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民国第一美女

她是整个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影后,跨越整个默片时代与有声片时代,她有民国第一美女之称。1931年,她首度加冕电影皇后。此后更在两年之内三度评选中均被选为影后。甚至到了数十年后,年过半百的她,还能在日本举办的亚洲电影节后,跃居"亚洲影后"。

她,便是被誉为中国版嘉宝的胡蝶!

影后胡蝶,也曾有个土气的名字,叫做宝娟。

那是大清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提篮桥怡和码头附近的辅庆里一户胡姓人家,得了个女娃,乳名叫宝娟。宝娟是独生女一枚,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再加上家里条件也不错,她三岁那年,老爹更是受提携做了京奉铁路的总稽查。所以宝娟丫头,也跟着老爹一会跑天津,一会跑广州,一会进京,一会人沪。

跑的地方多,这丫头见识的自然也不少,尤其是在语言上颇为收益。国人视为正宗的"京片子",她会说;古老中原雅音与岭南越语混合而成的粤语,她也会说;吴越软语搭上英美单词的近代上海话,她更擅长。甚至火车站里那些小贩的吆喝叫卖,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而老爹做官,女儿去读天主教的女学校(天津天主教圣功女学),老爹换地方,女儿也跟着换学校。到了广州,她便进入了广州培道学校﹣一这所学校,系当时广州市最出名的一所贵族私立女校,里面的学生几乎全是高官或富贵人家的小姐。进了京城,则到北京公立第一师范(后来的北京师范大学,与人大、北大、清华合称京城四大名校)就读。

最后,老爹回到上海,女儿也考人上海滩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换句话说,从此,她便与中国电影结缘。

可是出生在官家的她,怎么又会贸然地投身电影学校呢?原来就是因为1924年在上海公演的一部电影《孤儿救祖记》。今天的少男少女,恐怕很难提起胃口看这样一部片子,可在当时,确实有一大批观众被深深打动。胡家的女儿,便是其中之一。

看完这部电影,当年正在十六岁花季的她,立即诞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我也要做电影明星!

要做电影明星,首先要成为电影演员。而要成为电影演员,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电影学校。而上海滩,正好有这样一所学校,叫做中华电影学校。这所学校建于1924年,它的老板,是华商开办电影院的第一人、在沪的广东人曾焕堂。老曾在当时的北四川路、虬江路口(今四川北路)还曾开设过一家上海大戏院。也属于上海滩接触电影这个行业的弄潮一族。


胡家小姐宝娟,正是中华电影学校的头期生,想要投身电影梦,将自己的未来设定为一个明星,此时她便想为自己起一个洋气而又出类拔萃的名字。

"那时好像当演员的都有一个响亮的艺名,一抬头,她就看见一只蝴蝶,在花丛中自由飞翔,看上去是那样的无拘无束。

就叫胡蝶吧!

经一位姓陈的老师介绍,胡蝶来到了大中华影片公司。她遇到了第一位导演,徐欣夫,来自《阎瑞生》摄制组。加人大中华影片公司之后,便导演了一部颇有些时政色彩的影片,叫做《战功》。

《战功》是一部军阀混战背景下的男女青年如何选择未来的故事。但在这部影片中,实在历练出中国早期的一批影星。如男主角王元龙,后来被称为"银坛霸王";女主角张织云,成为中国第一位影后;女配角黎明晖则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手,而胡宝娟,则是另一位女配角。

虽然只是女配角,可胡家妹子的靓丽,尤其是两个甜甜的酒窝,很快引起影片制作人的注意。随后,在《秋扇怨》中,她便成为了舞台的中心人物:女主角!也因此获得观众的认可。

于是到了1926年,她便进人邵氏兄弟主办的天一影片公司,成了真正的职业演员。两年之间,拍了十五部影片,不可谓不卖力,但这些片子其实水平都不高,更何况当时尚处无声电影的时代,制作技术不高,10默片放映或借助字幕,或靠放映员解说。不过,即便是如此,对于处在起飞阶段的胡蝶而言,这是极好的磨炼。


两年期满之后,胡蝶便转会加入了明星公司。在郑正秋和张石川的旗下,果然与前两年大不相同。如果说与阮玲玉合拍的《白云塔》尚属一种试探,那么《歌女红牡丹》的上映便让胡蝶名声大噪。

这部片子,胡蝶饰演之人,乃是唱京剧的坤伶(女戏子)红牡丹,因为老妈的缘故,她嫁给了陈先生。按理说这位陈先生该好好待红牡丹才是,谁料在妻子声名日盛、月人丰厚的背后,却是老公的吃喝挥霍,更搭上了一个唱大鼓的女人。红牡丹也因此忧愤致病、嗓音失润,一朝沦落为配角,生活大不如前,而更可恶的是那不务正业的男人,居然将自家女儿卖人娟门,幸为人所救。而这男人,更犯下命案、被捕人狱。按生活常识,此时红牡丹就得了解脱,找个可靠的男人,开始新生活才是﹣﹣可这是戏嘛!所以红牡丹就不但既往不咎,还特地到监狱探望男人,终使他幡然泪下、痛心悔悟......

单从这一段故事而论,很多人会觉得它会红,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但那是88年前上映的片子,这是第一部中国的有声电影。而且上映之际,距离世界首部有声短片,不过五年﹣一世界有声电影的破冰之作,是在美国上映的《唐璜》。所以不但是普罗大众视为新鲜玩意,就连专业人士也是齐赞:这是中国电影界的创举!

《歌女红牡丹》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的成功,确实是空前的,首映后在上海滩连映一个多月,而后拿到全国各地乃至菲律宾等国的华人地区去,据说那也是极大的热映。胡蝶就这么红了!


后来《火烧红莲寺》,这一把火点燃武侠热,至今未冷。

1928年4月的某个下午,明星公司的老板张石川内急,顺手在儿子床头拿了一本读物,结果这一读,居然就被书中情节深深吸引,直看到两脚发麻,方才从书中昆仑、崆峒两派的功夫剧情中解脱出来。

这位电影公司老总一转眼就想到若是将此书情节改编为一部电影,必能热卖!

张石川便坐不住了,找来编导郑正秋等人,几番商议之后,便在这部叫做《江湖奇侠传》的武侠小说里,找到《游郊野中途逢贼秃,人佛寺半夜会淫魔》和《红莲寺和尚述情由,浏阳县妖人说实话》这些相关章节,准备制作一部武侠电影,题目便叫做:"《火烧红莲寺》!"

不久,剧本便改编完成,说的是昆仑派弟子陆小青出游寻师,来到一座红莲古寺,无意中发现石庙邪恶的秘密,结果被群僧围困,引发一场大争斗的故事。

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部武侠片,在此之前如《车中盗》《王氏四侠》这样的影片已经具备了武侠片的基本要素。但真正火起来,《火烧红莲寺》确实是一个起点。从某种意义而言,它开辟了一个属于民国的武侠时代。


这部以今人眼光看来略有些情节简单的《火烧红莲寺》,一朝上映万巷空,而这种火暴景象也很快从上海席卷南京、汉口、广州乃至北方的北平、天津等地。就连当时正在创作《子夜》的茅盾,也被这种火暴所感染。

实际上,这已然不是简单的武术,而是带有魔幻意味的神通,中国人才会络绎不绝地进人影院观摩,就如同以前围观地摊卖艺一般,只不过这一会更高级、更牛通、更有科技感了。

《火烧红莲寺》的摄影师董克毅,拍这样一部奇幻大片,没有宏伟场景怎么办?没有分身特技怎么办?他统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譬如把画在玻璃板上的红莲寺顶与没有寺顶的布景拍在一起,"接顶"成完整的红莲寺辉煌建筑;又譬如透过真实人物与卡通形象融合,搞出"剑光斗法"的奇幻景象.......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轻功场景的拍摄手法,那就是中国特色的吊钢丝:"红姑"胡蝶,当时就是一身古装,大风吹拂之下的她,衣袂飘飘,如天外飞仙般向观众飞身而来。

为了呈现飞起来的效果,需要用钢丝拴在"红姑"腰上,一根棚顶装只滑轮,铁丝穿轮而过,下面人用力一拉,"红姑"就升空了。然后用巨型电扇的大风一吹,摄影机前再加层薄纱,朦朦胧胧,奇妙的武打片便诞生了。


实际上,最初《火烧红莲寺》剧本中,压根就没有红姑这个角色,完全出自张石川的设计。为什么呢?有美女更能吸引大众眼球,尤其是飞檐走壁、舞刀弄棒的劲装美女,显然更能增加票房﹣﹣张石川,毕竟还是个生意人,他必须考虑票房。自然,对于演惯大家闺秀和旗袍美女的胡蝶而言,上武侠片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考验。身穿戏装的她,腰挂铁丝悬在空中,脸上固然镇定微笑,实际上却不免"心中怕得要命"。

但付出还是值得的,对于胡蝶而言,收获不只是票房而已,还有大量粉丝。许多年后,胡蝶在温哥华碰到一位六十多岁的影迷,彼此相见第一句话就说:"我看过您的《火烧红莲寺》,那时我也只有七、八岁,但是红姑在银幕上徐徐飞行的轻功,我至今也还记得。"


曾经蝶雪双飞,最终却闹上法庭。男方抑郁而死,女方却更坚强。

1927年3月22日,昨日尚在枪弹横飞(上海市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这一日的报纸之上却传出喜讯,胡蝶她居然订婚了,新郎官是曾在影片中饰演胡蝶情人的帅哥林雪怀。

这部让蝶雪结缘的影片,便是两年前上映的《秋扇怨》。回溯起来,其实这是胡蝶担任女主角的第一部电影。正是这部电影的成功,让她开始脐身明星行列,同时也收获了第一份爱情。所谓戏里眉目传情、戏外芳心暗动,在他与她之间,很快便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婚礼自然很隆重,这是胡蝶的初恋,有人云:"像所有初恋中的女孩子一样,胡碟全心全意投人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初恋中,她以为自己遇上的这一个是天底下最好的,所以当宝贝似的爱着,唯恐别人发现了这个宝贝抢了去。"

但生活毕竟不是拍电影,婚姻落到实处,其实很大一半那就是经济问题,所谓感情,往往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以中国男人居主角的地位而论,林雪怀既然做了胡蝶的男人,就应当在事业上与自己的夫人有所相称,至少不能输太多。然而事实却是,胡蝶的电影艺术之路越走越宽,林雪怀却迟滞不前,甚至有点没落的迹象。

后来林开始下海经商,由胡蝶出资本,在四川路(现为大上海的四川中路,当时集中了不少洋行)上为林雪怀购置下一个门面,大张旗鼓开起一家胡蝶百货商店,自然做老板的林帅哥也得揽揽派头﹣﹣这就购置了一辆小轿车,成为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有车一族。

实际上,只会在电影屏幕上耍帅的他,不善经营,后来不好好做百货生意,更花天酒地,喝酒跳舞搂舞女的本领见长,店铺的资本却一天少于一天。发生变化的,其实不止林帅哥一人。成为大影星的胡蝶,眼界日渐开阔,她不再是刚出道时的小女孩,不再单纯好糊弄。渐渐的,她发现身边的这个男人,除了那张帅气的脸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简直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可想而知,她开始抱怨了。

而在林帅哥这边,总是被人叫做"胡蝶的男人",几乎被忘却了名字的他,自尊心开始作怪,内心原本是有些不舒服,渐渐变成恼羞成怒,而在生意几度失败之后,他干脆放纵自己,以至于背着老婆,去和一个叫做阿其的妓女厮混。


与此同时,娱乐圈里是非多总是不变的真理,没多久久传出种种风言风语,说胡蝶与某某走得异乎寻常的近,甚至干脆说胡蝶已经养了小白脸。于是林雪怀反而强硬起来,大庭广众之下向老婆发飙,说要和她解除婚约。

胡蝶虽然看上去很国际范,实际上却是个传统的女人,一听林雪怀要和自己分手,这就一夜未眠,据说她写下一封长长的信给林雪怀,表明自己的心迹,愿意重归于好云云。因为这一点,反而助长了林雪怀的气焰。他似乎觉得要让女人听话,最妙的绝招就是要把狠话说到底,所以他更决绝了。

然而,爱情与婚姻,都不是虚幻空谈可以支撑起来的。过分的拒绝,终于伤透了胡蝶,一封回函,她告诉林雪怀:可以解除婚约,但之前你用来办商店酒楼等等种种款项,自然还有那辆车,都要归还于我!

登时林傻眼了,从此开打官司,曾经恩爱种种,化为满城风雨﹣-﹣年之内,他与她,八次在法庭之上面对面争个是非黑白,这便是所谓"蝶雪解约案"!自然,对于这一切,最兴奋的莫过于那些小报记者,他们僵持多久,便有多少话题可以写,今天说你移情别恋,明天说他贪得无厌,总之剧情种种,为的就是挣取点击。

如此这般,一直折腾到1931年,日本鬼子打进了东北,这场让上海乃至全国影迷关注若狂的离婚官司终于有了终结审判,曾经蝶雪双飞,而今各自分飞!

应该说,林雪怀是埋葬了自己的幸福,离婚后他很快再婚,之后在苏州开了家照相馆,但始终未能摆脱此事的阴影(不久因欠款未支付,照相馆遭法庭查封)。最终,他的结局是抑郁成疾,死于1935年。

而胡蝶,相比较而言,倒是提醒了她对自己的人生与未来应有一种全新的打算。首先,找老公不能是圈内人,更不能是那种少爷脾气的货色。阮玲玉的悲剧显然给了她很好的教训;其次,初恋失败不可怕,媒体的流言蜚语更不必放在心上,若是你会被这些有的没的打倒,那前头的种种艰难险阻又该如何去迈!

在胡蝶看来,女人,还是要找个男人,这男人可以不英俊倜傥,但一定要可靠;可以少几个钱,但一定要多一份稳重。


1933年,当上海《明星日报》刊登出"电影皇后选举大会"的活动启事之际,胡蝶迅速成为大众瞩目的中心人物。此时广大市民最热议的话题,便是:她与陈玉梅、阮玲玉,究竟谁是第一人,谁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影皇后。参与投票的民众,广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日本神户,都陆续有选票寄来,最终收到的选票达数万张之多。


很快,三位最知名的女星脱颖而出,几乎没有悬念,那便是天一公司的陈玉梅、联华公司的阮玲玉与明星公司的胡蝶。揭晓之际,人们发现,第一名的得票数高达两万余票,远多于其他两名演员(陈玉梅一万余票,阮玲玉七千余票)。而这最后的胜利者,便是胡蝶!

然对于这样的盛大场面,胡蝶却曾表示拒绝,第一是国难当头,这样的大张旗鼓并不好;第二是自古以来皆有明证的人红遭恨这个道理。

不过,这一切已然由不得她。1933年3月,二十九军在喜峰口与日军浴血奋战,上海滩上却满是热闹繁华,自然所谓选美大会还是挂了个"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的条幅,但毫无疑问,中心话题还是"庆祝胡蝶女士当选电影皇后"。从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一直到虞洽卿、杜月笙、张啸林这些人,都聚集在此。而主人公胡蝶终究还是来了,献唱了一首歌叫做《最后一声》:

"您对着这绿酒红灯,也想到东北的怨鬼悲呜?"


老实说,这歌词,简直让人联想到胡蝶这是在讽刺在座的男人们﹣﹣当然,在大会临近终结之际,主办方还是爱国了一把,他们当众宣布,要将此次活动的所有门票、舞票收入和临时捐款所得,全部登报公布,用于捐助航空救国协会,用以购买飞机进行抗日。

而那篇授予胡蝶的颁奖辞,也写得很是文雅,其辞云:"(胡蝶)女士名标螭首,身占鳌头,倏如上界之仙,合受人间之颂"


在与林雪怀离婚之后,胡蝶对于那种所谓的"娱乐圈男人"和"少爷款男人"显然有了足够的戒心。这一方面来自她自己与林("娱乐圈男人")的交往,另一方面则来自阮玲玉的遭遇("少爷款男人")。

换句话说,她觉得最靠谱的男人,其实是那种平凡却真心实意的人。所以,从这时起,胡蝶开始观察自己身边符合这一条件的人。老实说,看似平常的条件,其实真符合的不多。因为敢于向这样一个大明星示爱的男人,多数是那些有钱有地位,或者说至少在某一方面有资本、成功的人。而拥有这种地位的男人,很大程度上又不会是平凡而有真心实意的。


不久,胡蝶便发现了一个大体符合这些条件的男人。

他叫做潘有声,是一个在上海经商的福建人,他的父亲是福建的茶叶商人。而这位潘有声同学,很早便跟随兄长来到大上海,不过不是做商人,而是来到一家茶行做普通职员,后来又跳槽到某洋行,慢慢地做到洋行经理。

所以,他也算是一个成功的中产阶级。甚至在某些人口中,被称为"洋行皇帝",可见他在这一领域的地位非同小可。


1929年,胡蝶22岁那年,正是她进人明星公司的第二年。这个时候,她已然是电影界最知名的明日之星,而那一场闹得纷纷扰扰的"雪蝶解约案",也尚未完全落下帷幕。

所以,当潘有声初见荧幕下的胡蝶之际,她是美丽的,却也是伤感的,如果说她是一只令人惊艳的蝴蝶,那么这个时候,其实她的斑斓多姿背后,是数不清说不明的伤痕累累。

幸运的是,在这次邂近之际,潘有声大着胆子,向自己心目中的人间仙女约舞。而在共舞一曲之后,他便静静地坐在一隅,满场注视着她,看她舞步婀娜,也发现了她在空隙间隐藏在明亮外表之下的落落寡欢。

最终,潘有声决心担当护送蝴蝶回家的职责,而值得庆幸的是,他居然如愿了。而几乎一路沉默的胡蝶,在两人的行程即将结束之际,忽然回头问了他一句:

"潘先生,你不觉得我漂亮吗?"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不用说让潘有声如何的窘迫﹣﹣其实他很想说这句话,只是一直嘴动在嘴边不敢说出来而已。然而,这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胡蝶笑着说,潘先生,你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见到我却没有夸我漂亮的男士!

胡蝶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那些满嘴吹拍、垂涎之心溢于言表的家伙,无论是商界、政界和娱乐界,莫不如此。像潘有声这样的男人,确实在她身边很少见。换句话说,这是个实在的男人。

实在,对于以往的胡蝶而言,或许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在经历了那么多波折之后,胡蝶似乎已然发现,唯有实在的男人,才能给她一种特有的安全感。


当时的明星公司用纸,全部由潘有声供职的洋行供应。而且潘还有个堂妹,与胡蝶关系很是不错。对于胡蝶而言,因为有前车之鉴的缘故,她很谨慎地与潘有声慢慢地接触,最初两年,他们彼此相约:只恋爱不谈婚嫁,更不公开。某种程度上,看上去好像很恬淡,然而滋味久远漫长。

这样的恋爱,很重要的一点,便取决于男方是否愿意做那个她背后的人,尤其是没有婚姻约定,面对纷扰世界,他是否能放心?实际上,即便有婚姻约定,她一旦变心,他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潘有声决心做这样一个男人,哪怕胡蝶在外头再风光,他都不会失落,更不会有什么猜忌。他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茶叶事业,从职员变成洋行经理。可贵的是,就连明星公司的郑正秋经理也说:

"潘有声虽会做生意,但神气完全是个大学生。"会赚钱,却不因赚钱而变得俗不可耐,这便是潘有声的本事,也是胡蝶看中他的原因之一。

终于,这样的日子到了1935年。这一年阮玲玉终于无法忍受悲催的人生而选择了自尽,聂耳则在日本溺水身亡,世事就像恍惚的画面,如果没有坚强的一颗心,你会觉得这世界太过迷乱。也就是在这一年,胡蝶的父亲被发现已进人肺癌晚期,为了了却老父的心愿,更是因为自己已如飞了太久的蝴蝶一般,需要在属于自己的枝头栖息﹣﹣所以,她决心与潘有声翻开新的一页。所以,这一年的11月23日,一场轰动全国的婚礼在上海滩举行,新娘便是28岁的胡蝶,被万千人羨慕的新郎,便是潘有声。明星公司,还专门请人谱写了一首《新婚歌》,由到场的两千宾客齐声歌唱。

在许多人眼中,这样的婚姻,简直就是神仙眷侣,就如同金庸笔下的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终成眷属。


两年后,中日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上海很快落入日军之手,明星公司位于上海枫林桥的总厂也被军事占领,不存在了。

这时,潘有声主张一家人迁居香港,之后他一手筹办起新的洋行,主营产品就是热水瓶。这种热水瓶的品牌就是以他的夫人名字而命名的"蝴蝶牌"---据说,卖得极好。

而在卖热水瓶的同时,潘有声也支持胡蝶继续她的影艺事业,应新华影业公司之请,她主演了《绝代佳人》等片。


这样的日子,实在是顺利美好的。

然,1941年到来,日军长驱直下,又攻陷了香港。随后便有人上门,力邀胡蝶去东京,拍一部电影,名字便是《胡蝶游东京》-﹣显然,目的就是要宣扬所谓的"中日亲善"。胡蝶怎么办?她只能婉拒,说目前有孕在身,不能长途远赴东瀛。而暗地里,则联系上广东的游击队,望其能助自己前往大后方。也正是因为如此,1942年,潘有声与胡蝶,便带着年幼的儿女,回到了广东国统区。随后又前往陪都重庆。

前门驱狼、后门遇虎,在重庆,有一个神秘男子正等候胡蝶的到来,他说,为了制造假情报,又或是基于收集情报达成任务需要,需要胡蝶女士过来,在一个神秘地点停留一段时间,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胡蝶的男人潘有声,这便无缘无故被捕了。随后,他又被施放出来,可是他的妻子胡蝶,这便销声匿迹了。


胡蝶,原本已前往香港,可当香港也被日军占领,她便选择了前往内地。自然,她与她的丈夫潘有声,多年来也积累了不少财产。他们便将这些财物分装三十个大箱,交与一位到香港接运抗日爱国人士的国府专员杨女士。这位杨女士,也确实将胡蝶的财物交与帆船,从东江北上。

然而,盗贼很是眼红这些财物,显然他们也不是胡蝶的粉丝,所以毫不犹豫地,便将帆船拦截,夺走了所有财物,包括胡蝶旅欧时与名人的合影签字(这个大致上是扔了),以及一批胡蝶最爱的珍奇首饰(那些则是分了)。


而抵达内地的胡蝶,一朝获悉财物被劫,立即求助于广东官方,但他们只是摆摆手;随即胡蝶便求助于青帮大佬杜月笙,杜月笙又转身告知某人。而这人,就是影后的粉丝戴笠

昔日仰慕的大明星遇到麻烦了,他自然要伸手相助,此时已非同往日,他满口答应要彻查此事,而且还发出函件,邀请胡蝶夫妇前来陪都重庆,甚至将自己的一间公馆让出来给他们居住。

如此,胡蝶真的要好好谢谢这位粉丝。

随即,他邀胡蝶夫妇前来共进晚餐。他在胡蝶面前谈笑风生,据说兴奋得像个孩子;用完晚餐之后,他又花尽心思讨胡蝶的孩子们之欢心,玩纸牌、放烟花,实在是一个完美尽致的叔叔。而胡蝶,自然也出于礼貌,与他握了握手,并且微笑,笑脸上还有绯丽的红晕。

他的微笑,是因为他的计划很周到完美。

首先第一步,他决心把那位碍事的明星丈夫拱开,自然拱开的理由很好,他帮潘有声寻了一个财政部广东区货运处专员的肥缺,潘有声自然不会感觉不到对方的殷勤有问题,可是即便是别有所图,他又能怎么办?劝胡蝶离开吗?就算胡蝶答应,他们此时又能去哪里?所以,他只能离去,从重庆去了昆明。

而潘有声前脚刚走,这位极有权势的男人便一声令下,把那个办事不利以致胡蝶财物悉数被劫的杨女士关人了重庆军统看守所。至于那些财物,虽然追不回来,可他有的是办法,直接从国外购置新货,当作旧物送到胡蝶跟前。

对于男人的殷勤,据说胡蝶也不是不明白,当男人向她慢慢靠近,拿出丝绸手绢帮她擦拭泪水,什么意思?就算傻子也明白。

而且,没得选择!

你要知道,这个男人,就是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中国最神秘之人"的军统头子戴笠!

随即数个月,据说戴笠便与胡蝶幽居于重庆的杨家山公馆,后来又专门修建了一座公馆叫做神仙洞,公馆内所服务的人员全是戴笠的浙江老乡。不仅于此,戴笠还曾与胡蝶多次深谈,最后决定在抗战结束后,胡蝶与潘有声离婚,而戴笠则正式迎娶胡蝶。胡蝶显然没有选择的权利。

很快,天意便展示出他的公正:一起空难事故,戴笠摔死于南京近郊。


胡蝶则先出现在上海,后赶往香港,又回到了潘有声身边。

最是莫名其妙的,其实还是那位杨女士。她,其实便是上海滩八百壮士抗日之际送旗帜上前线的女童子军杨惠敏,据说宋美龄还计划送她去美国留学,结果因为胡蝶的行李失踪,她一夜之间便成了阶下囚,而在戴笠死后,又莫名其妙罪名不成立,释放出狱。事实上,与胡蝶的这一场恩怨,一直相伴到她临终。

但上述这一切,在胡蝶口中似乎并未留下任何痕迹,也没有影响她与潘有声的感情。而因为戴笠的缘故,似乎一切也忌讳莫深。


此后的胡蝶,便展翅高飞,飞越了沧海天涯。无论这一段故事有几分真实,她都是一段传奇,电影的传奇,也是女人的传奇。1960年,她在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此时她已经52岁,却跃居亚洲影后宝座。

无论如何,她的结局,其实是所有旧时代影艺明星中最完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胡蝶   红莲   洋行   影后   上海   民国   自然   男人   明星   电影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