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宰相刘墉究竟是不是罗锅,解析宰相刘墉和清朝官员选拔制度

刘墉根本不可能是罗锅啊,不光是他,我敢说在以貌取人的大清朝,就没有一个当官的是罗锅。

刘罗锅这个叫法之所以广为流传啊,基本是因为两个艺术作品,一个是“刘宝润”先生的单口相声《官场斗》,还有一个就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更吸引人而做的艺术夸张。

《宰相刘罗锅》

如果刘墉真的是罗锅,别说跟和珅斗了,很有可能他都当不了官。

在清朝当官,你不光是得有学问,还要经过严格的面试,总结下来四大项,申、言、书、判。

身,就是人的外形,那必须得是五官端正,仪表堂堂。

言,就是口齿伶俐,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差一点都不行。

书,就是字要写的漂亮,这字要写的歪七八扭的,你写那奏折给皇上一看,那就算玷污了龙目。

判,就是思维敏捷,有判断是非黑白的能力。

您发现没有?这四个标准啊,身就排在第一位,尤为的重要,因为当官的人,特别是当大官的人,你不光代表自己,有好多的外事活动,你也代表的是朝廷的形象。

刘墉既然能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大清的官员,这四个考核标准他应该是基本合格的,而且还有一个旁证啊。

以前举人参加会试,三科不中的,国家还会给一次机会,参加一种特殊的考试,叫大挑,这种考试不考文化水平,专看你的长相,而且他不是瞎看啊。

有一个特有意思的评判标准,他把这个人的身材样貌用八个字来形容,同、田、冠、日、申、甲、气、由,长得像前四个字的合格,长得像后四个字的淘汰。

咱一个一个的说,同指的是长方脸,田是四方脸,冠是头大个高身形挺拔,日比喻高矮胖瘦都特别的适中,符合这四个字的就可以当官了。

申指的是身体不正,甲指脑袋大身子小,气比一肩膀高一肩膀低,由是脑袋小身子大,这四种只要沾上一个当官就没戏了。

由此可见啊,刘墉要是个罗锅的话,他是不太可能通过官员面试的。

而且据说啊,刘墉的主子,'乾隆皇帝'还尤其的看重长相,为什么那么喜欢和珅,不太待见纪晓岚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俩人站一块一比您就明白了。

当然了,刘墉有这么个外号也不是空穴来风啊,两方面原因,第一个就是因为他和主子乾隆的君臣关系真实的刘墉可不是电视剧里“李保田”老师的形象啊,他的身高要放在现在也是一大高个。

1958年对刘墉墓进行了保护性的挖掘,发现他的腿骨有75厘米长,从这就可以断定,刘墉的真实身高应该在一米九左右,而且为了证实他是不是罗锅,特意考验了一下他骨骼弯曲的程度,完全没有驼背的迹象。

《刘墉》

那乾隆多高啊?咱们看'乾隆皇帝'的画像,都觉得他形象挺高大的是吧?在他八十多岁的时候啊,英国使臣“马戈尔尼”与乾隆见面以后,记载了乾隆的身高大约是五英尺三英寸,那就差不多是一米六左右,当然那会儿乾隆已经是老人家了,身高会缩一点。

后来我们通过一些对于故宫里边乾隆龙袍的推断啊,乾隆的身高应该在一米六五左右,您想想啊,乾隆一米六,刘墉一米九,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刘墉见乾隆的时候,肯定不可能挺胸抬头直视前方,让'乾隆皇帝'仰视他吧,他肯定是得把自己的腰弯下来,目光在乾隆的视线以下呀,那看着多少是有点像罗锅。

第二个呢,就是'嘉庆皇帝'据说嘉庆啊,经常管刘墉叫刘坨子,但是那会儿刘墉都八十多了,有点驼背也很正常,这也不能说明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罗锅子。

好了解析到这里就完了,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刘墉   罗锅   宰相   嘉庆   乾隆   驼背   主子   清朝   官员   身高   形象   制度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