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如何凭借谋略战胜项羽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回顾古代的中国,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对当时的经济政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今天要讲的则是汉朝的第一任皇帝汉高祖刘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平民的君王。

他出生布衣,文武不精,论才干和谋略,也并不优秀,但是他却在中年时建功立业,于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登上帝位。前后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从平民百姓翻身成为一统天下的君王,那究竟刘邦是有什么能耐,才有如此的成就。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刘邦这一生来探究其原因。

据史书记载,刘邦出生在现在江苏徐州的沛县,家中兄弟四人,在家排行老四,由于刘邦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就按照当时的伯仲、书季这样的顺序给刘邦取名,因而刘邦又叫刘季。

刘邦家世代以务农为生,而刘邦不甘于只是务农,后来,成天游手好闲的刘邦做起了泗水亭的亭长,官位不算高,但也还算清闲。凭借着自己早些年结识的朋友,刘邦的社交人际比较广泛,这些都为他后来打下江山奠定了基础。

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刘邦有着挺拔的鼻梁,额头隆起,两鬓留着胡须,相貌非常俊俏,腿上长着72颗黑痣,这个长相不同于平常人,懂得面相的人说刘邦这是有帝王的相貌的,是能够成就一番功业的。不出所料,在后来刘邦能统一建立汉朝,都证明了这一点,刘邦有不同于常人的气质。

一次刘邦在咸阳时,无意间碰上秦始皇当时在出行,身后跟着大批将士,这场面是刘邦未曾见过的,他不禁感叹道,这才是大丈夫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一辈子做平民百姓种地度过一生。在这之后成为像秦始皇一样人的想法一直潜藏在他的内心之中。

后来,刘邦在押送犯人前往骊山扶役的时候,有犯人趁机逃跑了。按照当时秦朝严格的律法,刘邦难以避免被处罚的风险。想到自己无论如何都难逃处罚,刘邦做出了决定,索性将这些犯人全部释放。这些押送的人内心感谢刘邦的行为,表示愿意誓死追随他。因此,刘邦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支队伍。

公元前209年,因为秦始皇长期的剥削百姓以及沉重的赋税徭役,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起义军为首的就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随即全国许多地方也都陆续开始响应起来反抗秦朝的统治,两年后攻破咸阳。

此时,刘邦也跟着号召开始起义,借着自己的队伍在作战,随着队伍的扩大,刘邦的队伍开始成为当时有名的一支队伍。与此同时,在其他起义军中,以项梁、项羽两人为首的队伍逐渐扩大,所拥有的军队人数不下万人,在当时的时局,是占了不小的地位的,力量不容小觑,刘邦知道凭借自己现在所拥有的队伍无法与项羽抗衡,选择投奔项羽,后来被赶到了巴蜀,汉川之地,而后与项羽开始了为期四年之久历史上所记载的楚汉之争。

项羽一路高歌猛进,率领着队伍攻占了大部分的领土,项羽军队纪律严明,所到之处,几乎不放过敌方。这也使得项羽的军队骁勇善战,夺下很多战略要地。而刘邦不同于项羽的善战,他则是靠着宣扬自己的仁义来扩大自己队伍的影响,他没有采取项羽的方式,相反,刘邦对俘虏和平民百姓很仁慈,就这样,刘邦的军队开始深得民心,因而轻易攻下了很多地方,敌方都愿意归顺刘邦,军心也得以拉拢,这些也成为后来刘邦能够成功战胜项羽的一个因素。刘邦所带领的军队攻入汉中,采取合纵连横的计谋,很快攻下咸阳,继而秦朝灭亡。在此之间,刘邦施行了为民便民的措施,废掉了秦朝所设置的各项法律,没有了秦朝的暴政和沉重的赋税徭役,刘邦逐渐获得民心,大抵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老百姓表示愿意跟着刘邦。

项羽知道此事后,便要找刘邦兴师问罪。他带领大军在咸阳城外驻军摆下酒宴邀请刘邦,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由于项羽的狂妄自大,不听取别人的建议,失去了杀掉刘邦的机会,刘邦得以机会逃走。

项羽开始带着军队继续攻占,并且自称为西楚霸王,在分封刘邦时,分封他为汉王,把刘邦局限在偏僻的汉中,同时,军队人数也被削减了三万多。刘邦内心不服,但彼时的刘邦实力没有办法与项羽抗衡,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刘邦不同于项羽的傲慢,他深知自己的弱处,也有着一双识人才的慧眼,善于任用人才,这些人中就有张良,韩信,萧何,樊哙,都为他后来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积极听取这些人的建议。

在汉中时,同时凭借着自己的仁慈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时刻准备攻占领土称王,过了一段时间,刘邦的队伍逐渐扩大,军队实力已经达到能与项羽相匹敌的程度,项羽和刘邦之间避免不了一场战斗,势必要一决胜负。就在项羽遵守盟约撤离军队时,刘邦趁机攻打项羽,使得项羽猝不及防,在经过了几天的交战后,项羽大势已去,大军被刘邦所灭。项羽见大势已定,于是在公元前202年,于乌江边自刎。

项羽死后,刘邦再也没有强劲的对手,实现了天下的一统,建立了大汉王朝,定都长安。

刘邦之所以能夺得天下,主要原因还是他谦虚,能够审视自己身上的不足,重用人才,将人才为自己所用,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这也造成更多人愿意跟随刘邦,都到刘邦的麾下。这点是项羽所不具备的,包括早些年结识的朋友,正因为积极听取采纳他们的建议,刘邦才能从一介平民百姓一跃成为完成统一大业的皇帝。在与项羽的对决中,他也能够获得百姓支持,民心所向,清楚百姓的需要,真心为平民百姓考虑,帮助他们摆脱水深火热的困境,这些行为都说明刘邦是有谋略的人。

项羽的性格过于傲慢,不愿听取别人的建议,这也导致他丢掉了很多机会。在攻占领地时,对不投降的人只是采取滥杀的战略,这种做法得不到别人对他的拥护,也就注定了项羽的失败,这也就是统治者必须做到使百姓信服的原因。刘邦懂得如何合理利用人才,使得这些人才的才干被挖掘,赏识,在刘邦的统一大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项羽   刘邦   汉中   汉高祖   秦朝   平民百姓   谋略   公元前   军队   队伍   建议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