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资治通鉴》公元590年-大隋名臣杨素


公元590年 隋朝大一统

隋:开皇十年,首都长安(西安),隋文帝,杨坚,50岁。

1、杨素发迹

刚完成天下一统的隋文帝杨坚,因操之过急的在南陈旧地推行开皇新政,导致江南豪族叛乱。杨坚闻讯,立即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兵讨伐。


杨素

杨素出生于公元544年,自幼胸怀大志不拘小节。不仅好于钻研、精通写作,还对风角占卜之术也略通一二。杨素年轻时被大冢宰宇文护,招入麾下担任中外记室,后改任礼曹兼任大都督。可正当杨素以为自己的仕途将顺风顺水时,公元571年,杨素的父亲北周汾州刺史杨敷,在与北齐的战斗中,被兰陵王高长恭所俘,不久在邺城去世。接着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杀了读《酒诰》不戴头盔的宇文护,夺回权利。至此杨素在朝中能够倚靠的两个人,先后命丧黄泉。势单力孤的杨素,为了争取新的政治机会,便以其父守节陷齐,却没有获得朝廷赠谥为由,上书申诉,结果被宇文邕驳回。一来在南北朝时代,各政权间战争频繁,败军之将归降的事常有发生。而杨敷在北齐的具体情况,北周尚不清楚,因此不肯贸然给予褒奖。二来杨素曾在宇文护麾下任职,刚刚掌权的宇文邕,没有必要在此时,对一个不甚了解又无政治影响的臣子,施加如此的礼遇。但杨素不甘心就此放弃,又接二连三的上书,结果彻底惹恼了宇文邕,下令左右要将杨素处斩。临刑前,杨素愤愤说道:“臣侍奉无道天子,受死也是理所当然。”此言一出,果然吸引到了宇文邕的关注。认为杨素颇有骨气,不仅赦免了他的死罪,还拜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其父杨敷也获得忠壮的谥号。

杨素的发迹之路便由此开始。此后杨素一直跟随宇文宪,在征讨北齐、南陈的斗争中,屡建军功,加授开府,成安县公。直到公元580年,宇文赟死后,杨坚把持北周朝政。站队风向标杨素,敏锐地捕捉到时局变化,果断投入 杨坚门下,并积极出力平定三方之乱。隋朝立国后,杨素因封获封上柱国。

开皇四年,又拜为御史大夫。但没过几天,杨素在与性格彪悍的妻子郑氏争吵时,脱口而出:“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作皇后。”正在气头上的郑氏笑了,反手一个举报,杨素喜提无官一身轻。好在机会总是争取来的,没多久杨坚开始筹谋灭陈之战,杨素立刻上书陈述进兵方略,深得杨坚赞许。

于是顺利复出为信州总管,督造水师楼船。589年正月,灭陈之战拉开大幕,杨素所率领的西线部队,攻坚狼尾滩击败南陈水师,并在汉口与秦王杨俊会师,成功牵制陈军,使之无法救援建康。

南陈灭亡后,杨素进爵为魏国公,出任内史令。

紧接着便是这次奉命镇压江南叛乱。杨素不仅文化程度高,军事才能也很突出。

2、杨素讨平江南民变

杨素在渡长江南下前,命麦铁杖(麦,姓)头顶芦苇,在夜晚游泳过江,前去南岸侦察,回来报告后,再度前往,被变民军俘虏。

变民军派三十人看守,麦铁杖盗取看守佩刀,突袭,把守卫几乎杀光,割掉他们的鼻子,揣到怀里逃回。杨素对他的能力及胆量大为惊奇,奏报中央,授麦铁杖仪同三司。

杨素率强大舰队,自杨子津(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渡口)渡江,在京口(江苏省镇江市)攻击变民首领朱莫问,大破朱莫问军。进击晋陵(江苏省常州市)变民首领顾世兴、无锡变民首领叶略,完全平定。在苏州称帝的沈玄战败,逃走,杨素追击,生擒沈玄。越州(浙江省绍兴市)称帝的高智慧,据守钱塘江东岸,兴建军营,周围一百余里,船舰布满江面;杨素发动攻击,副作战司令来护兒建议杨素说:“东吴(太湖流域及钱塘江流域)人民轻快敏捷,船是最锋利的武器。盗贼抱着必死决心,很难跟他们一较长短,我们最好严阵以待,不要交战。然后交给我数千人特种部队,暗中渡江(钱塘江),击破他们的军营,使敌人退没有地方退,进又找不到目标攻击,这是韩信击败赵王国的计谋。”杨素接受。来护兒率领轻便小艇数百艘,渡钱塘江登岸,击破变民军营,乘势纵火,浓烟烈焰,上冲霄汉。变民军看到火势,大为恐惧,杨素用主力奋勇攻击,大破变民军,变民集团完全崩溃。称帝的高智慧逃奔东海,杨素追击到海湾(不知何地),召唤机要秘书(行军记室)封德彝讨论军务,仓促中封德彝失足落水,大家竭力抢救,才总算没有淹死;然后换穿衣服,晋见杨素,竟不谈掉到水里的事。后来,杨素才知道,问他为什么不说,封德彝说:“这是私人的事,所以没有报告。”杨素大感奇异。另一称帝的汪文进,任命司令官蔡道人当最高监察长,镇守乐安。杨素进攻,全部扫平。

杨素派作战官(总管)史万岁(史万岁随从出征突厥,参考五八三年五月)率军队二千人,从婺州出发,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攻破无法计数的变民军据守的沿溪流的山洞,经过七百余次会战,一面战斗,一面前进,辗转一千余里,信息完全断绝,长达一百天之久,无论远近,都认为史万岁早已全军覆没。史万岁把战报放到竹筒之中,投到水里,任它漂泊,有在岸边汲水的人,

杨素继续进攻,在温州(浙江省温州市)击破变民军首领沈孝彻,徒步逼近天台(浙江省天台县),直指临海(浙江省临海市),追逐、攻击、搜捕,前后会战一百余次,称帝的高智慧南下逃往闽越(福建省)。隋帝杨坚因杨素出征在外的时间太久,下诏命杨素乘政府驿马车返回中央朝见。杨素认为残余的变民军还没有完全消灭,将来可能后患无穷。于是,在朝见后,请求完成扫荡工作,杨坚同意,杨素遂再乘政府驿马车返回前方会稽(吴州•浙江省绍兴市)。泉州变民首领王国庆认为台湾海峡浪大风急,艰难危险,不是北方人熟悉的路径,所以没有戒备,想不到杨素从海上抵达。王国庆惊惶,放弃城池逃走,残余的党羽都逃到各地海岛,有的入山据守洞穴。杨素分别派出将领,水陆两路追击捕捉。又派密使游说王国庆,命他斩高智慧,用以赎罪。王国庆乃生擒高智慧,送交杨素,杨素遂在泉州斩高智慧,其他党羽全部投降,江南(长江以南)完全平定。

杨素班师,杨坚派左领军(十二禁军第七军)将军(从三品)独孤陀远到浚仪(汴州州政府所在县•河南省开封市)迎接慰劳。杨素回到京师,皇帝钦差的使节更天天去杨素家问候。任命杨素的儿子杨玄奖当仪同三司(勋官八级•正五品上),赏赐十分丰厚。独孤陀,是独孤信的儿子(独孤信是独孤皇后的老爹)。

杨素指挥大军作战,随机应变,谋略倍出,统御部队,军容严整。每次跟敌人会战之前,一定寻求人的过失,斩首立威,多的时候,能杀一百余人,少时也不下十几人,血流面前,而杨素视若无睹,谈笑风生。等到疆场决战,杨素先派出一两百人冲锋,如果能攻陷敌阵则罢,如果没有攻陷敌阵,战败而回,不管还剩下多少,一律斩首。然后再派两三百人作第二波攻击,凡战败而回的,依例全杀。将领士卒无不发抖,都抱定必死的决心,因此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杨素也被称为名将。当时,杨素地位很高,又受杨坚宠爱,所提出的建议,皇帝没有一件事拒绝,凡是追随杨素的人,即令是再小的功劳,定有奖赏。而其他将领,即令功劳再大,也多被文官挑剔谴责,不予承认。所以杨素虽然残忍,将士们也愿意跟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开皇   钱塘江   北周   北齐   江苏省   作战   浙江省   资治通鉴   首领   万岁   公元   宇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