笔者写作这篇随笔的时候,随手翻阅了几部有关泗阳历史文化的书籍,发现大部分的书里都还是连篇累牍地记载着刘真君和岳飞共同抗金的故事。但毕竟还是有严肃治学的研究者,在一部名为《泗水遗珍·泗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泗阳县文广新局主编,南京出版社2015年出版)中,终于看到一篇如实阐述刘真君真实历史的文章《刘世勋事迹辨析》(该书195页)该文称:“县志所收的刘世勋事迹,在有关宋代的主要资料当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记载,记录宋金战事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没有只字提到刘世勋,元代修成的《宋史》中也无其列传。就连同名同姓的人都找不到。如果真有这么一位伐金名将,则以上文献不该遗漏其人。

该文还从宋代官制、宋金战争时期桃源今境隶属等方面加以论述,“细细来看,刘氏的生平故事,与宋代的史实之间也充满了矛盾,实难成为信史……其一……其三,刘世勋家乡崔镇,在绍兴十一年宋金和议后以及成为金朝国土,刘世勋弃官后,竟投到敌国隐居,就这样还得到宋廷敕封,更是匪夷所思。”

该文甚至对于县志中记载的刘真君是否真有其人也抱着怀疑态度:“刘世勋抗金事迹完全是传说,然而,作为泗阳百姓崇祀已久的神祇,真君刘世勋到底有无其人,这个问题就有考证的余地了”。

总地来说,笔者对于《泗水遗珍·刘世勋事迹辨析》一文所持观点大部分都予以支持和赞同,但这篇文章对于乾隆帝南巡路过桃源敕封刘真君的历史事实也全部否定,这一点我则不太认可。实际上,乾隆皇帝的确对桃源刘真君予以敕封过,这个资料很容易找到,就在同治《宿迁县志·祠祀》中,只是没有各位说得那么邪乎,没有“通天彻地”这么夸张,乾隆帝南巡最看重黄河安澜,故而希望刘真君保佑黄河波涛不兴,于是就封他做了“静水王”,《宿迁县志》的原文曰:“镇黄刘王庙,在西堤上,祀桃源刘真君,乾隆间敕封静水王,祷雨辄应,同治十三年,里人重修。”

《泗水遗珍·泗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一书中对于刘真君实事求是的记载

多年以来,历史地理学界对于民间祭祀与官方祭祀的转化和互动之研究成果很多,如暨南大学博导王元林教授对于黄河水神祭祀的官民互动研究、厦门大学朱天顺对于妈祖信仰的起源研究,褚福楼对于明清时期黄河之神信仰的地理研究等学术成果,都对于历史上由民间信仰上升到国家祭祀的信仰崇拜现象作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讨和研究。我市泗阳县境内的刘真君崇拜现象毫无疑问也是属于这种民间祭祀和官方正祀之间的互动行为,只是在明清时期古代桃源地区对于这位区域性俗神刘真君的崇拜和信仰传播力量极为有限,导致其宗教感染力只是局限在泗阳和宿迁之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附会在刘真君这位地方神的身上那些光芒万丈的英雄事迹,都是民间祭祀中常见的造神工程,如笔者专业研究数十年的黄河之神金龙四大王谢绪,也和刘真君一样,就是一位在南宋首都临安的巫师,南宋被亡后跳江殉国,其生前身后的事迹便被附丽上很多不可思议的神迹,最后还帮助朱元璋消灭元军,成为国家祭祀的四渎首座正神。而刘真君被附会的英雄事迹中,也并非如同《泗水遗珍·刘世勋事迹辨析》一文所分析的那样,是毫无来由的,仔细推敲《桃源县志》中的原始记载,还是可以发现很多羚羊挂角的蛛丝马迹,如所谓刘真君投奔岳家军屡立战功一说,不过就是刘真君寄宿在东岳庙行为的曲笔隐喻(因东岳大帝亦称岳王,岳飞亦曾被封岳武穆王),而姚夔的《刘真君传》中记载的其家乡柯镇东岳庙里供奉的真君大神,更是给这种天马行空的神异增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泗阳县刘真君祭祀现象,实质上就是我国古代地方俗神信仰的传播和流变行为,这当然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有必要将其研究深透,但如果总是希望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坐实成历史人物的真实存在,既没有必要,也会徒劳无功,尤其是在科技发达,文献搜索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想要证明一篇文章是否虚构简直太容易了,这种行为无疑是和严肃的历史文化研究背道而驰。(作者原创侵权必究)

作者:王晓风,宿迁市历史研究会理事,湖滨新区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在市内外各级媒体发表地方历史研究文章近百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泗阳县   泗阳   泗水   满江红   庙祝   宿迁   通天彻地   桃源   太尉   县志   祭祀   文中   真相   老师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