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逝世的蒋纬国,究竟留下了多少遗产?看到数目后宋美龄沉默了

1997年9月23日,蒋纬国因糖尿病并发症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死后安葬于汐止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在他逝世后,蒋纬国的名下账户被人打开查看,其账户余额却让宋美龄大为震惊。

我们知道蒋介石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叫蒋经国,这是他的大儿子,另一个叫蒋纬国,这是次子。但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两个孩子本身的身世背景。


蒋纬国是汉族人,幼名建镐,毕业于东吴大学。担任过国民党装甲兵部队处长、战车团团长、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司令、陆军指挥参谋大学副校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等职,在军事战略研究上颇有建树,被台湾军方奉为“军事战略学家”。

Part1 父辈生活

那么蒋纬国的生母究竟是谁呢?这还要从蒋介石留日学习说起。1906年4月,蒋介石赴日留学,年末回国,1907年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习炮兵。1908年春赴日,入东京振武学校,在留日期间蒋介石与许多中国人产生了交集,一来二去间关系也就更为紧密。在这些人里就有一个叫戴季陶的人

戴季陶在16岁到日本留学后,就读振武学校。1908年重返日本的蒋介石在振武学校就读的过程中,认识了戴季陶,并且得知他和自己都是浙江人。蒋介石来自浙江奉化,戴季陶祖籍浙江湖州。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宗族观念,无论是征人还是游子都会思乡。像蒋介石这样的,在异国遇见一个同乡人,当然会叫人十分开心。

秉烛夜游、抵足相谈这样的事发生在两位老乡身上真是再正常不过了。再加上两人都胸怀理想,都有驱除鞑虏、振兴中华的凌云志,二人相见恨晚并结拜为兄弟也是迟早的事,后来索性租了房子共同居住在一起。


在蒋介石留日学习的这段时间,海的那边的华夏大地却不是很太平。为了推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各种爱国人士为实现民族振兴积极探索救国方案。在长期的实践后,人们经过反复比较后最终决定以革命的形式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而我们都知道,孙中山先生是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也选择以暴力手段推翻统治的救国方案。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孙中山先生的一系列救国行为被清政府定义为不可饶恕的,因而他们请求日本政府当局协助逮捕逃往日本的孙中山先生。


于情于理,日本政府都不适合拒绝这个请求。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是清政府提出请求的底气。因而日本当局答应了这个请求,但或许是出于爱才原因,暗地里通知了孙中山先生,消极地进行着这场抓捕,并指派当地黑龙社这一与政府看似毫无瓜葛,但实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社团暗地保护孙中山先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介石和戴季陶经常会到黑龙社与孙中山先生会晤。从这里开始,故事才算真正地展开,因为正是在黑龙社里,蒋介石、戴季陶第一次与当时只有18岁的津渊美智子展开一段邂逅。


而受雇于黑龙社的津渊美智子实际上就是蒋纬国的生母。一般来说,黑龙社可以算作民间组织,但实际上它与日本军方合作紧密。从某种意义上说,黑龙社可以代表一部分的官方意志。因而黑龙社对孙中山先生的保护,也可以看做是日本军方的对孙先生的保护。

对于日方为什么要保护中国的这些革命家和留日学习的学生,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是因为日方清楚地知道,这些革命进步人士和学生中国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是中国最先进的一批人的代表


越是人才就越要拉拢,人才兴国可不是什么只存在在观念中的情况。就算这些人才在现在情势下没有拥有与日方对等的合作实力,但日方坚信只要与他们打好交道,一定能在未来中国的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把握对自己有利的影响,从而就可以形成日本在东亚乃至全球事务上的更大的话语权,以及具备更大的影响力和代表性。

Part2 双凤求凰

津渊美智子就是因为这样原因,被日方安排到中国留学生的身边。毕竟我们不能否认,枕边人对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影响的重大性。在那段时间内,许多留日学习的中国学生,身边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一些日本同伴,更有甚者,有些人直接选择在日本娶妻生子。一时之间,中日青年恋爱竟成为留学生之间的潮流


日本和中国同属东亚国家,在审美上总是有着很大的趋同性,更何况是过去的几千年都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呢?因而经过精心挑选的津渊美智子,单从长相上来说当然能够攫取男人的心。

对于美智子而言,她的任务就是与一位来自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展开一场邂逅,并且在情感上影响他们对日的态度。所以实际上,这位“中国知识分子”到底是谁,是不重要的,只要美智子愿意,她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一个男人。


最开始,蒋介石和戴季陶都让美智子十分中意,不过戴季陶明显更是技高一筹,他把追女人的手段一股脑都用在了美智子的身上。他看美智子钟情于文学,那自己就给她写情诗;美智子无法招架浪漫,他就带美智子去看一场爱情电影;当美智子的情绪跌入低谷,他又能及时出现在侧。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没有一个女人不会被这样的行为所打动。

美智子当然也不会例外,她毫无防备且又自主自愿地跌入了一个名叫戴季陶的温柔乡。


虽然美智子最终选择的是戴季陶,但事实上,蒋介石也曾对美智子动心。因为最开始美智子是抱着相同的心态接近两人的。没道理一个深陷情网而另一个无动于衷,尤其是这两人都是气血方刚的年轻单身男孩。

在美智子选择戴季陶后,蒋介石也曾消沉和难过,但是倒也不至于为了一个异国女子就和朋友反目成仇。人如果学不会放下的话,简直就是难成大事。戴季陶是什么想法是不得而知的,但是结果就是,他和美智子成就了一段佳话,而蒋介石成为了局外人。


两人爱情的结晶在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时间产生了。是的,津渊美智子怀孕了,是戴季陶的孩子。这个孩子也就是我们都熟知的蒋纬国。蒋纬国知道这件事之后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是开心的,因为他这段时间确实是真心实意地爱着美智子,在爱屋及乌的作用下,戴季陶或多或少地对这个孩子产生了一些爱。但是另一方面,戴季陶又是烦恼的,因为他在中国同样有着一位妻子。

戴季陶对于这个孩子的态度很复杂,在多次纠结过后,戴季陶最终决定让美智子打掉这个孩子。可是又有哪个母亲会舍得打掉自己爱的结晶,美智子听了戴季陶的话之后十分不可置信,她完全不能相信这种话是曾经敬她爱她的这个男人说出口的。


Part3 千里寻夫

她也曾期待过戴季陶能够像之前一样把她捧在手心,因为在她怀孕的事情被家里人知道以后,美智子就被赶了出来,此时此刻她已经失去了家人的支持,如果又得不到戴季陶的抚养和保护,她的人生将一团糟。


可惜的是,戴季陶最终还是将美智子拒之门外,并且离开了日本,回到了国家去追逐理想。戴季陶想要继续实现自己的鸿鹄志,因而把所有的事情都抛在脑后,包括可怜的美智子。

没有人知道美智子在被赶出家门后,是怎样把一个孩子拉扯长大的,或许她又回家去求父母原谅,或许她通过疯狂地工作赚到了养孩子的奶粉钱。美智子会恨戴季陶吗?大抵是恨的。但美智子对戴季陶的感情是否一点都不剩了呢?答案大抵是否定的。


这个男人把她的人生搅乱,让她痛苦地独自抚养一个孩子。但是也给予了她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让她感受到来自异国男人的温情。因此或许是那点温情还没有在漫长的岁月中消逝干净,美智子带上了这个半大孩子辗转踏上了她的寻夫之旅

当津渊美智子满怀希望地带着这么个半大孩子兜兜转转找到戴季陶的上海居所时,却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是的,美智子不仅没有见到戴季陶,甚至连他的家门都没有踏进一步。当戴季陶决定放着在日本怀有身孕的美智子不顾而毅然回国时,就已经预见了今天这一结局。


他从踏上回国路程的那一刻起就决定把这个女人与自己的生命割裂开来。当然,戴季陶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根本原因在于他完全没想到津渊美智子会来到中国找自己,还带着一个孩子。这要是被自己的夫人看见了,会有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终于,美智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后,迎来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不接受这样的结局,并且她已经不是当时陷于情网的小女孩了,因此美智子深刻认识到只有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动权。俗话说得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美智子盛怒之下,狠心地对蒋介石说:“蒋先生,请代我告诉季陶,如果他不要他自己的骨肉,我也不要了!”说罢,她匆匆地吻了一下这个五岁男孩,将他丢在了中国,独自一人返回了日本。


戴季陶对这个孩子很头疼,他不可能把这个孩子养在身边,他连美智子的存在都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更不可能把这个孩子带回家。不过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蒋介石正好也在场,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在戴季陶和美智子的这段感情中,自己或多或少地也算是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

短暂地沉默过后,蒋介石对戴季陶说:“那这个孩子以后就跟着我姓了吧。”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蒋介石最终接下了这个烂摊子。有人认为,这是蒋介石对曾经远渡东洋的爱情遗憾买单,也有人认为这是蒋介石的同情心作祟,但不管怎样,事实就是这个孩子被蒋介石收养了。


Part4 军衔晋升

蒋介石给他起了个名字——蒋纬国。他的两个孩子,一经一纬,包含着他对孩子的期许,贯通天地、经纬人事。他把蒋纬国交给了自己的妾室姚冶诚去带。姚冶诚把这个孩子养得很好,蒋纬国健康地长大,在蒋介石去世的那年,已经做到了中将。这一年已经是蒋纬国当上中将的第14个年头。


而根据当时国民党晋升政策,如果一个人在当了14年的中将之后还没有任何晋升,那么他将面临着强制退役,相对应的,上将这一职务却是终身制。但是因为权柄的原因,时任“总统”蒋经国并不愿意让蒋纬国成为终身制的上将。此时的蒋纬国已经体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如果让蒋纬国成为上将,那么蒋经国自己的权柄就会因此受到威胁。

站在蒋经国的立场而言,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他的做法,可是如果立场转换,我们以蒋纬国的视角来看待整件事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平之感。为了让自己的事业生涯能够不受阻碍,蒋纬国使了一些小手段


宋美龄在那段时间准备离开中国,去美国定居。临动身那天,蒋纬国特地完整地穿了一套军装,从头到脚。就着这么一身行头,蒋纬国见到宋美龄后就直接给她行了个礼。宋美龄不明就里,并且对蒋纬国的行为感到奇怪。

针对宋美龄提出的疑问,蒋纬国终于说出了原因:“因为再过不久,我就没有资格再穿军装了,所以今天给妈送行,特地让妈看看我穿军装的模样。”既然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宋美龄再怎么样也要进行追问的,经过宋美龄的追问,蒋纬国就稍微解释了一下国民党的升衔规则。


这是宋美龄第一次知道这样的事,于是问道:“那何敬之为什么可以继续穿?”蒋纬国说:“那是上将,终身制。”这时,蒋经国也到了。蒋纬国一见到大哥,也同样地站起来行了礼。蒋经国见此场景,一瞬间明白了蒋纬国的用意,但是他不得不装作什么都没发觉的样子,因此他皱着眉对蒋纬国道:“在家里为什么来这一套?”

蒋纬国还未回答,宋美龄就已经替他说了:“纬国做军人还可以吗?”蒋经国说:“他本来就是军人,干得很出色。”宋美龄问:“为什么要他退役?”蒋经国这才表现出是刚知道这事一样,只好说:“纬国中将期龄到了,不过我马上准备给他升上将。”就这样,蒋纬国总算从中将升为上将。


Part5 弥留之际

1994年,蒋纬国身体机能弱化,因为糖尿病和肾脏疾病住院。他远渡美国的妻子邱爱伦赶到之后,看见的只是一个白发苍苍、病魔缠身的男人吃力地躺在床上。二人虽然分别数年,邱爱伦还是念着旧情,仍然照顾病重的蒋纬国。


或许是邱爱伦的照料起了效果,蒋纬国的身体终于有了一点起色。但是在邱爱伦重新告别蒋纬国后,他再度因病住进了医院。或许是预见了自己的结局,蒋纬国在这段时间不断地回忆起自己的发妻,弥留之际,他缓缓看向邱爱伦,请求到:“让我和静宜合葬吧……


我们知道,静宜姓石,是蒋纬国的发妻,弥留之际的蒋纬国不断地怀念她,在蒋纬国生病之前,他就已经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创办了“静宜女子英专”、“静心小学”两所学校,以表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在他逝世的时候,身上已经没有多少积蓄了。这就使得宋美龄在检查蒋纬国死后的银行账户时大为震惊,因为他的账户里什么都没有

小结

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并不是想要去八卦某些历史人物身上的逸闻秩事,而是要通过历史来反观我们自身,以史为镜。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及其形成的影响来调整自身的行为,从而让自己更好应对成功路上的挑战和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终身制   弥留之际   日方   日本   军装   军方   上将   蒋介石   中将   中国   账户   数目   遗产   蒋经国   原因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