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明帝元诩:被亲生母亲毒死的苦命天子!

公元528年,在洛阳皇宫中,一个宫女手持着剪刀,想要帮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妇女剪头发。宫女还在犹豫,那中年妇女厉声呵斥道:“难道还等着尔朱荣来砍我的头吗?”看着自己一头秀发全部被剪光,那中年妇女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急匆匆地从宫里逃了出去。

这个衣着华丽的中年妇女就是北魏胡太后,而那个三、四岁的小孩儿正是北魏的新皇帝元钊。胡太后自己有一个亲生儿子,就是北魏孝明帝元诩。可是在一个月前,元诩突然暴毙,引起了朝廷的一次大地震。

元诩是北魏迁都后出生在洛阳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唯一存活下来的皇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老爹宣武帝之前曾有两个皇子,但都早早地夭折了。高皇后又非常小心眼,根本就不允许有其他女人为宣武帝生孩子。况且,在北魏的后宫里,妃嫔都在祈祷,自己千万不要怀孕,即使怀孕了也不要生儿子,因为太危险了。

这不得不说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定下来的“子贵母死”的规矩,单这一条规矩,就吓住了北魏大多数的妃嫔们,可是却没吓住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胡氏,也就是后来的胡太后。她认为不能因为爱惜自己的性命,就让皇家没了嫡传的血脉,宣武帝听说了,顿时觉得这小姑娘思想觉悟很高,非常喜欢她。不久胡氏就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是元诩。

宣武帝以快30岁的高龄才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按照以往北魏的传统,他这个年龄都能做爷爷了。他也知道高皇后的品性,就将自己这“金疙瘩”儿子保护得严严实实的,所以元诩三岁就被立为太子。看着小元诩无忧无虑地长大了,他老爹宣武帝也不忍心伤他的心,再加上这规矩着实也比较残忍,就索性废除了“子贵母死”的规矩。

公元515年,宣武帝病逝,才6岁的孝明帝元诩登基,高皇后被逼出家当了尼姑,胡氏摇身一变成为皇太后。朝廷里的大臣也很精明,一合计,觉得胡太后也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不会引起外戚专权,就请她临朝。胡氏成为北魏冯太后之后第二个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史称“灵太后”。

胡太后是个很有手腕的女人,很快就将大臣收拾得服服帖帖,刚开始她还比较勤勉,可后来看天下尽在自己的掌握中,心态就开始飘了。按照礼法呢,只有皇帝对下级发布的文书才有权利叫“诏”,其他人发布的文书只能称为“令”。胡太后却不喜欢这低于一等的称呼,她把自己发布的改为“诏”,要求群臣上书要用“陛下”的称呼,自己则用“朕”这个皇帝专用的字。除此之外,她还代皇帝主持祭祀典礼,大摆宴席宴请百官。实际上看,她的所作所为和皇帝已经没有任何两样了。

因为胡太后的家族一向推崇佛教,胡太后也喜爱上了佛理。她在执政之初,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永宁寺,寺内最壮观的是九级木塔,要比举世闻名的山西应县木塔都要高出一倍,这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惜这座当时世界最高佛塔仅仅存在了18年,在公元534年,因遭受雷击,在烈火中倒塌了。也正是因为胡太后对佛教的重视,洛阳龙门石窟的兴建进入了辉煌阶段。

除了推崇佛教外,胡太后的好热闹也是出了名的,她曾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背布比赛。这日,她带着王公大臣们来到了北魏的国库,发现里面收藏的布、绢都已经发霉了。胡太后突然心头一亮,叫人打开库藏的大门,说要做个小游戏。她要将这库藏里面的布与绢,都赏赐给跟随她的王公大臣们,但是有个条件:背多少就赏多少。大家一听都非常兴奋,全部撸起袖子,纷纷使出了自己的绝招。一时间库房里群魔乱舞,陈留王李崇已60岁了,家里非常有钱,他也拼了老命去搬,结果闪了腰,摔倒在了地上;家财万贯的章武王元融搬得太多,结果扭伤了脚,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胡太后饶有兴趣地看着大家的“胜利品”,她称赞只背了20匹绢就走出来的长乐公主,当着大家的面奚落李崇和元融两个大贪官。虽然胡太后以前干过不少荒唐事,但这件事却让人津津乐道了很长时间。

但是,天下的好事也不会尽由她一个人占了去,其中最看不惯胡太后的就是她的妹夫元叉。公元520年,元叉联合宦官刘腾领兵入宫,将胡太后软禁起来,隔绝孝明帝元诩和她的往来,并将胡太后的情人“清河王”元怿给咔嚓了,史称“宣光之变”。

当时元诩才11岁,其实朝廷大权都在元叉手里,元叉这个人的品性也好不到哪里去,天天和刘腾两个人花天酒地,朝政被他们搞得一团乱。这段日子里,胡太后以前的心腹多次想营救她,可是都没有成功。实在没法子了,胡太后就想出了个出家的主意。元叉听说后,非常高兴,就逐渐放松了对胡太后的看管。

等稍许获得一些自由后,胡太后就带着元诩以游览洛水的机会去了丞相府。此时北魏的丞相是高阳王元雍,就这样,胡太后、元诩、元雍这三个人在一间密室里定下了铲除元叉的计划。

先是元诩免去了元叉的领军职务,剥夺了他的兵权。然后胡太后又不动声色地铲除了元叉的党羽,就这样,元叉就这样被夺了权。公元525年,胡太后二次出山。

重新掌握朝政大权的胡太后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更加胡闹。但是这个时候,元诩一天天的长大了,他对母亲的行为也越来越不看不惯,这一切当然都逃不过胡太后的耳目。她觉得自己儿子太小,一定是他身边的人在出鬼主意,于是元诩身边所信任的人不是被赐死就是被罢官,连一个会说外国话的和尚蜜多都因为被元诩召见了两次,也被她派人暗杀了。

元诩见自己母亲也没有放权的自觉性,他就暗中联系尔朱荣,让尔朱荣派兵南下,想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母亲退居幕后。

这里不得不提到尔朱荣这个人了。他是北方契胡族的部落首领,不要看他肤色白皙,人长得很俊美,他手下可是有一支强悍的契胡军队,是远近闻名的偶像级人物。他看北魏政权乱成一锅粥了,就想趁机来分一杯羹。他正愁出师无名,现在得到了元诩的密令,正求之不得,带着兵马直奔洛阳而来。可大军走到一半的时候,从洛阳传来一个消息:孝明帝元诩驾崩了。

而下毒杀死他的,竟然就是他的亲生母亲胡太后。元诩只有一个女儿,也没下一个太子,胡太后只能将出生才50天的小公主扶上了皇位,而这位元姑娘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后来,胡太后见大臣们反应也比较平静,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她就又站出来告诉大家其实皇帝是个女娃娃,当时情况太紧急了,她是不得已的,她就从孝明帝的堂侄一辈里挑选了3岁的元钊来顶替元姑娘。

胡太后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却没想到尔朱荣不干了,他觉得元诩死得不明不白的,他和搭档元天穆一商量,决定立彭城王元勰之子元子攸为皇帝,他自己带着部队浩浩荡荡的朝着洛阳冲了过来。

元子攸能够被尔朱荣看中,主要还是靠着他老爹元勰。元勰是孝文帝元宏的弟弟,一生清正廉洁,又辅佐宣武帝元恪,却被外戚高肇害死了。北魏的老百姓对元勰的死感到非常惋惜,爱屋及乌,他的儿子元子攸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敬重。尔朱荣带着人马杀进洛阳城的时候,守城的将士听说是元子攸当了皇帝,直接开了绿灯放行了。而胡太后最信任的宠臣们一看大事不妙,全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了。到了最后,胡太后看了一圈,这才发现自己身边竟然连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没有法子她就只能选择剪了头发去当尼姑了。

公元528年,元子攸正式登基称帝,史称北魏孝庄帝。

原以为到永宁寺出家能逃过一劫的胡太后这次是太天真了,尔朱荣直接派骑兵冲进寺庙,将一身尼姑打扮的胡太后还有小皇帝元钊送到了河阴,也就是今天的孟津黄河南岸,他看见胡太后就烦,二话不说直接命令手下将胡太后和元钊沉入黄河。

这还不算,尔朱荣又将前来朝见孝庄帝的文武百官给全部咔嚓了,这就是著名的“河阴惨案”,也叫“河阴之变”。

孝庄帝听到动静,刚走出来却发现自己两个兄弟元劭、元子正也被杀了,而他自己却被软禁起来了。作为一个有脾气的傀儡皇帝,孝庄帝直接放话给尔朱荣:你要么自立为帝,要么好好辅佐我,你看着办吧。

不要说,尔朱荣还真的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可他手下的兄弟却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一派反对,弄得尔朱荣很纠结。他就根据北魏的传统,开始铸造铜像,结果造了四次、失败了四次,他觉得老天也不让他当皇帝,便服了软,只做一个权臣。

孝庄帝的小本本上还记着尔朱荣杀害他两个兄弟的事情,再加上他也瞧不起尔朱荣这种粗人,两个人就互看不顺眼,矛盾越来越激化。

当时孝庄帝的皇后叫尔朱英娥,她是尔朱荣的女儿,孝庄帝就借口她生孩子,将尔朱荣给骗进宫里。尔朱荣一进门,元子攸的亲信就将尔朱荣与元天穆给杀害了。权倾朝野的尔朱荣就这样成了刀下鬼,而此时距离他制造“河阴惨案”也只有2年的时间。

尔朱荣虽然死了,可是他弟弟而朱世隆和儿子尔朱兆发动了叛乱,打进了洛阳。倔强的傀儡皇帝元子攸在寺庙中被杀死,而北魏经过这么一折腾,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北魏   木塔   宣武   元子   洛阳   苦命   太后   大臣   天子   公元   皇帝   儿子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