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牙印,黑不溜秋:古代银子中用不中看,掉地上也可能认不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引言

古代时期,阶级分明。士农工商的顺序,已说明地位高低。此外,为官从政也是最为赚钱的,当时的官员和士绅可谓富可敌国。

正如《儒林外传》所说: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雪花银真正学名为银锭,曾一度是广为流通的货币,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寻常民众,都用它进行贸易交流。

影视作品中的影子,通常散发莹白光泽。然而,实际的银子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真正的银子遍布牙印,黑不溜秋,就算掉地上你可能都认不出。

一、白银国放黄金色,宫锦袍添紫绮裘

真正的雪花银,并不光鲜亮丽,也不光滑平整。反之,颜色黑不溜秋的,其实应该算作“包浆”。

其实,即便银子长时间放置,也会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接触,比如一氧化氮、硫化氢等物质,会与银子发生进一步化学反应,导致银子表面发黑。

造假币并非现代才有,古代也有造假币的家伙。常用手段为,在银两中掺杂其他金属,比如锡、铁等价值更低的金属。

一般来说,有经验的掌柜只需用手掂量掂量,便能知道这块银锭是真是假。

不过大多数人的鉴别方式是用牙咬,由于银硬度偏小,很容易被留下牙印。所以,这就是银子表面遍布牙龈,像月球般坑坑洼洼的原因。

正如前面所说,古人通常喜欢咬银子,银子上面还有口水,那么发黑的速度就更加迅速。

而且,为了方便交易,银子通常会被切成很多小碎块。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真有一块古代银子掉在地上,你是根本认不出来的,反而只觉得它是块满是牙印、黑不溜秋的小石头块。

那么碎银又是怎么而成的?一般来说,古人用工具,或者找专门的人,将一锭银子剪碎、弄碎,变成“碎银子”。

所以掌柜们通常习惯随身携带小秤,用这个小秤来称碎银子。不过剪来剪去,加上银子有所磨损,要是真有一两粒不小心掉地上,你还真看不清。

至于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银锭,往往只有在朝贡贡银时才会处理成那样。为了美观,银子通常会被打磨成光鲜亮丽,闪闪发光的元宝状。

平常在市场中流通的还是遍布牙印、黑不溜秋的小块。不过,你可别小瞧有牙坑的银子,尽管它已经不美观,但是却又更高的收藏价值,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二、矿产攻炉冶,炼尽三山银

古代银矿冶炼技术,已有丰厚悠久的历史,在《天工开物》中有明确记载。

目前,根据考古队发掘出的银矿遗址,不难发现,古代银矿业自唐朝以来,技术就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并且随着时间发展,不断进步、成熟。

直至宋代时期,已经有大规模开采冶炼,明代时期更是直接达到鼎盛。

古人识别银矿,主要依靠日积月累的经验来判断,对漏出地表的矿脉进行识别,这正是古人留下的独到智慧。

不过,在宋朝大规模开采银矿后,仅靠积累的经验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人们不仅需要识别出银矿,还需识别出质量优、纯度高的银矿,以便提高冶炼的效率。

因此,除了以经验判断之外,也会采取相应辅助手段。《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凿取烹试”,便是通过辅助手段,进一步识别银矿。

识别银矿后,还需进行采矿。大规模开采时期,一般采取烧爆法:使用火烧的手段,将矿脉进行焚烧,令矿脉变得酥软,这样也便于后期开采。

由此可见,在机械不发达的古代,使用火烧工艺,无疑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

识矿、采矿后,便可进行选矿。由于开采的原矿多为碎石,需要经过层层筛选,才能得到矿量多、纯度高的矿肉。经过大致的粗选、扫选、和精选等三个流程,便可以得到最后的矿肉。

可见,在提炼银子之前,古人在找矿、采矿、选矿等方面已有完整成熟的流程。

精选矿肉时,矿肉已被磨碎成粉末。所以,矿石的第一个去处是碓坊,即通过石碓将矿石破碎,得到粉矿。再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得到冶炼的矿肉,实际已成粉末。

粉末状的矿肉,需加上米糊等粘合剂,最后制成如拳头般的团状物,亦或是柱状物。无论是什么形状,尺寸都不会过大,主要为进一步烧结准备。在《云麓漫钞》中,对于上述技艺,古人也有详细记载。

其实古人已经具备一定化学知识,冶炼过程正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古人在取出窖团之后,会将其放在蛤蟆炉内,也就是所谓的分金炉,这种炉专门用以炼银。

而后,在炉中加入一定量的铅,经过几次提纯之后,便可得到一块铅银合金,其中的铅正相当于还原剂。

“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

而后使用炉灰,将铅银合金放入其中,进行氧化反应。在此过程中,银块火花四溅,铅与炉灰发生反应之后,便可得到一块纯净的银,不过此时的银还是生银,还没有被加工制成银锭。

三、钱币迭代永更新,博大精深促流传

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国之一,古代中国除了使用银子外,还拥有变化无穷、形式多样的古币。

中国古代钱币,最早萌生于夏朝,起源于殷商时期,东周时期取得进一步发展,秦朝时期得到统一,其间的漫长发展,历经了整整四千多年。

中国古代货币大都以“天方地圆”为原则,呈现方孔圆形状,材质以铜为主。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从贝币到“半两”到“五株”到“通宝”的漫长历程,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货币文化。

中国货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经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是东方货币文化的代表,与世界货币文化交相辉映。

夏朝时期,我国最早的货币诞生——贝币。根据出土文物考究,当时住在海边的人们,已经产生审美意识,觉得海边的贝壳特别美观,极具观赏价值,于是便收藏起来当装饰物。

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原始的“以物易物”,已经不能满足交换,所以亟需具有一般等价物性质的物品——货币。

由此海币被推向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我国的第一枚货币。发展至商朝后期,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思想也得到空前发展,想到用石头作为贝币。

至此,终于诞生以石头而制的贝币,后来逐渐发展为使用骨头、陶瓷等材料制作贝币。

李亚农曾言:“去做生意的商人,不仅脖子上戴着贝串项链,而且还随身携带贝币。”

由此得知,海贝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品,还能作为市场交易所用的货币。

周朝时期,原始金属铸币诞生。由于铜金属在古人心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铜钱依然为货币流通的主流。

西周时期,这种金属货币被熔铸成条状物,被切割成相同大小,通过称重和鉴定成色来定价,在商品交换中发挥支付、流通职能,但是并不像人民币一样拥有面额价值。

这种货币后来也成为中国普遍使用的“称量货币”,后来其金属原料以金、银为主。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货币终于得到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废除各国的旧币,统一为方孔圆形钱,以此作为流通于全国的货币。从此,中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态就定下来了,一直从秦朝沿用到清朝时期。

宋朝时期,铸币业高度发达。在沿袭前朝的基础之上,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前朝,是王莽钱之后的又一巅峰。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以铁钱为主。北宋以后,才开始流行年号钱,新钱随着年号更新而不断发展。

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此后,其他纸币也陆续出现,比如会子和关子,并且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类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元朝时期,纸币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这个时期,铜钱的地位有所削减,并且白银流通量占据更大比例。由于元朝统治者信奉佛教,所以专门铸造了一些小型的供养钱、庙宇钱,专门用来供佛、供寺。

明朝时期,“钞”作为纸币被大量推行。明朝初期,只用钞而不用钱,后来才改为钱钞并用。大交易多用银,小交易多用钞。并且明朝之发明了一种纸币——大明宝钞。

清朝时期,白银呗大量推行。清朝初期,沿袭前朝传统,使用模具制钱。而后,受西学东渐影响,开始学习西方技术,用机器造钱。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进攻南京后,洪秀全当“土皇帝”,亦下令铸铜钱,其铜钱受天主教影响,被称为“圣宝”。

结语

我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货币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传承之中,中国钱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对于当时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儒林外传》

《史记》

《天工开物》

《云麓漫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天工   银子   银矿   古代   银锭   纸币   中看   中用   中国古代   古人   货币   地上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