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人类政治理想的绽放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雾月政变,法国大革命共经历了10年的风雨历程,期间惊涛骇浪,迅猛异常。

人民群众在多次的起义中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出来,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它也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被称为是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人权宣言》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呢?

其一:旱灾和通货膨胀导致底层人民生活困难,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1785年法国发生旱灾,粮食歉收导致饲养牲畜的饲料不足,以牲畜排泄物为主要肥料的法国农田变得肥力不足,并被大量闲置。

1788年春法国再次发生旱灾,加上当年7月13日,大如鸡蛋的冰雹袭击了法国农田,导致法国大量土地收成全无。到了冬天,面包价格大幅上涨,许多人因吃不起面包而营养不良,患病人数和死亡率上升,饥荒甚至蔓延到欧洲的多个地区,而政府缺乏足够的运力致使食品无法运往灾区。

另外,此时的法国通货膨胀日益恶化,社会购买力下降,地主们又因为欠收而选择了对农民加租,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法国国内设置的关卡则限制了国内的经济活动,商品滞销,农民涌入城市造成高失业率,法国社会因此变得动荡不安。

其二:启蒙运动增加了法国人民对自由、平等、民主的渴望,对专制王权的愤恨。

17世纪和18世纪的欧洲,经启蒙运动的洗礼,各国人民对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政治理念已经十分熟悉。

法国作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最可能发生政治革命的地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念,使知识分子和商人憎恨贵族的特权和统治,农民、工人以及资产阶级憎恨传统的贵族领主和神职特权者,低等教士憎恨贵族主教,人们渴望自由和共和制度,憎恨专制王权。

启蒙运动思想家大多来自法国,如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狄德罗等,其中卢梭堪称法国大革命的“代言人”

其三:新旧阶级势力的矛盾冲突对革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法国自843年成为独立国家到18世纪以前,一直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全体国民(除了国王)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僧侣,职责是“以祷告为国王服务”;第二等级是贵族,职责是“以宝剑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是农民、工人、贫民和新兴资产阶级,职责是“以财产为国王服务”。国王则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者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而贵族本身也有投资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因此资产阶级财富与贵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纪以后变得模糊,但是悬殊的政治地位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越来越大。农民和城市平民是第三等级中革命的主力,当革命爆发时,敌视贵族的资产阶级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四:财政危机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法国自路易十四时代起就开始了穷兵黩武,路易十五时打输了七年战争,路易十六时又卷入到美国独立战争中,长期的战争导致法国国库空虚,当时的法国国债高达20亿法郎。而且,国家还要为退役老兵提供社会服务,战争债务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此时的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生活奢侈,为解决财政危机问题,路易十六想到的办法竟然是加税。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第三等级选举出代表和第一、第二等级进行投票决定。第三等级以十七票的微弱优势取胜。然而路易十六却出尔反尔,强行要求加税。于是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7月9日改称制宪议会。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采用强硬的手段解散议会,结果激起了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随即攻占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三级会议

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法国大革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三级议会的召开到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5月5日—1789年7月14日)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时,三级会议已经有175年没有召开。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希望能在会议中达成增税的目的。然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

1789年6月17日第三等级决定成立国民议会,宣布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路易十六想阻止事态的发展,于是他关闭了第三等级的会议厅。结果代表们集合到“网球场”上开会,发誓不制定王国宪法就不散会。国王和第三等级对抗起来,有的代表声称只有刺刀才能使他们离开。

代表们在网球场开会

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强行解散议会。被惹怒的巴黎市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来抗议路易十六,支持制宪议会。随后,巴黎市民与路易十六的雇佣军交火,雇佣军牺牲惨重,巴黎市民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7月14日,人民攻克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释放了七名犯人,法国大革命开始。

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

第二阶段:君主立宪派掌政时期。(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10日)

第三等级代表在起义中夺取巴黎市府政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路易十六选择妥协,承认了制宪议会的合法性,制宪议会成为了当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时,在制宪议会当中,君主立宪派起主要作用。制宪议会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取消了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1789年8月26日,制宪议会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布“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份宣言成了宪法的前奏。

1791年9月3日,制宪议会通过了宪法。制宪任务完成,路易十六接受了宪法, 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

1791年10月1日,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正式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尘埃落定,因为国际势力已经开始干涉进来。奥地利皇帝普鲁士国王号召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反对法国革命,声称要援助路易十六恢复旧制度,流亡在外的法国王公们和法国西部未宣誓的教士们也跃跃欲试。立法议会迅速做出反应,命令流亡的王公们返回法国,命令反叛的教士们立即进行教士公民组织法宣誓,结果路易十六否决了这个命令。这件事成了导火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吉伦特派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暴动。

1792年7月11日,以无套裤汉(平民)为主体的巴黎人民把共和运动推向高潮。8月10日,巴黎人民攻占杜伊勒里宫,逮捕了路易十六和皇后,君主立宪派统治结束。

第三阶段:吉伦特派掌政时期。(1792年8月10日—1793年6月2日)

君主立宪派的统治被推翻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1792年9月21日开幕,第二天议会决定,从即日起称共和元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

吉伦特派当政以后,把主要力量用于对抗雅各宾派和巴黎无套裤汉。人们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并限制物价,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者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而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了路易十六。这时,法国占领着周边国家的一些领土。同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成立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吉伦特派无力抵抗外国军队。

1793年6月2日,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雅各宾派开始执政。

路易十六在巴黎革命广场被处决

第四阶段:雅各宾派掌政时期。(1793年6月2日—1794年7月27日)

雅各宾派执政后实行专政,颁布土地法令,使大批农民得到土地。6月24日国民公会通过了“1793年宪法”,这是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但是由于战争一直没实施。当务之急是战胜外敌,因此成立各种委员会来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和指挥军队成了重中之重。7月,原本就存在的救国委员会被改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临时政府,委员会由12人组成,实行集体负责制,吉伦特派及其支持者被斩首。

到1794年初,雅各宾派已把外国干涉军全部赶出国土,国内叛乱也基本平息。之后雅各宾内部开始了激烈的斗争。人民开始反对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

为了对抗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的独裁统治,国民公会中的一些成员组成热月党,于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并将罗伯斯庇尔斩首,雅各宾派统治结束。

第五阶段:热月党人掌政时期。(1794年7月27日—1799年11月19日)

热月党人原是反罗伯斯庇尔的各派人物的暂时结合,并无统一纲领。他们代表在革命中形成的温和派资产者的利益,执政后他们废除了雅各宾派对资产者的限制和打击政策,使工商业解脱恐怖时期的束缚。

热月党一面镇压巴黎无套裤汉的反抗运动,一面粉碎逃亡贵族的武装进犯和国内保皇派的叛乱。国内政局混乱、经济不振。包买商、军需供应商和军政要员大发横财。保皇派趁机活动,出现了不少反动出版物和团体。

人民也在反抗,发生了巴贝夫平等派运动,运动不久被镇压这时,随着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1797年立法机构选举时,保皇派获胜,他们策划复辟,结果被督政府镇压。后来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也在立法机构选举中大批当选,于是督政府又发动政变,取消了这些议员的当选资格。

1799年英国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奥地利和俄国联军在意大利连连获胜,以西哀耶斯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借助军人力量控制局面。

11月19日,拿破仑趁势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结束。

关于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1830年 “七月王朝”的建立才意味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但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大家几乎没有异议,就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所以法国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法国   雅各   大革命   路易   巴士   巴黎   议会   贵族   国民   人类   等级   理想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