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没人敢伪造圣旨?你看圣旨第一个字是啥,怎么造?

“在政治上,力量即权利。”

在古代,无数寒窗学子挤破脑袋想走进皇城,又有多少女子费尽心思争宠。虽说伴君如伴虎,但在权力和金钱面前,仍有不少人对危险视而不见,一心追求上位生活。

即便是皇权贵族,也会为了皇位之争搞得头破血流,往往最后一败涂地,全族性命堪忧。

皇权地位如此至高无上,那么代表皇权的圣旨会不会有人造假呢?

古代的科技并不发达,没有监控,没有指纹鉴别,更没有水印技术,可在这样一个落后的时代,却没有人敢冒着风险去造假圣旨,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当我们仔细观察一份真正的圣旨,就会发现从它的材质,图案,圣旨的第一个字等等,都有着独特的印记。

奉天承运的奉字

我们在观看古装剧时,会发现那些宣读圣旨的太监们,第一句话永远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个奉字,就是圣旨的防伪手段之一。当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份圣旨时,我们会发现圣旨上有许多绣制的图案,其中就有祥云,而所有圣旨的奉字永远都是在那第一朵祥云上。

每一份圣旨的祥云都是手工缝制,位置也大不相同,而这个奉字也不是毛笔写上去的,它是人工缝上去的。

因此,每一份圣旨的奉字位置都不相同,古代人想要造假,首先就要寻找能够缝制圣旨的能工巧匠。

可是这些能工巧匠们既然是可以缝制圣旨的人,必然会被皇室的人严格管控,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接触到的。

除了缝制技艺特殊之外,圣旨所选用的布料也是极为稀少和贵重的,不是达官显贵定是无法承担这笔费用。

这些达官显贵们放着好好的财富和地位不要,冒着全族被诛的风险去假冒一份圣旨,几乎是没有人愿意做这种傻事。

就连圣旨卷轴的材料也有品级区分,五品以上官员的卷轴都价值不菲,例如,玉石,犀牛角,金子等。

这些卷轴的制材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而古代人若想造假圣旨,光材料耗费上就是一大笔钱,同时还要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稍一不慎,便会全族丧命。

加上古代的制度森严,皇权至上,但古代交通不便,因而圣旨便代表着皇帝本人,有着极高的权力象征。

很少真的有人敢去想着伪造一份圣旨,皇权对他们的威慑力是很强大的,没有几人敢于挑战这种权威。

圣旨的颜色和层层审批

虽然我们在一些历史剧中会看到圣旨都是黄色的,但史实显示,真正的古代圣旨远不止黄色一种颜色。

往往黄色的圣旨都是给一些低品级的官员使用的,若是高品阶官员,圣旨的颜色就会依据品级和皇帝的信任度等,升级为三色,五色等。

圣旨上绣制的图案也会根据官员品级有所变化,祥云瑞鹤等图案都是给五品以上官员缝制的,若是低品级官员,便只剩黄色蚕丝的圣旨了。

这些圣旨也基本都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完成的。这类圣旨价值虽不及上品官员,但被赐予圣旨的官员也必须将圣旨妥善保存,毕竟是象征着皇权的圣旨。

若是让人发现圣旨没有被保存好,甚至丢失了,那便是大罪,皇帝若是轻罚还能留下一条命,但往往不是被打的半残,也是被发配凄苦的边境之地,若是皇帝重罚,便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所以圣旨都会被官员们找个秘密的地方藏起来,即便是有人为了伪造圣旨,想要偷窃回去参考,也几乎找不到什么机会。

在一些皇权被分散的朝代,一份圣旨的颁发,除了皇帝的信宝盖章之外,还会有下面层层部门的审核盖章,缺少一个部门,这份圣旨便是不作数的,并且一旦被发现这种不合规的圣旨,便会被下令严查。

他们想要造假,便要把这些部门连同皇帝信宝一起造假,难度非常大,风险级数也极高。

若是真有乱臣贼子耗费大量金钱准备这些材料,他也会惊动不少人来为他制造这份假圣旨,参与的人数越多便越容易暴露。

皇帝一旦知晓了造假圣旨的事,那此人必定会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圣旨制式的演变

圣旨从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出现,虽然刚开始圣旨的制式不够严格规范,但在皇权高度集中的秦朝,也没有几人敢在秦朝酷刑下顶风作案。

到了唐代,圣旨便需由中书省起草,经由门下省审核后才能颁布实行,不同种类事情的撰写格式都有严格规定。

唐代人想要伪造圣旨,还要先把不同圣旨的撰写格式学清楚,格式不对马上就会被发现圣旨造假。

元代圣旨更是用蒙古语撰写,而明代光皇帝印信就有24枚,伪造圣旨前还要先把印信都刻一遍。

清朝因满族汉族共同生活,圣旨则是用满文汉文共同撰写,二者合在一张圣旨上。

总而言之,不论在哪个朝代,古代人想要伪造圣旨都要经历重重困难,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不仅性命会丢掉,还会被世人嘲笑。

结语

圣旨在古代就是皇帝的象征,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地位,圣旨传达的话就是皇帝要说的话,因而谁要是真的能掌握伪造圣旨的秘诀,他这一生必然荣华富贵。

为了避免这种投巧行为,皇帝们为了提高圣旨的防伪手段也花了不少心思,不论从圣旨的材料,制式,编写方法,盖章印信等都花费了大量心思,大大提高了古人造假的难度和成本。

从圣旨的第一个奉字,用手工缝制就可以看出,皇帝们对圣旨的用心。

圣旨既然代表了皇帝,皇帝就要确保圣旨的权威性,若是真让人随随便便就能伪造,那么皇帝旨意的公信力便会下降,进而就会威胁到皇权。

如此热爱权力的皇帝们自然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因此即便真的有人成功伪造过圣旨,也会被处以极刑,来威慑众人,确保自己皇帝之位的稳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圣旨   祥云   古代   印信   品级   古代人   皇权   官员   皇帝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