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遗产为什么没有留到亲弟弟


张爱玲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公寓里孤独离世。她躺在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身下垫着一床蓝色的毯子,手和腿自然平放着,遗容安详。发现时已过七日,享年75岁。这个7岁写小说,14岁改写《红楼梦》的传奇女神,留下了她30多万美元,而这些钱死后却没有留给和她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张子静,而是留给了好朋友宋淇夫妇…


张爱玲弟弟张子静

张爱玲的医嘱是这样写到:“死后马上火葬,不举行仪式,骨灰撒向空旷无人处。”她清醒的知道亲人只是流淌在她的血液里,没有一个人是能真正走进她的亲密关系里,她将自己高傲孤独的灵魂撒向了别处…


那么张爱玲为何对待亲情如此凉薄,让我们从她的原生家庭和文字里了解她真正的内心世界。1943年她的《沉香屑,第一香炉》发表,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贾平凹说:“与张爱玲同生一世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她笔下的人物性格塑造很鲜明,刻画深刻,入木三分。在她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是纷繁复杂的,有的天真烂漫不谙世事,有的成熟精明八面玲珑,有的自私自利清醒独立,但最终都逃不过命运的追溯,纷纷以悲剧收场,也真真切切的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对自由美好的渴望。


而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就是那个年代第一批对婚姻不满且有反抗的新时代女性,张爱玲曾经回忆:“母亲是新派女性,自己和母亲还是要分开居住的。”我们都知道张爱玲出身落寞的贵族家庭,父亲张志沂是李鸿章外孙,也是大才子一名,母亲出身清末豪门,祖父是长江之省水师提督李鸿章的副手,可谓门当户对。黄素琼婚后住在张家,是清末的一幢西式豪宅,是李鸿章送给大女儿,黄素琼婆婆的房子,也就是张爱玲的奶奶。



黄素琼婚后也分到了祖上黄家的大量财产和古董,拥有丰厚的嫁妆。婆婆给予的财产也够张家挥霍三代,但是在那个充满腐朽气息的旧年代,黄素琼却是很有个性的新时代女性,喜欢卷发鲜艳的衣服,对一切新事物充满兴趣,她崇尚自由,内心也想拥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新潮伴侣。她喜欢打牌,画油画。而张志沂虽然有才华,受过新式教育,但骨子里依旧是那个旧式遗少,即使他爱自己老婆和孩子,也没有妨碍他喝酒抽大烟逛妓院。整天不务正业,浪荡不羁。接受新思想的黄素琼自然不能忍受,最终两人因为不同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背道而驰,婚姻在黄素琼远赴欧洲渐行渐远。


张爱玲曾经回忆:“母亲是新派女性,自己和母亲还是要分开居住的。”那年张爱玲4岁,弟弟张子静3岁。张志沂很快迎娶了新太太,从此张爱玲和弟弟就过上了没有母亲只有继母的生活。17岁那天,张爱玲因为与继母争吵,被父亲虐打,囚禁半年之久,差点病死。经过肉体和精神的折磨,张爱玲以为弟弟张子静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会保护自己,然而弟弟对自己被打被欺负视诺无睹,整日和父亲后妈亲密无间,张爱玲带着深深地绝望逃离了那个家。


逃离了父亲那个有钱的家,放弃大笔遗产后,18岁的张爱玲想的很透彻:“无尊严,毋宁死。”后来她投奔了母亲,然而迎来的是母亲更大的羞辱。精明的母亲一边投资她,一边又质疑她是否值得投资。虽然给她花钱,但是却很少,她只能省吃俭用,即便这样她还是学习成绩优异,拿到了奖学金。



母亲却拿着她的奖学金做赌资,一夜输光。还猜测张爱玲的这笔钱是她和她的历史老师“私通”所得的劳务费,给了张爱玲自尊的又一次鞭打。就这样母女之间有了一道深深的鸿沟,再也无法跨越。


1955年,张爱玲成名后,声名大噪,冷冷的甩给母亲两根金条,就这样为母女的关系画上了句号。张父没有以后,弟弟和后母争夺遗产,张爱玲虽在上海,也默认把自己那份让给了她们。在金钱上和她们划清界限,也默认了她对亲情无尽的失望和冷漠。


张爱玲因为父母的原因早已看淡了亲情,对不争气的弟弟更是嫌弃和冷漠,也早已把张子静当成了无关紧要的人。


她留下了30多万美金,和小说的版权全部留给了好友宋淇夫妇,而富不过三代的弟弟张子静却一毛钱没落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弟弟   继母   清末   母女   奖学金   笔下   遗产   亲情   父亲   母亲   女性   张爱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