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系列谈之十七:秦武王守诺履约

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秦武王嬴荡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公元前311年—公元前307年),只有短短的四年,但其历史功绩不容小觑。在政治上,他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在军事上,他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在经济上,他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文修武备,功莫大焉。

秦武王出生于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29年),是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所生之子。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太子嬴荡即位,是为秦武王。


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韩国军事重镇宜阳。宜阳是周王室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兵出函谷关,首先必须掌控此地,才可以保证物资与兵员的输送顺畅。

为此,秦武王请教左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对他意欲灭掉周王室、进拔韩国宜阳,为东出扫清障碍有何见解。左丞相樗里疾对伐韩一事表示反对,理由是到韩国路途遥远,劳师费财,还不一定能有收获,万一赵、魏两国再从背后偷袭秦国,后果不堪设想。右丞相甘茂则认为“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能越魏而援韩,韩一旦被孤立,宜阳虽然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但也能被秦军攻破。甘茂自请入魏,声言将使魏王不但不偷袭秦军,而且还会出兵助秦。

甘茂意见正合秦武王心意。于是,在周赧王七年,秦武王三年,秦武王派甘茂出使魏国,联魏伐韩,令向寿随行。甘茂一到魏国境内,就对向寿说:“您现在就回去对秦王说,魏国已经答应讨伐韩国,但甘茂希望大王不要发兵攻打韩国。事情办成后,功劳全归您。”向寿回到秦国,把甘茂的话转给了秦武王。秦武王一听,觉得不对劲,明明同意伐韩,为什么要变卦?于是亲自来到息壤,让甘茂前来相见,一探其故。见到甘茂,秦王问他为什么变卦。甘茂说,我们想要攻打韩国宜阳,那是大县城,上党和南阳的物资长期以来都贮藏在那里,它名义上是个县城,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郡城。现在您想跨过许多险要地段,千里跋涉去攻打它,那是很难的。当初,曾参家在费县,鲁国有个和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来对曾参母亲说:‘你儿子曾参杀人了。’他母亲听了继续织布不止,完全不相信。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对她说:‘你儿子曾参杀人了。’他母亲还是照常织布,不予理睬。再过一会儿,第三个人来对她说:‘你儿子曾参杀人了。’曾参母亲一听,扔下梭子,跳墙就跑。有曾参那样的品质,有母亲对儿子的信任,结果三个人的谣言,还是把他母亲吓跑了。现在,我的品质比不上曾参,大王相信我的程度也比不上曾参母亲对她儿子的信任,而怀疑我、给我制造谣言的人又决不止三个。我是害怕有朝一日,您也会像曾参母亲那样听信谣言,吓得扔掉织梭跳墙就跑。魏文侯派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国,三年后把中山灭掉了。当乐羊胜利回朝论功行赏的时候,魏文侯给他拿出了一箱子毁谤他的书信。乐羊一看深有感慨地对文侯说:‘由此看来,能够灭掉中山,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全靠大王的大力支持。’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飘泊异乡的客人,如果樗里子和公孙奭这两个人站在韩国的立场上一发议论,您肯定会听信他们而改变主意。这样一来您就背叛了魏王,而我也将受到韩国丞相公仲侈的怨恨。”秦王说:“我决不会听他们的话,我可与你立下誓约!”就这样,在当年的秋季,秦王与甘茂订立盟约后,与庶长封领兵去攻打韩国宜阳。

据《资治通鉴》卷三、周纪三记载:周赧王七年,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令向寿还,谓王日:“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王迎甘茂于息壤而问其故。对日:“宜阳大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其母织自若也。及三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其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反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日:‘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弗听也,请与子盟!”乃盟于息壤。秋,甘茂、庶长封帅师伐宜阳。

周赧王八年,甘茂连续攻打宜阳,五个月还没攻下来。这时,樗里子和公孙奭果然出面拦阻。秦武王召见甘茂,想叫他撤兵。甘茂说:“我们在息壤立下的誓约,还在那里放着。”秦武王顿时醒悟,说:“有这回事。”于是,增派大兵以佐甘茂。结果大获全胜,杀死韩军六万人,宜阳被秦国占领。韩襄王无奈,只好派宰相公仲侈到秦国请罪,与秦国订立了和约。

据《资治通鉴》卷三、周纪三记载:周赧王八年,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日:“有之。”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公仲侈人谢于秦以请平。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终于圆了梦想,踏上了周王朝地面。秦武王好武角力,他手下的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因力勇而当上了大官。八月,秦武王来到周国王城,看到了大禹铸造

的九鼎,一时兴起,与孟说比力举鼎,结果腰带断裂,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年仅二十三岁。“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事因孟说起,因而灭了孟说全族。秦武王无子,他的异母弟弟嬴稷在赵国做人质,秦国派人迎立为王,是为秦昭襄王。昭襄王的母亲芈八子是楚国人,也就是后来的宣太后。从此,秦国进入了昭襄王时代。

敬请关注!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宜阳   魏国   秦国   秦王   公孙   曾参杀人   资治通鉴   丞相   韩国   公元前   母亲   系列   秦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