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死的最窝囊的皇帝-为防止纵欲过度吃泻药而体弱,命丧红丸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皇帝驾崩。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布改元泰昌。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泰昌帝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朝野感动”。


明光宗朱常洛

当朱常洛登基的时候,他不会想到,天下人更不会想到一个月后这个新皇帝竟因为纵欲过度而亡,终命丧红丸。

朱常洛举行登基大典后仅十天,也就是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十日,就已经卧床难起。因此第二天的万寿节取消了庆典。据《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

用人话说就是郑贵妃为朱常洛进献了八个美女,朱常洛在床上昼夜不辍,日理万机,硬是把身体搞垮了。这其实与他爹万历皇帝有关,万历在位时间太长,朱常洛整日受到母亲与宫中规矩的约束,一上皇位便彻底放纵了。

崔文升本是郑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朱常洛即位以后,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朱常洛患病后,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大黄相当于泻药。

这就是说用魔法打败魔法,为了让皇帝不与美女整日淫荡,让皇帝吃泻药而无法总是在床上“干活”。

所以,接下来的一昼夜,朱常洛连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后来,廷臣们对于崔文升进药的资格和所进药物是否符合医学原理两点,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给事中杨涟说:“贼臣崔文升不知医……妄为尝试;如其知医,则医家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皇上哀毁之余,一日万几,于法正宜清补,文升反投相伐之剂。”杨涟认为,朱常洛本来身体就虚弱,应当进补,而崔文升反而进以泻药,其心叵测。当时,朱常洛生母王氏外家、原皇太子妃郭氏外家两家外戚都认为其中必有阴谋,遍谒朝中大臣,哭诉宫禁凶危之状:“崔文升药,故也,非误也!”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二十八日,朱常洛召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的意思并下令将崔文升逐出皇宫。

长生不老是多少人的梦想,而实现这个梦想仙丹似乎是最有效的方式。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太监们不敢做主,将事情禀告内阁大臣方从哲。方从哲说:“彼称仙丹,便不敢信。”接着,内阁大臣们进乾清宫探视朱常洛。朱常洛此时已着意安排后事,将皇长子交由阁臣小心辅佐,又问起自己的陵墓的营建事宜。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朱常洛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方从哲说:“鸿胪寺丞李可灼自云仙丹,臣等未敢轻信。”朱常洛自知命在旦夕,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李可灼入宫献药。

到中午时分,李可灼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让皇帝服用。朱常洛服完红丸后,感觉还好,让内侍传话说:“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进一粒红丸。尽管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是朱常洛坚持要再服一颗。于是,李可灼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服后,朱常洛感觉安适如前,并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泰昌元年九月初一日(1620年9月26日)五更,朱常洛驾崩。于是,廷臣纷纷议论,指定李可灼、红丸是致皇帝暴毙的罪魁,而且还牵涉到方从哲。不过,方从哲、李可灼对于朱常洛服药,本就是抱着一试的希望,对于朱常洛的死并不要负什么责任。后来,内阁大学士将进药的前后始末详细地在给熹宗的奏疏中说明,才使方从哲摆脱了困境。红丸,其实与嘉靖皇帝当初服用的红铅丸类似,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所进的大黄药性相反。本就虚弱的朱常洛,在最后的岁月连遭性能相反而且猛烈的两味药物的折磨,便暴毙而亡。在位仅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终命丧红丸,享年三十九岁。

生于帝王家,贵为天子,疲于美色,弱于泻药,丧于红丸,这荒唐的故事背后正是大明逐渐衰落的声声丧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泻药   明光   皇帝   明朝   内阁大臣   仙丹   大黄   贵妃   万历   窝囊   太监   虚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