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是如何扳倒其他三大贝勒,实现南面独坐的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了大金,同时他设置了四大贝勒,让他们来协助自己处理军政事务,这四人分别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大贝勒代善,努尔哈赤的侄子二贝勒阿敏,努尔哈赤的五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努尔哈赤的八子四贝勒皇太极。他们四人地位相当,按月轮值当政。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因为没有确定继承人,所以他身后的继位之路曾经发生了一点小的波折,后来在四大贝勒的运作之下,皇太极继承汗位,但同时其他三大贝勒与他一同坐朝,接受百官的朝拜。刚开始还好,皇太极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后来皇太极越来越心里不平衡了,自己明明是大金的老大,为什么还要其他三个人跟自己享受一样的权力呢?于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皇太极开始谋划如何让其他三大贝勒向自己称臣了。

四大贝勒

首先出局的就是皇太极的堂兄二贝勒阿敏。

阿敏是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第二个儿子,在努尔哈赤创业阶段,兄弟二人齐心协力,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大,可是后来随着实力的增强,舒尔哈赤开始有了二心,他不甘心长期屈居在哥哥之下,也想做老大。所以努尔哈赤为了内部的统一不得不将舒尔哈齐囚禁起来,后来舒尔哈赤在囚禁中去世,连同他的长子和三子也一同被努尔哈赤所杀。

阿敏很幸运,没有被努尔哈赤杀死,经历了父亲和兄弟的死亡,阿敏可能也非常的惶恐,但是他为了保命只得更加卖力的作战,毕竟以父亲舒尔哈齐的实力都无法与努尔哈赤抗衡,何况是自己了,所以他只能通过不断的立下战功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实力。

阿敏

的确,阿敏作战非常的卖力,因此也得到努尔哈赤的青睐,1616年设置四大贝勒时,按照年龄排序阿敏成为二贝勒。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阿敏的野心渐渐的显露了出来,既然搞不定你的老子,那就搞定你。因为直到这个时候阿敏还是有些看不起皇太极的,他自恃功劳大,也不把皇太极放在眼里。

1627年攻打朝鲜定下盟约后,岳托提醒阿敏该回去了,这时阿敏产生了另立的心思,他对岳托说道:“吾恒慕明帝及朝鲜王城郭宫殿,今既至此,何遽归耶?我意当留兵屯耕,杜度与我叔侄同居于此”。意思就是我仰慕明国和朝鲜的城池宫殿制度,今天既然到了这里,何必急着回去。我想就留在朝鲜,率军屯耕驻守,杜度是我的侄子,就和我一起留居在此,其余人可以率军返回,向大汗复命。

杜度看出来阿敏的心思,一口回绝到:“大汗是我的叔叔,我怎么能远离他呢?”阿敏无奈,纵兵抢劫了三天后就率领大军回去了。

阿敏

1630年,皇太极让阿敏率领五千兵马去永平四城与阿巴泰换防,恰好这个时候明军来攻,阿敏打不过明军就放弃了永平四城,在走之前阿敏下令屠城,抢掠,永平四城一下子成了空城,阿敏就这样回去了。

对于阿敏的过去,皇太极早就忍无可忍了,这一次借着永平四城战败之机,皇太极召集诸贝勒大臣商议阿敏的罪责,最后给他定下了16条大罪,念及他过去的战功,没有将他处死而是幽禁于高墙之中,之后阿敏再也没有作为,在1640年去世。

阿敏被幽禁后,皇太极仅给他留下了少数的财产和仆人,其他所有的资产包括他的镶蓝旗全部给了济尔哈朗。济尔哈朗虽然是阿敏的亲弟弟,但是他自幼与皇太极交好,就这样皇太极解决掉了阿敏。

第二个出局的是皇太极的五哥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继妃衮代所生,这个人作战十分勇敢,但是头脑简单,情商低,属于有勇无谋型的人物。曾经为了取悦父汗,莽古尔泰把自己的母亲杀了,这种禽兽般的行为使得他在后金的地位、影响大为降低。

1616年,努尔哈赤设立四大贝勒时莽古尔泰被选中,因年龄排在第三位,称三贝勒。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因为莽古尔泰当年杀母的事情,没有人提名让他继任大汗。

莽古尔泰

在明白自己继位无望之后,莽古尔泰不得不勉强附合众人之议,对由皇太极继位的结果投了赞成票,但他的内心并不服气,也不平衡,认为这都是皇太极使用阴谋手段才得到的汗位,久而久之,莽古尔泰心态扭曲,对皇太极的忌恨也越来越深。

公元1631年,在大凌河之战中,皇太极和莽古尔泰发生口角,莽古尔泰拔剑相向,皇太极以此为由将莽古尔泰治罪,革去大贝勒名号,降为一般的贝勒,夺其五牛录的属员,罚银万两及马匹若干。

在皇太极的打压之下,以及自己的心理变得越来越不平衡,莽古尔泰在1633年抑郁成疾,暴病而亡。皇太极没有吞并正蓝旗,而是交给了莽古尔泰的亲弟弟德格类统领。两年后有人告发莽古尔泰与德格类、莽古济格格曾经盟誓,将要危及皇太极。于是皇太极就下令夺取莽古尔泰的爵位并且将正蓝旗建制取消,属员被分别编入正、镶两黄旗,“八旗”一时成了“七旗”。但时隔不久,皇太极又将正蓝旗恢复,交给自己的儿子豪格统领,只不过恢复后的正蓝旗已今非昔比。就这样没脑子的莽古尔泰也被皇太极解决掉了。

第三个出局的就是皇太极的二哥大贝勒代善了。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在清朝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年轻时作战勇敢,得到努尔哈赤的称赞,被封为古英巴图鲁。在八旗建立后,代善与其子掌控两红旗,实力还是比较强劲的。在舒尔哈齐和褚英之后,代善被努尔哈赤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可是代善在这个过程中犯下了错误,最终失去了汗位继承资格。

代善

天命五年(1620年),代善因为听信后妻谗言,苛待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岳托、硕托,导致被努尔哈赤责罚,然后公开宣布不再考虑立他为储君。在亲手杀了后妻向努尔哈赤谢罪后,努尔哈赤要他与诸弟、诸大臣发盟誓,今后如再怀恨诸弟、诸子,则甘愿受天地处罚,代善低头道歉认错。此后努尔哈赤宽宥了代善,仍命他为四大贝勒之首,参与国政。

努尔哈赤去世后,代善凭借实力本来是能够成功继承汗位的,毕竟当时他的实力是最强的,代善本来就是四大贝勒之首,加上常年作战,战功赫赫,八旗之中拥有正红、镶红两旗,此外他还有五个能征惯战的儿子和亲侄子,他的亲侄子杜度还掌管镶白旗。所以如果代善要是下定决心参选一定能够成为大金的新一任大汗。

代善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岳托协同三弟萨哈璘劝代善拥立皇太极,代善在权衡利弊之后答应拥立皇太极。就这样大金的权力平稳的交接了,四大贝勒一同享受群臣的朝贺。

在阿敏和莽古尔泰相继被打压出局后,代善的好日子也到头了。1631年莽古尔泰被降爵之后,当时诸贝勒提出莽古尔泰“不当与上并坐”,代善抓住实际趁机对皇太极说道:“我等奉上居大位,又与上并列而坐,甚非此心所安。自今以后,上南面居中坐,我与莽古尔泰侍坐于侧”。意思就是说,我们奉你为汗,有与你一同并列而坐,心里感到非常不安,从今以后,您一个人南面而坐,我与莽古尔泰侍坐在你的两侧,再也不跟你并排坐了。

就这样,皇太极接受了代善的请求。次年皇太极接受礼部参政李伯龙的建议,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到这时皇太极基本上摆平了三大贝勒,实现了自己南面独坐的愿望。

皇太极

1635年皇太极又借机敲打了一下代善,说代善对自己不恭,要诸贝勒商议代善的罪责,最后列了四条罪状,拟革去大贝勒名号,削除和硕贝勒职,剥夺十牛录所属人口,罚雕鞍马十匹,甲胄十副,银万两。代善经此事后闭门不出。

从此,威胁汗权的三大贝勒势力已除,皇太极实力大增,其余贝勒无力和他抗衡,使汗权得以加强和巩固。次年也就是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清,清朝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贝勒   太极   正蓝旗   德格   努尔哈赤   永平   朝鲜   作战   侄子   实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