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国的官员困境(一)

其实自周朝以来,华夏历史始终都是中央集权的大型文明国家,虽然也有裂土分疆,割据混战的时候,但都与夏、商的远古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大型国家所面临的问题难度是小型国家无法想象的,一般都会建立一套行政方法来治理中央帝国。这些行政方式有:按照专业划分职责部门,按照权责划分层级岗位,分门别类聘用专业人员和专业官员,地方虽然也有诸侯分封,但也亦然办理,中央到地方设计一套类似周礼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和操作流程,由中央和地方共同遵守,从兵制、税制到水利、耕织,从边关、险隘到矿山、海港,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中央和地方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起来。


虽然还是采取中央集权的行政官僚治理,但当国家面对人口、疆域、财富、权利、资源的极大丰富时,问题和利益也变得复杂、变得多变、变得分化起来,也就是增量的资源产生了增量的问题和利益。原先的行政设计难以处理了,就开始了分层级、分领域、分区划地分别处理,力量也就分散了,所谓释放部分自主权来调动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所谓分散力量处理问题和利益,就需要行政性地划分责任范围和势力范围,搞行政化的任务分解、责任包干和任期考核。所谓行政化地切割和分解就要研究方案、设计制度、编制法规,把行政分解的责任范围、势力范围、责任包干和任期考核等等工作通过法律、制度、规定、办法等等确定下来,打上行政法规化、行政制度化、行政流程化的烙印,也就是所谓的行政化的变法、改革。


我们惊叹于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与行政大国上下高度倚赖于上述行政、制度、规定和流程的方式,迷信于所谓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期待行政体制与官僚体系成为中央与地方、部门与岗位间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所有利益的平衡机制,是存在很多问题的,甚至成为历史周期律必然应验的一个主要根源。


所谓行政性地划分责任范围,其实是自以为是地割断问题,除非所面对的问题也能如行政命令般地自动割断,除非面对的问题的难度也能如行政命令般地自动匹配所划分的责任范围才算可行。


所谓行政性地划分势力范围,其实是竭尽所能地抢夺利益,除非所需要的利益也能如行政命令般地自动割断,除非面对的利益的丰度也能如行政命令般地自动匹配所划分的势力范围才算可行。


当问题和利益不会如行政命令所料般地割断出现,而是连续、整体、变化地出现时,中央和地方间、部门和岗位间,对待问题和利益的方式就出现了分化。先前是基于当时的场景、逻辑和共识达成的平衡,现在情形全变了,问题和利益也愈加复杂,往往都是丛生、伴生、共生的关系,中央和各诸侯间的共识却不能如形势一起改变,那还能否达到新的平衡呢?问题和利益的参与各方都可能发现了之前行政方案的弊端,但如果改变就意味着主动打破旧有共识、旧有平衡,如果改变后达不成新的共识和平衡,反而会适得其反,引发内乱。但如果不主动改变,共识和平衡其实也会改变,只是会以更加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而已。那么如何改变呢?行政的操作办法往往是跌破下限的,常见的做法是中央与地方间、部门和岗位间陷入零和博弈地抢夺,把问题抛出去,把利益抢进来,最后的结果是问题一样也没解决,但利益却被分光吃净了,虽然也有所谓的权力平衡术的极致玩家,但自以为高明内行地玩弄到最后,结果仍然是中央这个最大公共体系承担解决所有问题的责任,但得不到什么利益,各地方、部门和岗位却也因为问题和利益的不平衡导致不睦、纠纷,共识就是这么消失的,中央满心期待行政参与各方能够拿出积极性和灵活性,秉承天下为公的共识去处理公共的问题和利益,却往往令行政参与各方陷在问题和利益的争吵中。因为任期是有限的、利益是有限的、而责任是无限的、问题也是无止境的,放着有限的任期和利益不抢,难道要去争抢无限的责任和问题吗?放着短期的利益和搞搞权力平衡术获得的称赞,难道真的要去费力不讨好地解决那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吗?


行政方式的弊端与行政方式解决信息集中的问题的局限之处如出一辙,仍然集中体现在各个公私博弈的微小场景里。“对于每个微小场景下的每个微小个体,可能是基于善,也可能是基于恶,可能是基于理性,也可能是基于任性,但根本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基于自己的意识,基于自己对自己那个小世界的了解,基于自己对自己那个小利益的了解。”


行政国家就是在这种囚徒困境的博弈当中变得越来越低效、越来越低智、越来越衰弱的,因为资源、财富、人口、技术、市场增多变大的同时,问题和利益的增量也来了,在有关问题和利益的激烈争吵声中,问题越吵越多,利益越吵越少,最后是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了,而且还拿不出一点利益来重新调整,最终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行政国家从上到下的行政官僚普遍开始不再喜欢增量了,行政国家也从此成为徒有其表、一盘散沙的存在,被外族、敌国窥破后开始了收割、利用、各个击破。一旦国家真衰弱到了内外交困之时,只要一点小利益分配不均就能击碎残存的行政官僚体系,一个小问题就能绊倒一个大帝国,让他彻底爬不起来,国家的内、外力量均开始轻视这个行政国家,历史周期律就是这样开启兴替循环的。


这就是采取行政的、分散的、法规化、制度化的治理方式的逻辑演绎过程,行政方式创造出的这种零和博弈的微小场景会在国家行政体制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具体问题、各种具体利益上频繁出现,侵蚀着各个微小共识的力量,破坏这个微小、具体的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周期律   行政   微小   中国   共识   困境   官员   利益   中央   方式   地方   责任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