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与和的宏大史诗,唐与吐蕃的爱恨情仇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封建历史上的鼎盛王朝,开启了闻名世界的大唐盛世。同时作为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唐朝也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少数民族所建立政权有交流与摩擦。

在这些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当中,吐蕃当属那个时期最强大的政权之一。大唐与吐蕃的关系,有短时间内的和平。但是唐蕃之间的战争,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一、大唐与西域,民族联系密切

自从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来,大唐的社会发展越来越繁荣,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大。因此,拥有雄心壮志的大唐统治者便准备继续扩大大唐的疆域。

此时唐朝周围有着诸多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主要有突厥、回纥、吐蕃、吐谷浑东北的契丹等。

因为历史原因,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数自建立起便与唐朝有着往来,既包括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包括激烈的军事战争。在这些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里,吐蕃可以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在通过战争不断地扩大大唐的统治版图,相继地征服了包括土谷浑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

那个时期的唐朝国力强盛,且皇帝英明睿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诸等小国只能俯首称臣,并奉李世民为“天可汗”。

两个军事势力强大的国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发展壮大自己。并且按照这个趋势,他们必定会在历史的道路上相遇。

根据宋朝司马光所著史书《资治通鉴》所记载,早在贞观八年**干布便派遣过遣唐使去往长安,此程携带了大量贡品,目的是为与唐朝和亲。

因之前吐蕃“未尝通中原”,所以唐朝统治者对这个青藏高原上的国家了解知之甚少。因此唐太宗并未同意请婚,而是派遣使者前去吐蕃探查情况。

唐朝使者到了吐蕃后受到**干布的热情招待。**干布明言听闻大唐已与突厥、土谷浑许配公主,其亦有此意。四年后**干布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大唐求亲,这一次唐太宗的态度并非含糊不清,而是直截了当的拒绝了吐蕃的又一次要求。

到后来**公主进藏之时,给吐蕃带来了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地区特有的物品,随着**公主来的还有数百位工匠。这些工匠到达拉萨之后建立了一座宫殿供**公主与**干布居住。这座宫殿,就是如今的“布达拉宫”。

这次和亲在大唐与吐蕃的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却也从此拉开了大唐与吐蕃后续很长时间内战争的序幕。

待到吐蕃杰出的首领的**干布与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促进和亲的主要人物去世之后,唐朝与吐蕃的和平局面开始被打破,逐渐出现摩擦,最终导致出现不可逆转的战争。

二、不断摩擦,战争才是主流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开启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在这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民富兵强。吐蕃地处青藏高原,是一个由藏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

公元七世纪时,吐蕃最杰出的赞普——**干布通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基本一统青藏高原地区,扩大了之前的统治区域,建立了军事实力庞大的吐蕃帝国。

统一青藏高原后,**干布除了颁布法律政策来管理国内事务,也在想方设法与周围政权进行交流。

作为青藏高原上绝对的王者,**干布之前接连两次求婚遭拒,想必内心也定是怒火冲天。于是在同年先出兵拿下土谷浑,后攻下党项等少数民族。随后屯兵于松州,想要用战争来胁迫唐朝统治者和亲。

大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岂是那等闲之辈,其断然拒绝了吐蕃的第三次求婚,也开始了大唐与吐蕃之间的第一次战争。

吐蕃最先发起进攻,却被唐朝军队大败而归。由此一战,吐蕃的**干布了解了唐朝军事力量的强大,也彻底明白了凭吐蕃的军队根本无法与大唐对抗。

于是在战斗过后,**干布主动派遣使者前来谢罪,并且再次请婚,以此来尽力修补与唐朝的关系。

经此一战,大唐虽然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但是在战斗中也感受到了吐蕃这个高原国家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唐朝实力虽然在其之上,但是也要重视这个邻近国家。现在不应与其发生战争,而是以后寻找机会从长计议。

基于此战略目的,唐太宗最终把**公主许配给了吐蕃首领**干布。**公主入藏为吐蕃带去了唐朝先进的从生产技术与先进思想,大大提高了吐蕃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一时期,**干布也不断派遣使者进中原学习交流,大唐与吐蕃进入了一段非常和平的时期

后来吐蕃为了扩大本朝的领土开始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不久后吐谷浑可汗曷钵与和亲的弘化公主被迫开始逃亡。朝廷收到土谷浑的求援后开始整顿队伍,准备出兵支援吐谷浑,并派遣使者对吐蕃进行强烈的谴责。

后野心勃勃的吐蕃开始进攻西域,一连攻下西域十八州,使朝廷大为震怒。于是派遣当朝名将薛仁贵与郭待封前去讨伐吐蕃,但是却被吐蕃的大将军钦陵击败于大非川。

关于本次战役为何失败,《资治通鉴》中解释道是因为郭待封的傲慢自大,拒绝听取主将薛仁贵的策略,以至于将大好的局面扭转,最后吞下败果。

此役为大唐面对吐蕃的第一次失败,大唐军队损失惨重。这次战斗的战争规模、人数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松州大战。

大非川之战后,在与吐蕃之后的战争当中唐朝渐现颓势,继续多次败给吐蕃军队。由此导致吐蕃的继续肆无忌惮的扩张

直至后来吐蕃国家内部发生政权争斗,包括唐朝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唐与吐蕃关系才有所缓和。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下嫁吐蕃,但联姻并没有换来长久的和平,双方关系虽有所缓和,却依然摩擦不断。

之后在唐玄宗时期吐蕃假意会盟以此缓兵。不久却又亲手撕毁条约大举进犯。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唐朝定容不下此等小人之举,于是派遣薛讷出兵反击,终在洮水大败敌军,这就是唐蕃交战史上著名的“洮河会战”。

三、和平与战争,皆是双方交流

虽说大唐与吐蕃因为**公主与**干布有过一段和平相处的蜜月期。但是对于两个雄心壮志、军事势力强大的国家来说,扩大自己的疆域版图才是首要任务,所以战争与摩擦才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主旋律。

吐蕃和大唐和亲,表面上看来是仰慕大唐,来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往深层次考虑,这也只是吐蕃帝国的一个手段而已。

彼时的大唐兵强马壮,又接连拿下西域各国,军事实力何等强大。吐蕃帝国亦想扩张版图,但心之眼前的大唐帝国地位不可撼动,于是便想求婚来作为缓兵之计。

**干布一共派遣唐使进行三次求婚皆被拒绝。直到后来**公主进藏才让这位青藏高原的统治者圆梦。这个时期两国正式进入蜜月期,相互进行多次的友好往来。

**公主不仅身份高贵,而且天资聪慧,贵为一国公主定是熟于闺中技艺。入藏之后,**公主就与随行的侍女们一起教当地百姓纺织、刺绣等女工。

除了女工外,**公主也带来了当时唐朝先进的建筑、医药、种植等技术,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吐蕃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

对于这位高贵且聪慧的公主妻子,**干布可谓对其很是宠幸。不仅听从她的建议废除了一些不好的封建习俗,还为她建立了布达拉宫。

**干布也在一直加强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往来,派遣吐蕃的人民去唐朝学习与交流。

此番友好和平之象并未持续多久。等和亲时期双方的最高统治者相继过世之后,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又开始恶化,持续发生摩擦与战争。待到后来吐蕃内乱,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国便不复存在。

结语

纵观唐蕃战争史,双方交战时间长达近二百年。双方进行多次战斗,互有输赢。虽然战争是那个时期的主旋律,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美好的一面

**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以及**干布派遣遣唐使来唐进行交流,虽统治者想要扩张版图,但对于双方人民来说,和平发展才是民心所向。唐蕃最终的和盟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也反映了人民内心对于和平的美好向往。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新唐书》

《旧唐书》

《册府元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吐蕃   松赞干布   青藏高原   大唐   史诗   唐朝   少数民族   政权   宏大   时期   公主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