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将真能举起几十斤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揭晓兵器真实重量

在正文开始之前呢,我首先想问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以薛仁贵为主角的电视剧?为什么要提这个呢?其实原因在于电视剧中薛仁贵的武器对我而言实在是过于重了。薛仁贵曾得到一把方天画戟,重达240斤。

我当时就想,240斤的武器,真的是人能接受的武器正常限度吗?拿在手中不仅吃力,挥舞起来可能还会误伤自己吧。然而让我震惊的是,这仅仅只是稍重,在其他电视剧中,更有800斤和500多斤的武器。

这样远超人类自身重量的武器,被描述为趁手好用,被主人拿在手里轻便迅猛,毫不费力。真的有人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吗?真的有人拎着这样的武器,仍然可以作战打一天吗?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到底都有哪些兵器。

1.武器介绍

中国古代的兵器有很多种,一般分为18种,俗称18般武艺,不过里面所包含的武器种类在不同的时期也不同。我们比较常见的就是:刀、枪、剑、鞭、弓箭、流星锤等等。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形态及功用。

刀:刀属于短兵器,为单面,刀刃较长。它的形态逐步演变,最开始为石刀,后来又有了铜刀青铜刀。到了秦汉,更划分出了佩刀和作战之用的刀等种类。它的作用也随之变得更加多样。不同的刀有不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锻造方法。目前来看,我们对刀的了解还是比较浅的,可能只是知道其中一些种类。不过,这依然妨碍不了刀成为我们最熟知的武器之一。

剑:剑属于“短兵”。中国古代的剑为长条形,前端尖,后端有短柄。剑给人的感觉非常尊贵圣洁,更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剑最开始可用于强身自卫,由于战斗时,盔甲锻造发展迅猛,而剑由于在战场上作用不大逐渐退出了战斗舞台,变为了装饰作用。我们看电视剧时还会经常看到一些人物配剑,手臂翻转间剑如流水,十分神气。


枪:枪属于刺击型武器,有长柄,由中国古代长矛演化而来。我对枪的印象最初来源于岳飞,由他所创岳家枪时常让人赞叹不已。

鞭:鞭子也属于短兵,并有短鞭和硬鞭之分。铜制或铁制为硬鞭,而由皮革等制成则为软鞭。我们看小说可能更多提到的是软鞭,然而实际上真正用于武器,硬鞭则更出场更多一些。硬鞭沉重,使用者需身负巨力。软鞭则通常作为暗器之用,携带方便,可以使用缠,扫,舞花等技法。

流星锤:流星锤也是我们也是在电视上看到比较多的一种武器,它是一种软兵器,由金属锤头系于长绳一端或两端制成。如果只系一个锤就叫单流星,系两个的话就叫做双流星。流星锤的组成有三部分,即:把手,锤身,软索,把手是为初学者方便,但待学成,即可弃之不用。

弓箭:弓箭自不用说,最开始都为木制,只将木棍一头削尖。后来才出现铜箭,甚至出现了毒箭。个人感觉,箭是颇为实用的一种发明,尤其是对于古代战争来说,更是很好的远攻武器。

那么这些武器到底有多重呢?现在在影视剧中所看到的枪各式各样,外观也非常华丽,但事实上,这与古代的枪有极大的不同,在古代使用的枪一般都是木杆制作的,因为古代锻铁困难,而铁的重量又不一般,如果真的是一个全铁制作的枪,无论是制作还是使用都会非常麻烦,所以保守估计,在具体使用中,木质的杆,再加上铁的枪头,大概整支枪也就是二三十斤左右。

箭更是不必说,它本身需要精密的制作,对于羽和箭头的重量都有要求,而使用者本身又不用时常拿着它,所以在战斗中使用,也并不费力。换成软鞭也是同理,硬鞭的话则相对重些,本身使用的材质过硬,又具备极强的破甲能力,因此对使用者的要求也较高,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得起,用得动的。

对于剑的话,现在的仿制剑的重量一般为一两斤左右。而中国古代的剑,事实上也并不重,传统的单剑为一公斤以内,较重的也多为相当于现在的30斤内。如果是流星锤的话,许多小说中的记载都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其重量远超常理。流星锤作为一种目的便利的武器,其实是比较小巧的,铁锤一般为十斤左右,铜质的也基本就在20斤以下。

2.出土文物

关于这些具体武器的重量,我们还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以用于考究。比如说剑,我们所熟悉的出土文物,有金鞘铜柄铁剑,为西汉中期的武器。共有约710克重,其中剑鞘的重量是90克,也就是说,它一共才有不到两斤的重量。

另外,还有一些出土的长剑,重量也基本在两斤以内。武器中比较重的大概是刀了,在影视剧中,动辄七八十斤的长刀不在少数,用以突出主人,英武不凡,颇有力勇,比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然而这样的重量,会使我们在拿起一段时间就手臂酸痛,更不要说随意挥舞,以上呢,我们也提到过,这存在或多或少的夸张。那么,实际刀的出土文物重量是多少呢?

我们曾挖掘出许多长刀,一般长度都在一米左右,重量也基本在三斤以内。比较重一些的则有历史记载中50斤重,实则只有12斤的在贵州省马家寨出土的吴三桂的刀。除了这些,看似正常使用的刀剑外,确实存在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武器重量,比如在山东挖掘出的一把巨大的长剑,它大约长七米,重1.5吨,可以说是超脱人类认知了,这样的剑人用肯定是不行。而事实上呢,他也确实不是人用的武器,而是用于治水。

那么除了出土比较多的刀剑外,锤子等武器的出土文物又有哪些呢?经过搜集资料,我了解到,有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出土的锤,如明代的金瓜锤,它样貌小巧可爱,外表鎏金,如金瓜一般,因而得名。而这小小的金瓜锤呢,重量也并不重,并不是我们通常所以为的力大无穷者才能使用,事实上,它的单锤重量也就大概一斤多一点。

对于鞭和锏,他们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历史比较久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关于鞭的记载。后梁还有善鞭的能将,如我们可能曾听说过的王彦章。据记载,他所使用的鞭的长度呢,只有六尺多一点儿,重量大概十五斤,每节鞭都有铜条束着,共有十九节,四面还环列着“赤心报国”四个字。

这样的鞭听起来不凡,然而,在出土文物中,却鲜少见到它们的身影。我个人以为,主要是轻鞭软鞭杀伤力较小,而硬鞭重鞭使用起来又颇为困难,因此,使用者少,又需经过大量练习,导致仅以鞭作为武器的人少之又少,更可能有其他武器相辅助而作用。由此可见,关于古代使用的武器重量并没有我们所想象中的那样不可思议,此外,即使是重量级武器,也不一定要持续作战一整天。

3古代战争情况

我们经常会听到“大战300回合”,“作战三天三夜”,这样的话。但事实上,想也知道,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持续的作战不仅会消耗自己自身的身体能量,而且对自己的精神也是莫大的损伤,长时间的作战不理想也不够现实。那么,究竟古代的作战时间大概是多少呢?

其实呀,古代作战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比如长平之战,从出战到结束甚至只用了半天时间,但是与他简短的战斗时长相比,它的准备时长可以说是非常久了,足足准备了大半个月。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保证一场战争的胜利,战斗的勇猛是必要的,但仅靠这个也并不够,对时机的准备,对对方的了解,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此外,还有对沿途路况的分析,以及战斗中思考的计谋,综合多个方面才能完成一场顺利的战争。

所以说我们所知道的准备时长还并非是它的真正时长,真正的时长或许更久。而且古代的战争通常不是一次战争就可以决定,往往要经过多次冲锋,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就更不可能每次打就一打一整天了,因为这样的话,即使是神仙,我想也是也是受不住的。

古人的战争时长多半都耗费在了行军上,因此,对于拿着武器挥舞一整天而劳累过度的担忧本就是不必要的。古代战争持续起来,有几年甚至更久,但实际接触起来也不过短短几天就可以结束,在这几天当中,也不是一直在打仗,打半天就结束的例子还是很多的。不过除了拿武器与人斗争外,行军赶路等同样劳累,也就是了。

与古代的武器相比,现代的武器实在是先进太多太多了,现代也有枪,,但此枪非彼枪,现代枪的威力远非古代木柄枪等可比,除此之外,还有战斗机,甚至由于科技的发达,现在还有网络武器等等,它们的适用条件不同,但杀伤力都不容小觑。这就造成了古代的武器在现代的适用范围并不大,反而经常作为观赏储存,或者是以同样的样式无害的材料作为玩具 之用。

不过我感觉中国武器其中蕴含了很大的智慧,如果就此被人淡忘,也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就我而言,我就非常喜欢长剑和软鞭,如果我们能再开设多一些这样的课程或者是训练室,就再好不过了,现在的生活条件太好,对我来说,我都时常感觉自己的体力不足,如果武器能稍稍重一些,然后日常经常进行锻炼,那么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想想都是很高兴的一件事情。


对中国出土的文物了解越多,对中国的历史了解越深入,就越发被古人的智慧所震撼,为中国智慧的结晶而自豪,也就越发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就越来越渴望进一步提升自己。作为中华儿女,我唯愿祖国越来越昌盛,愿祖国留下来的文明和智慧,可以长久的保存,并会为之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对于以上所述,皆出于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知识的祈愿,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出土文物   金瓜   重量   古代   作战   武将   中国古代   兵器   流星   武器   作用   战争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