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豫西事变”中,上官子平的帮凶徐吉生

徐吉生,出生于1894年,河南省宜阳县人。长大后,他先是考入河南省立第一中学,后来又加入袁世凯创办的模范团。毕业后,加入刘镇华的镇嵩军,先后担任排、连、营长。1927年,徐吉生因为左臂受伤而回到老家宜阳养伤。


到了1928年,为了预防和抵抗当地土匪们的骚扰和掠夺,宜阳县地方武装组建了地方民团,当地的乡绅便想起了因养伤而闲赋在家的徐吉生,觉得他在部队待过,有作战经验,于是他们就请他出山,担任团总。上任后,徐吉生也算负责尽职,得到地方的好评。


1935年,嵩县潭头镇遭到一伙流窜土匪们的骚扰,形势异常严峻。徐吉生接到命令后,亲自带领民团前去解救。前后夹击围攻、激战一个多月,最终将流窜土匪们彻底歼灭。因此,徐吉生被任命为洛、宜、嵩、伊、永五县的剿匪总指挥。


1944年春季,为了组织力量阻挡和抵抗日军进犯豫西,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任命徐吉生为宜、伊、嵩三县联合抗敌指挥官,让地方武装协助国军抗日。在日军进犯宜阳县城时,徐吉生亲自指挥民团600多人坚守宜阳,和国军第四十军的106师相互依托,围追堵截日军。


1944年9月,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徐吉生带领400多人和500多日伪军在莲花顶一带激战了一天一夜,打死打伤三十多个日伪军,而徐吉生的部队也伤亡100多人。


当时,我党也在宜阳县建立了中共伊洛抗日根据地,并且还派人多次联络徐吉生,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而此时势头正旺的徐吉生,自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对我党的忠言逆耳不理不睬。这还不算,他竟然指派他的部下团长冯克功带领人马驻扎在西赵堡村,与我军形成对峙。期间还公然叫嚣要消灭我军,派出大批人马大肆逮捕和屠杀我共产党员和进步革命群众,一段时间内,在我根据地附近制造多起骇人听闻的惨案,残忍屠杀我革命人士多人!


1945年春季,迫于无奈和形势的压迫,当时的国民党渑池县大土匪上官子平,率领他的1000多人马被我八路军太岳军区二分区收编为独立第七旅。很快,徐吉生就收到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的电报,要他秘密转告上官子平,尽快举行反共叛乱!徐吉生立即派一个叫叶老六的贴身走狗前去渑池县城。在城东门的刘崇德家里,暗中和上官子平会面,后来,徐吉生又多次派人和上官子平联络,商定叛乱计划!


就这样,本来还犹豫不决的上官子平,在徐吉生的全力支持下,终于下定决心叛乱,开始走上自绝于人民大众的道路!1945年5月26日,发动了让人痛心疾首和触目惊心的“豫西惨案”,丧尽天良的上官子平残忍屠杀我八路军排以上干部133人!


再说臭名昭著的徐吉生,1947年宜阳县被我人民解放军攻破后,自感大事不妙的徐吉生,开始到处疯狂逃命,先后狼狈逃窜到洛阳和开封等地躲藏。到了1948年4月,洛阳再次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徐吉生再次如丧家之犬,化装潜逃,不停在开封、郑州、上海等地流亡。


1949年,当时的南京和上海等地也回归了人民群众的怀抱。无处躲藏的徐吉生,找人投奔到胡宗南门下,最终被胡宗南安排在船上,一起逃命到台湾。


智者善良人到中年:1955年2月,罪大恶极、终生都惶恐不安、在自责和愧疚中度日如年的徐吉生,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宜阳县   宜阳   人民解放军   民团   人马   伪军   帮凶   叛乱   土匪   事变   日军   国民党   徐吉生   上官子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