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单于向西汉吕后求婚,是典型的欺人太甚

公元前201年,年近55岁的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追击匈奴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

也是天公不作美,眼看着胜利在望,可巧漫天降起了鹅毛大雪,加之寒风刺骨,令人手脚生疮,汉廷军队一时艰难万分。

前哨探军刘敬向刘邦建言说,北方天寒地冻,冒然深入敌境作战,不利于我军,不如先行撤退,来年再战。

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刘邦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他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取得的成就也算是千古一人,什么阵势没见过?如今天下已定,区区一个匈奴小国,却屡犯汉境,作为皇帝,刘邦不能坐视不理,如今他亲率大军追讨,岂有半路无功而返的道理。

也许,我们不在其位,永远也不能真正理解刘邦的真实想法,我们只能推测刘邦可能太过需要这一场胜利来为自己的晚年做一个完美的总结,同时为大汉朝的将来夯实稳定的基础,给子孙后代一个永固的江山。

可惜,战争是残酷的,刘邦劳师远征,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终究还是失败了。不仅战争失败了,就是他本人,也差一点就在白登山被围死。我们现在不太清楚当年到底刘邦是如何脱困的,历史记载对此讳莫如深,我们推测刘邦可能做出了一些尊严上的牺牲,此事有损于大汉朝的威严,所以对这么大的一件本该大书特书的大事情,历史记载却只有寥寥数笔而已。

不过,历史总是留下一些破绽,它会在某些侧面含蓄地告诉我们一些事实,那就是,刘邦从此对匈奴彻底地妥协了。

妥协的具体的办法,还是那个刘敬提出来的,就是两个字“和亲”。

这个刘敬,原名叫做娄敬,早在刘邦建国之初,他就崭露头角了,正是在他的建议下,刘邦才选择定都长安。刘姓是刘邦赐给他的姓氏。白登之围前,他曾建议刘邦不要攻打匈奴,刘邦不听,还把他押入了大牢。

现在刘邦经此大败,终于改过自新,又重新启用了刘敬,如今思前想后,他觉得刘敬这个人的建议总是不错,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决定与匈奴和亲。

这次妥协,说是和亲,其实双方达成一致的条款不仅包含和亲,还有其他的约定。

总的来说,协议包括四项条款:首先,一位汉朝公主将与单于结婚;其次,汉朝将一年数次向匈奴送“礼物”,包括丝绸、酒、稻米和其他食物,每一种都有固定的数量;第三,汉与匈奴将成为“兄弟之国”,地位平等;第四,双方都不在以长城为界的边境以外采取冒险的行动。

不得不说,和亲政策确实起到了极大的稳定边境的作用,汉廷和匈奴的关系也确实得到了缓和,边疆问题似乎不再像以往那样棘手了。这对于汉匈双方都是极好的结果,尤其是边境老百姓从此能够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了,这是相当不错的。

然而,这种用婚姻换来的和平,毕竟是不稳固的,在这种虚弱的和平氛围之下,其实流动着不安的空气。令人担心的事情总要发生,毕竟匈奴大单于冒顿可不是个安分的人。

果不其然,匈奴帝国在冒顿强有力的领导下继续迅速扩展。领土扩张的同时,他对汉朝宫廷的态度也越来越傲慢,他对汉廷送来的礼品货物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

等到了公元前192年,刘邦死了才三年,冒顿就按捺不住自己的狂妄与豪情,他写信要求吕后嫁给他。他在信中写道: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他的意思和语气,明显是调侃和戏弄汉廷。他自称是孤弱的野人,曾多次到汉廷的边境(侵扰),经常想在汉境内畅游无阻(征服),现在恰逢吕后守寡,正好他自己也孤身一人(胡说),他希望吕后能够跟他结婚,以满足他自己多年的愿望(游中国)。为了达成婚约,他甚至“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本来汉廷跟匈奴和亲,就已经是一件十分屈辱的事情,现在匈奴单于冒顿居然蹬鼻子上脸,想让堂堂汉廷太后亲自嫁人,这对于皇室贵族和大汉朝廷都是堂而皇之的挑逗和挑衅。

汉廷朝堂炸开了锅,众大臣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有的大臣认为匈奴此举着实欺人太甚,不仅不知礼义廉耻,甚至完全没把汉廷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们建议汉廷应该立即派兵攻打匈奴,给这帮野人一点颜色看看。

有的大臣认为,匈奴自古以来就是野蛮无知的狂人,在匈奴种族的传统里,有一个汉人看不惯的风俗习惯,那就是“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当年白登之围和解之时,刘邦曾与冒顿约为兄弟,两人拜了把子,如今刘邦已死,吕后守寡,冒顿此举有可能是出于自己那里的风俗习惯,并不是欺人太甚的狂妄行为。因此,为了双方友好相处,还是选择和气回信为好。

要说吕后也真不是一般人,早在刘邦一文不名的时候,老吕家就看中了刘邦这个人气度不凡,所以把吕氏嫁给了刘邦。之后吕氏跟随刘邦转战南北,最后稳定天下,扫除朝廷后患。可以说吕氏不仅眼光独到,而且胆识过人,有智有谋。

白登之围才过去不到10年,高祖刘邦才刚刚死去不到3年,新皇帝不谙世事且继位不久,政局不稳。在全面衡量了当时朝廷的处境和匈奴的实力之后,吕后决定忍辱负重,不以匈奴的此次挑衅大做文章,以免事态发展到不可控制。

就这样,吕后写了一封客客气气的回信给冒顿单于,言辞恳切,语气真挚,大有低三下四求人办事的态度,读来实在令人佩服其能屈能伸的儿女英雄气概。

现将回信摘录如下:

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

吕后首先认认真真地答复了冒顿单于的求婚,她说自己已经年老气衰,牙齿也都掉光了,走路也摇摇晃晃,站都站不稳,行动经常失态,大单于不要听别人胡说八道,自轻自贱地娶我这个老太婆来玷污你的名声和威望。我们汉廷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城市而已,实在不值得大单于惦记,希望大单于不要因此小事大动干戈,老婆子我在这里给您请安了。

我们现在无法确切知道大单于到底是出于兄弟的真心才向吕后求婚,还是出于对汉廷的嘲弄才求婚。其实风俗习惯也罢,欺人太甚也罢,在汉廷这边看来,皇室的脸面终归是丢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单于   欺人太甚   风俗习惯   汉朝   刘邦   匈奴   西汉   朝廷   大臣   边境   稳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