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散布于人口迁徙

我们中国人十分重视自己的姓氏,如果没有非常特殊的原因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考察今天姓氏的分布地域。就可以发现人口少的姓往往居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可能只聚居于同一个村庄。但人口多的姓却遍布五湖四海,甚至国外。

早期同一姓氏因为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聚族而居,分布范围有限。所以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地,现在大姓人口扩展到全国各地,主要是迁移的结果。

人口迁移的方式很多。对不同姓氏的影响也不同,下面举例分析:

1 分封产生的迁徙

华夏诸城发祥与中原,中原地区大体上即今天的河南、山西南部、陕西东部、山东西部、河北西南、安徽西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特有的姓氏也集中在这一区域内,如夏、商、周三代的实行分封制,国君将本族子弟和有功大臣分封到各地,他们的姓氏也虽然分布到各地。例如,周王姓姬,被分封到各地的周王室成员就将姬姓带到各地。又如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被分封于齐国,(今山东东部)姜姓也从今陕西扩大到山东。另外不少姓的起源都是某国的国名,后来演变成后裔子孙的姓氏。这个前文已有表述。

西汉初称曾大封同姓王和异姓,异姓王存在的时间很短,除个别外都不得善终,同姓王却子孙生繁衍,绵延数代。如刘备是中山王后裔,虽然家境早已没落,但还是住在离中山不远的涿郡,(今河北涿州)。而刘姓王氏的起源地源自高祖刘邦的沛县(今江苏沛县)。

2 强制性迁徙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加强特定地区的经济实力,或者为了打击敌国,削弱或消灭反抗势力,历来统治者都曾实施强制性的迁移,用行政或军事手段,将某些地方的人口迁入指定地区,也包括了被贬斥的官员、俘虏、罪犯流放安置到边远地区。

如,北孝文帝将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徒至河南洛阳。明朝初年,建都北京后,为恢复华北的经济,明政府曾多次令人们从山西移民华北,这一迁徙运动的出发点和集合点就是山西洪洞县。现今许多山东、河北,包括东北的人,都记得这些遥远的民谣:要问家乡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槐树下面老鸹窝。又如清朝年间,发生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清初,四川受战乱影响,人口稀少,i清政府为了鼓励发展生产,采取强制性迁移政策,大批移民从湖广等地涌入四川,今天四川和重庆的大部分人口是当初移民的后代,他们的姓氏大多可以追溯到湖北、湖南。

3 因战乱引起的迁徙。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南迁,都是因战乱引起的。

第1次是由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父子掀起的“永嘉之乱”,这次战乱发生在西晋末永嘉年间,从公元四世纪初一直延续了100多年。后来,由于东晋在建康(今南京)重建,北方的上层人物和世家大族大多也跟着渡江南迁。

第2次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的南迁,安禄山在幽州(今北京)发动叛乱后先后占据唐朝的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四海南奔似永嘉”,北方又出现南迁大潮。

第3次是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的南迁,由于金兵深入中原,来自开封等地的上层移民跟着南宋王朝定居于杭州,在当地形成一种以北方口音为主、带儿化的新方言。

4 生存性的迁徙

这类迁移自古以来就在进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成语就影响你描述了他们为了生存而迁入荒山丛林中开垦定居的艰辛。近代东北人大多是“闯关东”的产物,是1860年清政府开放东北封禁地后有山东等地近入。内蒙古的汉人主要也是实行“放垦”后由山西等地以“走西口”迁入,他们的姓氏当然也与迁出地相同。

5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姓氏的汉化。

由于中原长期处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地位。对周边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少数民族的内迁一直在进行。为了表示不忘祖本,他们有的以故乡的谐音为姓,如来自中亚费尔盖纳盆地一带的“邵武九姓”,就根据汉译康国、安国、米国、曹国等改姓康、安、米、曹。又如匈奴的一支自称是曾与刘邦“结为兄弟”的矛冒顿年于之后,因此改姓刘。更多的则是将原来多音节的姓简化单音节的姓,或双音节的复姓。如北魏孝文帝将解卑达奚改为奚,“候英陈”改为“陈”,“独孤浑”改为“杜”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湖广   沛县   永嘉   人口   中原   山西   山东   战乱   姓氏   移民   形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