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如何处理日军女战俘?保存半个世纪的冲锋枪弹夹揭开秘密

八路军战士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在你乐意时结束——马基雅维利”


2013年7月,古城济南,泉水汩汩,细雨霏霏,群山披绿。


燕子山脚下,济南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84岁的八路军老战士康俊玉端坐在屋内,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面对前来拜访的记者,他面带微笑,格外健谈。


谈话间,康俊玉拿出一个木盒,然后从木盒里慢慢地取出了一个冲锋枪弹夹,这个弹夹保存了整整半个世纪。


弹夹已经锈迹斑斑,泛着微黄,康俊玉拿着弹夹,抚摸着铁锈,对着记者道出了1940年发生的旧事。


1940年秋,“百团大战”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前后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所以才叫“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三个阶段,赋予了三个任务,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时摧毁正太路交通,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当时在太行二分区十旅三十团,出任一营卫生班班长的康俊玉,刚满19周岁,正是最好的年纪。


为了打掉日寇的据点,太行、太岳两区的部队,按照命令分别向山西省榆社、辽县等地日寇发起了猛烈进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一直持续了几天几夜。

百团大战


战争是残酷的,日寇也是狡猾的,为了接应榆社、辽县两县守敌,立即从阳泉、昔阳调集部分日军和给养,乘二十多辆汽车,经和顺县沿公路南下。


十旅三十团在获悉敌人情报后,连夜召开会议,研究战斗方案,准备将日寇一举歼灭。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定下方案:由一、二营设伏于日军南下必经之路和顺县寒王镇以北九华里处的龚家沟一带,抢占有利地形,实施伪装隐蔽,并由三营负责打援,要干净利落地歼灭这支运输队,坚决切断日军兵力和给养补充。


会议结束后,八路军战士们异常兴奋,他们已经准备好将日寇全部消灭光,枪炮弹药已备好,国仇家恨在这一刻汇集在一起。


第二天早上八点过,太阳渐渐升起,日寇的二十四辆运输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地驶进了三十团设下的埋伏圈中。


公路两侧的玉米地中,玉米已经超过了腰杆,三十团的八路军战士已经在玉米地中等待了不少时辰。


300米、200米、100米……“打!”团长胡震一声高喊,各营、连官兵轻重火器一齐开火,枪声、杀声、手榴弹爆炸声顿时响彻山谷。

百团大战

日寇的第三辆运输车正好被手榴弹击中起火爆炸,瘫痪在路中央,后面的车被堵住,动弹不得,霎时,日寇一片混乱,不少鬼子趁机仓皇而逃。


“冲啊!”一阵冲锋号响起,团长胡震指挥战士们向日本鬼子猛冲过去,被打了埋伏的日寇已经晕头转向,溃不成军。


身为营里卫生班班长的康俊玉也异常勇猛,跟在营特派员身后,一起向日本鬼子冲杀过去。谁知,当他准备跨过一个日本鬼子尸体时,突然尸体活了过来,并挥舞着刺刀朝康俊玉捅去。


说时迟那时快,机敏的康俊玉迅速闪躲开,并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鬼子的脸上,教日本鬼子如何做人,紧接着便是一枪,彻底了结了鬼子的性命。


半个小时后,三十团的伏击战打得干净利索,非常漂亮,除了最前面的两辆汽车逃跑以外,其余的二十二辆汽车全都成了八路军的战利品。不仅如此,还消灭了日军一个中队一百来号人,缴获掷弹筒二门、轻机枪两挺、步枪数十支。


然而就在打扫战场时,一辆汽车的篷布中传出女人的声音,战士们拉开篷布车厢一看,两个穿和服的日本女人正蜷缩在车厢里,20出头的年纪,面容蜡黄,目光呆滞,全身颤抖,手里还紧紧攥着带拉链的帆布袋子。

日本军车

听闻此消息后,很多八路军战士都跑了过来,望着车厢中的日本女人议论起来,原来两个日本女人攥着的帆布袋子中装的是金票,而两个日本女人正是日军管理财务的后勤保障人员。


日本女人帆布袋子中的金票倒是可以解决当时八路军后勤保障跟不上的燃眉之急。因为战事吃紧,八路军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很多人的衣服都裂开了口子,几天吃不上饭都是常事,饿了也只能吃野菜和树皮充饥。


这个时候,有战士提议把这些金票拿到日军占据点换取衣服、粮食等,得到大伙的一致同意。


这两个日本女人咋处理呢?八路军战士都没有经验,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就在大家不知道咋办时,远处突然传来了阵阵激烈的枪炮声,原来日本鬼子的增援部队已经赶来,并和打援连队交上了火。


康俊玉所在的连队,很快收到团长的命令,要求迅速清扫战场,烧毁汽车,转移阵地!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连一班长持着冲锋枪命令两个日本女人赶紧下车。可她俩非但不下,反而相互抱得更紧了。一班长就命令两个战士把她俩拖下车。


“再不下来就开枪了!”一班长火了,端起冲锋枪吼道。两个日本女人似乎听懂了一班长的话,绝望地叫着。就在这时,“哒、哒”两发子弹从她俩的头顶掠过,大伙都被惊呆了。

日本女兵被俘虏

八路军的政策是不能开枪杀俘虏,营特派员见状,快步走到一班长身前,并对他开枪的行为进行了制止。


“谁让她们不下车!”一班长申辩。


“不下车也不能开枪,这是我们八路军的政策。”营特派员说道


只许他们杀我们的人,就不允许我们杀他们?今天我就要开枪。”满脸怒气的一班长又提起枪。


说时迟,那时快,营特派员一个箭步冲上前,夺下了一班长手中的枪,卸下弹夹,使劲地甩了出去,又把空枪扔给了一班长。


这时,康俊生便和其他几个战士跳上车,想把两个失魂落魄的日本女人抬下来,包扎一下伤口,可她俩双手紧紧拽住车护栏架,硬是不下车。


可能是因为语言不通的原因,两个日本女人面对八路军战士显得异常恐慌,她们还以为八路军要做什么坏事,经过几番比划,日本女人才渐渐明白八路军战士的意思,最终被人用担架抬走了。


一班长见状非常生气,转身离开,连掉在地上的冲锋枪弹夹也没有捡走。是啊,日本鬼子是怎么对待中国人的,而我们却不仅不能报仇,还要将她们救下来。


康俊生在一班长离开后,迅速从地上找到那个弹夹,擦去尘土,装进了自己携带的挎包,把它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


因为这是八路军第一次抓到日军女俘虏,考虑到中日两国之间正处在敌对僵持阶段,在如何处置这两个日本女人的问题上,上级领导非常慎重。时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的彭德怀专门为此提了要求,对待日本女俘虏,一定要“宽待”,绝不能“虐待”。


两个日本女人最后被送往了八路军的根据地,并在后方医院得到了很好的医疗救治。康复后的两人又被遣送回国,离别中国时,两人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连连向八路军鞠躬谢恩。


可一班长却因为扣动扳机,违反了部队纪律,在三十团的大会上深刻检讨。此事过后,八路军战士对“宽待”两字认识得更深了。

八路军干部大会

当然,中国军人的真诚宽待之举也感动了日本女人,也让她们感动没有国界。八路军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们:中国人是最友好、最和善的,是最讲人道主义的。


在这以后的历史岁月里,康俊生虽然转战南北,搬家数次,但那个旧弹夹一直伴随至今。因为,他知道,那个弹夹不是一个普通的弹夹,它记录着中国军队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俘虏的良好品质。


每每看到这个旧弹夹,康俊生都要闭上眼睛沉思半天,接着就向儿女们讲述弹夹的故事。


康俊生平时对家人要求很严格,不许任何人碰他的弹夹。但有老战友来家里的时候,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与战友一起回忆那段逝去的往事。


康俊生的小女儿康小梅这样说道:

“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我父亲在战场上打了七年半,对这段历史他记忆最深,所以每次提起那个旧弹夹,父亲都侃侃而谈,我也常常听得入了迷。从父亲的讲述中,我对抗日战争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八路军对待俘虏的宽大政策为世人所敬佩,日军惨绝人寰的侵略罪行令人愤慨。”


希望那两位日本女军人回到国内后,没有忘记在中国当“俘虏”的那段岁月,但愿她们还能记得善良淳朴的中国人民!


文/轩羲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弹夹   冲锋枪   日军   特派员   日寇   战俘   俘虏   班长   战士   大战   两个   秘密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