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科太极拳技击讲堂》三十六、二起脚(1)

三十六、 二起脚 二起脚这一式也是说明动作的意思。前两式插脚是单踢法,这一式为双踢法,也就是先左踢,后右踢的方法。各式太极拳书均同名,也有的称为“踢二起”。《陈式太极拳》加“翻身”二字。二起脚的技击着法共有五组动作。第一着为右侧掤法。如果有人从我方右后方双手按我方腰背,我方随势左转身,右肩松沉,拳变顺缠,掤化来势。左手略上转,右膝松垂,以保持平衡。第二着为转身靠肘连环法。对方按法被我方掤化后,差点前倾,急向左转身,按我方右肩,我方乘机右转身用右肩、肘连环法攻击对方胸、肋部。第三着双手掤挒、兼右腿扫法。对方掤化我方肩靠、肘打两法时劲向我方右偏,我方以右手引对方右手,并转扫右腿将对方打出。第四着为左引右踢法。对方闪开我方右腿时,按我方左手,我方以左手向左下引之。同时用左脚踢对方裆部,右手蓄劲以待。第五着为右踢后双脚落地平衡法,右脚在左脚前踢的惯性作用下,右脚脚尖前踢对方胸腹喉部。落地后双脚右前左后站稳,双手逆缠前发后塌。要特别注意:第一动作的右手要在原地沉转,不向前或上,第二动作要随腰之右转而下榻裆劲。第五动作要虚领顶劲,身体上纵,提右膝,脚面绷平向前上踢,上身勿后仰。眼、身、步、手的要求是:眼法先右前,后右后,最后看正前方,身法左、右、右、右、左、左、左共七转;步法从前式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内八字步、右前虚步、左侧小马步、右独立步、双跃步、成右侧小马步;手法包括右倒掤、右转肘靠、右转左挒兼右扫带、左引左踢,右打右踢、右侧掤等法。洪师回忆到:“我当年曾见过有关太极拳的一个抄本,为夏国勋著作拳谱未印本,该书写法甚为特别、细致。他虽然写的是杨式名称,却对每个式子的每一个动作都起了小名,并说明其作用。我记得第一式分解动作为“顺手牵羊”、“猴爬竿”,近于金刚捣碓的头几个动作。第三动作则为“二龙取珠”,是用两指直攻对方的双眼的着法。对二起脚的转身手法名“仲由负米”,对转身的右腿则名为“乌龙搅柱”。可知当初的杨式也是每一个动作,都讲技击作用的。我从他的说明,体会出太极拳不但有手的着法,也各有腿法。因为他是杨露禅的学生,后入赘为婿,后来又是山东东阿王恭甫的老师。据知王恭甫的功夫极好。他是在北京燕京大学读书时师从夏国勋。可惜我未见过。我的表弟武建中曾从他学拳,又可惜他又改学社会上流传的架势,把原来学的都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技击   燕京大学   太极拳   马步   右腿   讲堂   我方   左手   右手   双手   动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