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纵横家张仪都说不过的秦国武将是谁?

辩论赛的背景:

巴、蜀两国互相攻击,都向秦国求助。秦惠王欲讨伐蜀国,但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韩国又虎视眈眈,可能来侵犯,遂犹豫不决,便请司马错和张仪商讨

司马错: 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

张仪: 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剧照】

司马错主张伐蜀

张仪主张伐韩

张仪首先抛出的观点是:“我们应该与魏国、楚国亲善友好,然后出兵黄河、伊水、洛水一带,攻取新城、宜阳,兵临东西周王都,控制象征王权的九鼎和天下版图,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各国就不敢不从(曹操是不是参考了张仪的建议呢[微笑]),这是称王的大业。我听人说,要博取名声应该去朝廷,要赚取金钱应该去集市。现在的黄河、伊洛一带和周朝王室,正好比天下的朝廷和集市,而大王您不去那里争雄,反倒纠缠于远方的戎狄小族争斗,这可不是帝王的大业啊!"。

司马错剧照

司马错的观点是:“想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先开拓疆土,想要使军队强大必须先让老百姓富庶,要成就帝王大业必须先树立德望。这三个条件具备,帝王大业也就水到渠成。现在大王的国家地小民贫,所以我建议先从容易之事做起。蜀国,是西南偏僻之国,又是戎狄之族的首领,政治混乱,如同夏桀、商纣;以秦国大兵攻蜀,就像狼入羊群一样。攻占它的土地可以扩大秦国疆域,夺取它的财富可以赡养百姓,而军队不须有大的伤亡就可以使蜀国屈服。这样,吞并一个国家而天下并不认为秦国强暴,获取广泛的利益天下也不认为秦国贪婪,我们一举两得、名利双收,更享有除暴安良的美誉。秦国若是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会臭名远扬,也不见得有什么实际利益。蒙受不义之名,攻打天下人所不愿攻占的地方,那可是很危险的!请让我细说其中的原因:

周朝,是天下尊崇的王室;齐国,是韩国的亲睦友邦。周朝自知要失去九鼎,韩国自知要失去伊洛一带领土,两国将会齐心合力,共同谋划,求得齐国、赵国的援助,并与有旧怨的楚国、魏国和解,甚至不惜把鼎送给楚国,把土地割让给魏国,对此,大王您只能束手无策。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所在。所以,攻打蜀国才是一拿九稳的上策。”

秦王剧照

最终这场辩论赛,秦惠王将票投给了司马错,起兵伐蜀,仅用了十个月就攻克全境,把蜀王降为侯,又任命陈庄为蜀国国相。蜀国被秦国吞并以后,秦国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读解:

无独有偶,三国诸葛孔明也有一篇《隆中对》与司马错的论伐蜀的战略思想大体相同。也许诸葛孔明是受到司马错的启发,诸葛亮在他的著君的《隆中对》中,亦如司马错一样精辟而透彻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曹操拥百万之众,抉天子以令诸侯,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而刘备可占人和。根据这样的“势”提出联合孙吴而抗曹的“隆中路线”。然后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即先取西川巴蜀建立自己的基业:其第一步,也如像司马错所说“量力而行,办容易办成的事”,即是先取荆州为家。最后孔明认为成就王霸之业,要总揽英雄,思贤若渴,强调了在舆论上争取人心,务修仁德仁义之师的重要性。三国的历史也证明了诸葛亮的“隆中路线”是正确的,孙刘联盟而抗曹,蜀汉就兴盛,就节节胜利;凡背离“隆中路线”,孙刘就分裂,就失败。

诸葛亮剧照

两篇谋略如出一辙。可见历史上胸怀大志、有远见卓识的军事家、政治家分析天下形势,有某种相同之处。看问题高屋建瓴,分析形势精辟而透彻,有具体的措施,有可行的方案,还有最重要的舆论宣传。从地理形势的战略到各派军事力量的权衡;从战略战术的实施到舆论攻势的宣传,这是伟大军事家的“人谋”。这个“人谋”就是一种智慧,一种科学的预见。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应该对事物形势有某种科学的预见,有着周宓而详细的分析,有着具体可行的方案。而我们的预见和估量分析是否正确,方案是否行得通,还得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凡正确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

附资治通鉴原文:

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实名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论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王从错计,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秦国   宜阳   魏国   楚国   纵横家   司马   周朝   蜀国   武将   韩国   大业   著名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