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娶宋美龄,推辞做黄埔军校校长,拱手把美人和江山给了蒋介石

文 |海绵竹

编辑 | 世界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谭延闿紧跟孙中山先生闯荡,结果次次推掉做黄埔军校校长的职位,还拒绝娶宋美龄为妻,最后将美人和江山都拱手让给蒋介石。

谭延闿是谁?他为何要拒绝这么多的机会?

谭延闿的家学相当渊源深厚,父亲谭钟麟为人儒雅,也很正统,因此对谭延闿的教导也是中规中矩的。从小就教导谭延闿熟读各种诗篇、文章,学习先进的思想。

谭钟麟对儿子谭延闿的教育很严格。懵懂无知的年纪,谭钟麟就要求谭延闿每天练字、读书和写诗。

因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教育,之后,谭延闿慢慢长大后,他的学习潜力也被发掘出来,还曾经被光绪帝的老师称为奇才。

和父亲谭钟麟一样,谭延闿学成之后,就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会元,之后在殿试时,谭延闿也没有令父亲失望,考中了进士,之后谭延闿就进入了翰林院。

据史料记载,谭延闿在科举考试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这件事让谭延闿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那就是在殿试的时候,谭延闿在完成相应的考题后,就交卷了。

那时的批阅人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见了谭延闿的考卷很是满意,书写很漂亮、内容也十分不错。

想来,状元非谭延闿莫属了。可是,当慈禧太后正要给谭延闿圈红时,她突然发现这张令她非常满意的答卷的答题人姓谭时,就一下不悦了。

因为她想起了一个令自己非常讨厌的人——谭嗣同。

于是,就因为这个,慈禧太后将状元的称号给了别人。拥有真学实干,却被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着实让人感觉不公,但正是当时清朝腐败的一个真实写照。

这个小小的插曲丝毫没有影响谭延闿,相反,之后入朝为官后,不是朝廷薄待他,而是他主动离开了朝廷。

在入朝为官期间,谭延闿渐渐发现了清王朝的腐败、固步自封,这与他从小接受的先进思想格格不入。

不久后,他就回到自己的老家去了。还在老家办起了学校。谭延闿教学办得很好,在当地有很大的声望。

但是,在1911年,武昌起义后,谭延闿又走向了政治仕途。因能力比较强,谭延闿被任命为南京原国民政府议员,很快被提升为湖南总督。

即便是成为湖南总督,谭延闿也是有其名没有实权,朝廷还是被封建势力所控制着。

他曾提出要实行变革,要对湖南地区实行自治。可是,朝廷的封建势力不同意,还因此为难谭延闿,短短几年中,谭延闿被罢免数次。

也正是在这期间,谭延闿结识了孙中山。因同样具有先进的革命思想,即使是阶级不同,也不妨碍两人成为“战友”。

谭延闿知道,他只有追随孙中山他才可以实现自己的变革目标,他还曾经多次在孙中山经济困难的时候,甚至变卖自己的家产去帮助孙中山。为此,孙中山也是非常感动的。

在孙中山眼中,谭延闿也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他相信谭延闿一定可以成为自己的好帮手。于是,在孙中山的邀请下,谭延闿不久就加入了国名党,还受到了孙中山的重用。

谭延闿在国名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国名党中的元老级人物。

谭延闿和孙中山关系十分要好,孙中山不仅政治上给予谭延闿重用,而且对谭延闿的私事也是十分关心。

这时,正好宋美龄刚从美国回来。宋美龄气质优雅、学识较高、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是当地少有的大名媛,长得十分漂亮。于是,宋美龄一回国,就受到很多人青睐。

因孙中山与宋家颇有渊源,与宋美龄也算是好友,就打算牵一条线,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

面对这桩众人都求之不得的婚姻,谭延闿居然拒绝了。谭延闿之所以拒绝,原因有二。

其一,是受到自己母亲李氏的影响。谭延闿的母亲出身低微,因出身地位,李氏在与谭钟麟成婚后,就成为了妾室。

受封建传统的约束,妾室是不允许上桌吃饭的。母亲每天的餐食,都是剩下的。

因为从小便看到了母亲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谭延闿努力学习,想帮助母亲改变现状。

终于,在谭延闿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之后,受谭延闿的影响,他的母亲在家待遇也变好了。

可1916年,谭延闿的母亲去世了。谭延闿立马丢下手中的政事,赶回老家去参加母亲的葬礼。

按照封建规矩规定,在出殡时,妾室的棺材是不允许从正门抬出去的。这让谭延闿十分生气,他讨厌这规矩。

但是,谭延闿不顾在场人的反对,硬是要从正大门出去。

这时,有人躺在大门门口,说不让谭延闿一行人过,如果要过的话就从自己的身体上踏过去,以此来威胁谭延闿。

谁知,谭延闿更加厉害,他直接躺在了棺材盖上面,然后对众人说,现在是谭延闿死了,就是要从正门出,让他们立马让开。众人见状,也没有人再敢拦了。

谭延闿深知母亲一生的不易,他讨厌那一夫多妻的封建制度。于是,他很早便立誓,自己一生将只娶一个妻子,绝对不纳妾。

如谭延闿所愿,他很快就遇上了自己喜欢的人——方榕卿。谭延闿很喜欢方榕卿,两人在相识不久后便成亲了。

婚后,谭延闿对妻子方榕卿可谓是宠爱有加,还经常给方榕卿做饭,给她煲汤喝。

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只要是关于妻子方榕卿的,他都亲力亲为,因为他担心下人会不仔细。他也曾向方榕卿许诺,他这一辈子只会有方榕卿一个妻子,绝对不纳妾。

谭延闿和方榕卿的感情很好,生活也是既平淡又温馨,两人在婚后不久就有了孩子。

本以为这段令人羡慕的婚姻可以持续很久,但是,很不幸,在谭延闿外出打仗的时候,方榕卿感染了重病,为了不影响谭延闿打仗,她一直瞒着,直至年底,谭延闿才知道。

但是,当谭延闿得知的时候,方榕卿已经离世了。她留给谭延闿的遗言是,让他照顾好几个孩子。

方榕卿离世后,谭延闿没有再婚,他带着几个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对妻子方榕卿有承诺,所以他不接受再婚,即使对方很优秀,他也丝毫不动摇。

第二个原因是,谭延闿和宋美龄年龄差距太大,他觉得不合适。

为了不辜负孙中山的好意,谭延闿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认宋美龄为干妹妹。

有了这层关系,孙中山也不好说什么了。孙中山知道了谭延闿的意愿,也没有再强求了。

由于当时蒋介石尚未显露自己的野心,他在谭延闿心中还是一个很好的人,于是,谭延闿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蒋介石。

宋美龄人长得很好,背后又有宋家的势力,蒋介石当然很喜欢宋美龄。可是,面对蒋介石的追求,宋美龄起初是毫无兴趣的。

因为与谭延闿相比,蒋介石差得比较远。在国民党中地位不高,而且绯闻比较多,不像谭延闿,蒋介石对感情谈不上忠贞。

在孙中山心中,谭延闿在政治上一直很有远见,又加上谭延闿之前办学校办得很成功,所以,当孙中山打算成立一个军校时,他的校长的第一人选就是谭延闿。

谭延闿认为办民校和办军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就再三推脱。

即使谭延闿一再的推脱,孙中山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无奈之下,谭延闿决定重新选一个人来担任校长。

当时,蒋介石给谭延闿的印象一直都是比较好的,于是,谭延闿向孙中山推荐了蒋介石,并且表示,希望蒋介石来担任校长。

这个学校就是黄埔军校,谭延闿还曾给这个学校题字“陆军军官学校”。

在谭延闿的推荐下,蒋介石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长,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了。

蒋介石也因此追求宋美龄也变得更顺利了。在宋家的劝说下,宋美龄开始对蒋介石有些动心了。

之后,两人也顺利成婚了。

这些都离不开谭延闿蒋介石的推荐和提拔。

谭延闿在仕途上推荐、提拔蒋介石,又将宋美龄拱手让与蒋介石。这两件事彻底改变了蒋介石的人生,从那之后,蒋介石在军中既有权有优势,还有宋家的资金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谭延闿一直以为蒋介石会追随孙中山的脚步,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一改孙中山时期的分权共治,搞起了“一言堂”。

很快,谭延闿也被架空了,没有了政治权力。之后他在军中搞起了民生,建立医院。

从那以后,谭延闿就很少插足政事,显然,不是他不擅长政事,是他不敢涉足政事。

但是,相比国民党中的其他元老级成员,蒋介石对谭延闿算是好的,其他的几个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即便谭延闿不插足军事上的事,蒋介石还是十分忌惮他,因为谭延闿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于是,蒋介石担心谭延闿会有什么异动,就派人跟着谭延闿。

谭延闿那时已经不在乎什么了,对政事也不关心。他知道,那时的他已经不能左右蒋介石做的任何决定了。

为了打消蒋介石的顾虑,他尝遍了当地所有的饭馆。知道谭延闿醉心于美食之后,蒋介石也渐渐放松了对谭延闿的防备。

安全地退出政治圈之后,谭延闿开始沉迷于自己的喜好,他每天研究书法和美食。

他的书法水平是极高的,居于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他还与陈三立、谭嗣同二人并称为“湖湘三公子”。

相比与其他人,谭延闿算是过得很舒服的,在政治上全身而退后,还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蒋介石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谭延闿之前对蒋介石有恩。

蒋介石一直记着谭延闿对他的恩情,在谭延闿去世之后,蒋介石为谭延闿举办了盛大的追悼会,还将谭延闿葬在孙中山旁边,对谭延闿也算是厚待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谭延闿的做法,推掉黄埔军校校长的职位,还拱手将宋美龄让与蒋介石,权力被架空后,还沉迷于美食和书法。

但是,我们不难想清楚,这与他的性格有关,因为出于对军校的负责和对妻子方榕卿的忠贞,他放弃江山和美人,这是可以理解的。

权力被架空之后,他选择退出政治,也算是随遇而安,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下去,对他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黄埔军校   蒋介石   校长   江山   国名   政事   湖南   朝廷   封建   妻子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