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位继承的那些“糟心事”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皇帝的法定接班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

当然,也有个别例外的。比如宋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金朝政权,就有多个太子同时存在的惯例。在他们看来,“太子”这个头衔比较金贵,所以皇帝的那些有实力的儿子都可以叫太子,只需要排个名次就行,所以就有了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

历史上,金朝数不胜数的太子里面,最有名的是跟南宋斗了大半辈子的“四太子”金兀朮(准确的叫法是完颜兀朮或者完颜宗弼)。当然,太子再多,最终继承皇位的也只能有一个。

那到底该由谁继承呢?

按照华夏帝王家的规矩,如无特殊情况,皇位的继承就应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包括两条核心原则:

第一,皇后生了儿子(一个或几个),就让这个儿子(最年长的)当皇帝接班人;

第二,皇后没生儿子,就从妃子生的儿子(庶子)中选出年纪最大的当接班人。

简单点说,就是“有嫡立嫡,嫡在长先”。

为什么首选嫡子呢?这跟古代封建社会的家庭婚嫁习俗有关。

在中国古代,有点地位的男人都可以娶好几个老婆。一般来说,妻(大老婆)的门第出身与夫家的门第是同一个水平,而妾(其余小老婆)往往出身于比夫家低贱的家族。

皇帝娶老婆基本上也是这个原则。皇后(皇帝的大老婆)一般都出身于上层社会王侯将相的家族,她娘家人(外戚)很有势力,皇帝一般都会给她们家面子。所以不管夫妻俩的感情是好是坏,皇帝皇后起码会在公开场相互给足颜面,表现出相敬相爱的样子。

既然皇后的地位、背景和面子这么大,那么她生的儿子当然也就享有皇位继承的优先权了。正所谓:娘家人一旦牛了,媳妇本人和她的孩子自然也会受到重视。

举个例子来说,当年唐高宗迷恋武则天(那时候还是贵妃),因此打算废掉现任的王皇后,把武贵妃扶上皇后宝座。结果一大群人站出来反对。为啥呢?

因为王皇后她娘家和老李他们家都是关陇贵族出身,是一起打天下、坐天下的核心利益同盟,王皇后就是关陇贵族集团分享李家皇权的“VIP身份卡”,大家当然支持王皇后。

相比之下,武媚娘她爹只不过是山西的一个木材商人,尽管当年大力支持高祖李渊的造反事业,但他毕竟是个“卑贱”的商人(古代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跟人家王皇后的祖上相比(关陇地主官宦),他老武家就是“弟中弟”、“屑中屑”。所以在朝堂之上,除了“色迷心窍”的皇帝本人,几乎没人站出来给武媚娘撑腰。

面对一大帮贵族臣子排山倒海般的反对武媚娘当皇后的意见,唐高宗的压力必然山大。

这些“反对派”贵族大臣们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让自己家的女儿给皇帝生太子,将来这个外孙太子当了皇帝,咱娘家人的地位岂不是更高贵、更稳固?

这就是皇位继承的第一条核心原则——有嫡立嫡

第二条核心原则是无嫡立长。具体来说,就是在庶子(妃子生的儿子)中按出生年月排序,谁先出生,谁就有继承皇位的优先权。而妃子们的身份贵贱和受宠程度不得影响排序。

举个例子,宋徽宗的即位过程就充分遵循了这一原则。

话说当年宋神宗的正牌皇后——向皇后一直没有生出儿子。所以等到神宗归天以后,按照无嫡立长的原则,由宋哲宗即位。

可惜,哲宗比他爹还短命,而且一个儿子也没有。于是等哲宗死后,继承人只能从他的兄弟,也就是神宗的其他儿子里选。

而神宗的儿子之中,当时还健在且年领最大的就是申王赵佖,可是这位王爷眼睛有问题,属于残疾人,当了皇帝实在太丢老赵家的人。所以就只能找排在赵佖后面的接班人,于是就排到端王赵佶

当时,身为皇太后的向太后主张按长幼之序立端王赵佶为皇位,这按照礼法和颜面都无可厚非(申王赵佖虽然年龄更长,但毕竟残疾)。可当时的宰相章惇却主张立简王赵似为帝(赵似比赵佶年龄小),理由是简王是已故哲宗的同母弟,所以比端王赵佶高贵。

但向太后听了这个建议立刻就火了:一个个都是神宗的庶子,还分什么高贵不高贵?按长幼顺序,就应当立端王。千年的规矩,为啥不遵守?

就这样,端王赵佶成了宋徽宗。

再后来,到了明朝,无嫡立长原则也被很好地遵循。

话说当年万历皇帝就一直没有嫡子,他的长子朱常洛是宫女王氏所生。万历也就临幸过王氏,让她怀孕升了朱常洛,但万历对王氏基本毫无感情,对亲儿子朱常洛也没有展示过父爱。万历最心爱的,是郑贵妃和她所生的福王朱常洵

按礼法,朱常洛应该立为太子,满朝文武基本上都认同,万历的生母

皇太后也认为应该立朱常洛为太子,大家都劝皇帝赶紧把长子朱常洛的太子册封仪式办了,可是万历却想立朱常洵为太子,结果就一直拖着,迟迟不册立太子。

后来皇太后觉得不是个事,就催促万历尽快把朱常洛立为太子。可万历却十分不情愿,还当场嘀咕:他(朱常洛)就是个宫女生的。

结果此言一出,皇太后大发雷霆,当场开骂:“你娘我当年也是个宫女,你这熊孩子当年也是宫女生的!”万历立马跪倒,惊得连连认错。

尽管如此,万历还是舍不得“妥协”,依然跟群臣斗智斗勇,明里暗里地较劲儿。双方拉锯十五年,到最后,皇帝的倔强还是拗不过礼法规矩,不受万历待见的朱常洛最终被册立为太子。

无论立嫡,亦或立长,秉承的都是“先来后到”的原则,也就是,谁能第一个从皇后肚子里降生,或者比别的兄弟先到,谁就具有皇位继承的优先权。

一般来讲,只要嫡长子不残疾,也没有精神问题,哪怕有兄弟比他更聪明、更能干,也不能动摇他的继承地位。

这是一种看似简单粗暴,却又合情合理的皇位继承原则。

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是中庸和谐,反对恶性暴力竞争,鼓励按规矩办事。《史记》里就有两个故事印证了这一传统。

一个是伯夷、叔齐的故事。这两位都是孤竹君(大贵族)的儿子。

当年老父亲孤竹君比较喜欢小一点的叔齐,想让叔齐继承爵位。等老父亲撒手人寰以后,叔齐却主动把爵位让给哥哥伯夷。伯夷推辞道:“咱爹都说好给你了,咱得听爹的话。”可叔齐却反驳:“那不行!你是哥哥,按礼法得你继承爵位!”

两个人相互客气,让来让去。结果叔齐干脆来了个“狠招”,直接离家出走。伯夷一看,也“不甘示弱”,随后也离家出走。

没办法,后来家臣幕僚们几经商议,挑选了一个辈分适中的儿子继承了爵位。

这故事是不是很神奇?

还有一个,讲的是吴国(春秋时期)的开创者太伯

太伯是周太王的长子,他还有个弟弟叫季历。季历德行兼备,聪明能干。季历的儿子名叫姬昌,也是个人才。周太王比较喜爱季历和姬昌这对父子,所以打算先传位给季历,进而在将来传给姬昌。

为了让父亲周太王放心地传位给季历父子,长子太伯和另一个弟弟仲雍干脆跑到了南方荆蛮之地,以逃避传位之争。后来为了避免有人劝他们回去,兄弟俩干脆“入乡随俗”,学着南方蛮族人披头散发、光膀子纹身,让家里人对他们彻底失去信心。

所幸,结局两全其美,季历之子姬昌就成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周文王,而太伯则在蛮夷之地开创了吴国基业。

这故事是不是也挺新奇?

不难发现,这一类兄友弟恭的谦让故事主要发生在封建帝制创立以前的时代,且都缺少文字记录,大都只是口头传说。

秦朝开创帝制以来,特别是文字资料充实繁盛了以后,帝王家的那种兄友弟恭的记录近乎绝迹,而骨肉相残的史实则数不胜数。

最出名的,恐怕就数唐初的玄武门之变了。

李世民为了争得皇位,毫不犹豫地对两位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下了杀手,后来还逼死了亲爹、太上皇李渊

这无论如何也是一场道德沦丧、男默女泪的人间惨剧。李世民手刃亲兄弟的做法肯定也跟儒家礼法道德完全背离。可他就是这么干了,当了皇帝以后还后世被颂扬了一千多年。

这种情况如何解释?支持李世民的古代文化人又是如何替这位皇帝“拨乱反正”的呢?

北宋权臣、文豪、道德专家司马光的看法比较主流。他在《资治通鉴》表达了对李世民做法的“同情”。他认为,唐朝的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建成一无是处,也就是出生得早而已,如果他当了皇帝,必然会出掉功高盖主的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后来先下手为强,干掉了太子李建成和其他威胁自己的兄弟,是情有可原的。

这是种解释显然背离了皇位继承的传统原则,更多的是在强调李世民的功劳。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如果以这套“绩效理论”来主导皇位继承事宜,那些有功劳、有势力的人抢夺皇位就是合理合法的,至少可以被原谅。那可就真成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局面了,恐怕华夏帝制两千年的历史也会乱成一锅粥吧。

而事实上,当今史学界通过勘察研究,基本上认定了李世民的亲爹李渊绝非等闲之辈,哥哥李建成也并非平庸无能。相反,李建成这个太子,虽然打仗能力比不上李世民,但理政能力和个人德行未必比李世民差。

要知道,后来太宗手下的名臣魏徵、王珪等,当年可都是李建成麾下的铁杆心腹。

不过,司马光对李世民的这种“同情”,被其学生范祖禹给“怼了”。这位范老师似乎比较“耿直正派”,对于玄武门之变,他的看法非常鲜明:李世民尽管是个好皇帝,但其杀兄逼父的行为依然是不忠不义的。

范老师认为,李建成和李元吉功劳虽然比不上李世民,但他们哥俩也没有什么大的罪过,李世民为一己之私,弑兄杀弟,完全是“悖天理,灭人伦”的可耻行为。范老师还强调,皇位继承就是应该按长幼顺序来,不能按论功行赏那一套搞(立子以长不以功)。

范祖禹的说法虽然不会改变历史事实,甚至可能被一些人所不屑,但按道德情理来说,他的说法遵循了普天之下人人共认的道德原则,还是有客观公正之处的。

当然,国际史学界还有更别具一格的观点,认为李家三兄弟的血腥内斗,其实是得到了老父亲李渊的暗中鼓励。而李渊之所以让儿子相互残杀,乃是其突厥文化基因在做崇(李唐祖先确实是北方突厥民族)。这倒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古代北方游牧系的少数民族对待皇位竞争的问题,的确和华夏传统不太一样。蒙古人最辉煌的时候,不就是为了争夺“大汗”而兄弟乱斗吗?包括后来的满清也是一样,入关以前也是亲兄弟为了夺位杀个不停。入关以后才开始学习中原汉法,为了国家稳定而设立太子。

不过,康熙皇帝后来又曾废掉太子,让阿哥们各显其能,明争暗斗(权谋多,见血少),直到他老人家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才以遗诏的形式把帝位传给老四雍正

但即便这样,民间仍有传说是老四故意曲解诏书内容,把本来打算传给十四阿哥的皇位夺了过去。导致雍正声誉长期受损,最后不得已而搞出个《大义觉迷录》来自证清白。

这怪谁呢?反正康熙本人是有一定责任的(尽管他的初衷是为了从皇子中选贤任能)。

后来,雍正又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生前不公开皇太子人选,而

是将传位诏书藏在“正大光明”匾后,等他死了再开拆,才知道到底谁是皇帝接班人。

这种做法,确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皇子们对继承人的群体攻击,减轻兄弟内斗。不过,并不能真正消除儿子们对权力的觊觎和贪恋。

帝王家向来如此,谁让皇帝的儿子总是这么多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皇位   神宗   糟心   礼法   长子   万历   太子   皇后   皇帝   儿子   原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