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皇帝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小事一桩,后甘罗官拜丞相

一直以来,国人都有着浓重的“神童”情结,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聪明伶俐、出口成章的天才少年总会受到各种优待。时至今日,大众对“神童”的推崇依然无处不在,曾经风靡一时的“少年班”便是最好的明证。

各种各样的神童故事想必每个人都是耳熟能详,无论是项橐7岁问倒孔子还是骆宾王6岁写下《鹅鹅鹅》都曾经激励过很多人。而这其中最传奇的就要数12岁拜相的甘罗。

这位最年轻的秦国上卿堪称是古代神童的极致,他不仅博闻强记、学识渊博;还智计频出,多次为秦国立下功劳。

在民间故事里,这位天才少年还轻描淡写地化解了秦王索求公鸡蛋的难题。

为什么秦王会提出让甘罗进献公鸡蛋这个看似非常荒诞的要求?而年幼的甘罗又是如何巧妙度过危机的?

甘罗

听信谗言、秦王发难

这一切就要从甘罗的身世讲起了,虽然在后世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但是这位天才少年在史书中的记载却并不多,甚至连具体的出生年份和死亡年份都没有,只有寥寥数语。

从有限的史料中可以了解到,甘罗是下蔡人,后者在如今的安徽淮南市,根据史学家的推测,甘罗很可能出生在公元前256年,正好比赫赫有名的秦始皇大了三岁。

能够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必然是从小就能接触到大量的书籍,而在先秦时期,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甘罗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茂。

甘茂

甘茂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将军,官至秦国的左丞相,先后辅助三位帝王。

这位学贯百家的名士在纵横家张仪的引荐下进入官场,被秦惠文王看重,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即位,他对于甘茂非常看重,视其为肱股之臣。可惜秦武王天不假年,早早便撒手人寰,被其倚作心腹的甘茂在秦昭襄王即位后,处境顿时变得尴尬。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秦昭襄王内心器重的是宗室名将樗里疾,对甘茂这个先帝旧臣并不认可。与此同时,樗里疾也在明里暗里用尽办法排挤甘茂,希望能取而代之。

实事求是的说,秦昭襄王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君主,他知人善任、胸怀天下,将秦国治理地井井有条。但是在传闻中,他有着和很多帝王一样的弱点,那就是对长生之术极为渴求,甚至有些痴迷。

秦昭襄王

正因如此,秦昭襄王的身边围绕着很多方士和神棍,后者不断提供各种“长生秘术”。

有一则民间故事里提到,樗里疾为了扳倒甘茂,买通了这些方士,让他们给秦昭襄王进献谗言,谎称甘茂有“延寿秘方”,声称后者曾经吃过奇物——公鸡蛋。

此时的甘茂年岁已经很大,但是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不见丝毫老态。因此秦昭襄王把方士的谗言奉为圭臬,第一时间把甘茂宣进宫,恳切地要求对方交出“长寿奇物”——公鸡蛋。

面对秦昭襄王提出的荒谬请求,甘茂实在无法答应,因为他从来就没见过什么公鸡蛋。

可惜被“长生”执念影响的秦王完全听不进甘茂的辩解,反而严令后者在三天后交出公鸡蛋,否则必有重罚。

樗里疾

巧妙破解难题

带着疑惑、愤怒和恐惧的复杂心情,甘茂回到了家中。

虽然他试图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免得让家人担心。但是其魂不守舍、暗暗叹气的样子还是暴露了内心的惶恐。

当天夜里,甘茂彻夜难眠,他想了很久都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拒绝肯定不行,会引发秦王的怒火,而且樗里疾必定会落井下石;但是找一个母鸡蛋来交差也肯定不行,这种荒诞的举动稍加调查就能知道真相,到时候肯定会株连家人。

第二天早晨,甘茂依然是一副心神不定的样子。早就察觉出问题的甘罗找了个机会,悄悄询问祖父是否遇到了问题。

看着这个自小就聪明机灵、鬼点子不断的孙子,甘茂想了想还是决定敞开心扉,因此他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甘罗。

甘茂

在听完祖父的描述后,甘罗考虑了一会儿,便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他淡定地回复到:“祖父不必担心,孙儿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到时候必然让秦王满意”。

对于孙儿的回答,甘茂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只当他是在安慰自己。

可惜第三天的截止日期很快到来,甘茂依然没有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只能选择让甘罗去冒险一试。

而甘罗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让祖父称病在家,自己代替他去上朝。至于后续的应对策略,他则缄口不言,一个字都没有透漏。

就这样,甘罗成为第一个以孩童之身上殿的臣子,他在人群中分外惹眼。秦昭襄王自然第一时间就看到了甘罗,于是他非常好奇的问道:“你的祖父为何没来,怎么派你这个小孩子上殿了?”

秦昭襄王

面对秦王的询问,年幼的甘罗进退有度,他先是规规矩矩地行了礼,接着才郑重其事地回到:“我的祖父正在家中待产,实在无法上殿,只能我来代劳了”。

这个回答引发了满殿大臣的哄堂大笑,连秦王都被逗乐了,他故意恶狠狠地吓唬道:“胡说,男子怎么可能生育呢?”然而,甘罗等的就是这句话,秦王说完后他立马回禀:“大王所言极是,既然男子无法产子,那公鸡又怎么可能下蛋呢?”

这个回答让秦昭襄王一怔,他立刻意识到甘罗是在变着法地劝诫自己,想到自己提出的荒诞要求,不禁感到有些好气又好笑。

不过说出这些话是年幼的甘罗,堂堂君王总不能和小孩子计较。于是,秦昭襄王立刻收回了之前的命令,还开口褒奖了甘罗。

就这样,甘罗的神童之名有了来自秦王的加持,愈发变得火热,很快便名传天下,获得众人称颂。

甘罗

屡立奇功、官拜上卿

正是因为甘罗早早获得了“神童”之名,所以在甘茂被逐出朝堂后,他并没有因此受到牵连。反而收获了吕不韦的认可,被后者引为少庶子,即战国时期的心腹家臣。

在吕不韦的麾下,甘罗彻底展现了他出众的才华和强大的能力。他帮助主君解决了很多难题,以至于在12岁的年纪就被拜为上卿,权力不输给后世的丞相。

而甘罗之所以能在如此年纪就登临高位,是因为他帮助吕不韦解决了两个大难题,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前247年,吕不韦已经把朝政大权彻底掌握在手中,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毕竟是靠“投机献女”才上位的,因此朝臣多有不服,吕不韦对此也心知肚明,一直想建功立业。

吕不韦

在和家臣们商议之后,吕不韦把目光投向了赵国在河间的领土,若能把它收入囊中,将建立不世功勋。

为此,吕不韦派出了蔡泽出使燕国,准备联合后者图谋河间之地。

在经过三年的努力后,蔡泽终于说服了燕国,后者愿意派出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一起攻打赵国。为了更好地配合这项军事行动,吕不韦属意名将张唐去燕国做丞相。

然而吕不韦的命令下达后,张唐却多次推脱,不愿动身。就在吕布为愁眉不展之际,甘罗站出来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

而甘罗采取的计策虽然简单却很有效,他在面见张唐的时候,故意提到了武安君白起被应侯范雎诛杀的旧闻。然后优哉游哉地问道:“张将军觉得,您能比得过白起吗?而政敌颇多的应侯范雎又是否比得过如今执掌朝堂的吕相爷?”

吕不韦

甘罗说完之后,张唐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二话不说就开始收拾行李,很快便拜别家人,踏上了去燕国的漫漫长路。而甘罗并没有就此收手,他劝服张唐后,迅速跟吕不韦进言,表示自己愿意出使赵国,为张唐疏通关节。

吕不韦自然不希望张唐被赵国擒拿,当下就同意了甘罗的请求。甘罗去到赵国之后,第一时间便把燕太子丹要来秦国做人质的事情告诉了赵悼襄王。

后者闻之色变,随后甘罗又暗示赵王直接将河间之地献给秦国,这样就可以破坏秦燕联盟,然后从燕国渔利。赵悼襄王被甘罗说动,竟然真的献上了河间的五座城池。

而他之后也确实在秦国的帮助下成功击败燕国,获得了上谷之地,还把其中的11座城邑割让给秦国。

就这样,甘罗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河间之地,将赵燕两国玩弄于鼓掌之间。他功成回国后,很快便以12岁之龄获得上卿之位。

甘罗

甘罗为何销声匿迹

古人曾言“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一点在甘罗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早早就建立了神童之名,12岁官拜上卿,但很快就销声匿迹,史书中再不见任何记载。

后世史学家认为以甘罗之前的表现来看,他彻底“泯然众人矣”的可能性不大,销声匿迹的最大可能应该还是天妒英才,早早去世。

因为没有足够的史料提供证据,所以后世对甘罗之死有多种多样的猜测,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两种。

甘罗墓

一种认为这位天才少年是因病去世的,毕竟甘罗从小身体就不太好,在拜为上卿之后,繁重的公务击垮了他的身体,很快就重病而亡。

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甘罗其实是成也吕不韦,败也吕不韦。

他能够在12岁的年龄获得上卿这样的高位,肯定仰赖于他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背后也少不了吕不韦的鼎力支持。

然而,甘罗拜为上卿后不久,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就产生了亲政夺权的想法。而拦在他面前最大的敌人就是权倾朝野的丞相吕不韦,而甘罗作为吕不韦的心腹家臣,自然是要被重点铲除的。

甘罗古柏

结论

如此看来,甘罗不愧是古代神童的代表,他在小小年纪就能镇定自若地与秦王奏对,轻松化解了祖父遇到的难题,足见其胆魄与智慧。

之后的“说张赴燕”和“出使赵国”更是尽显一代名臣的风范,难怪在12岁就被拜为上卿,拥有了丞相之权。

可惜甘罗实在与吕不韦牵扯太深,成为了秦始皇亲政路上的绊脚石,最终英年早逝,彻底隐没在历史的尘烟中。


参考资料

《战国策·卷七·秦策五》——刘向

《商人相国:吕不韦传》——林剑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丞相   家臣   公鸡   秦国   河间   秦王   谗言   民间故事   神童   祖父   后世   小事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