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小偷”,仅用一根藤挽救了几亿中国人

今有袁隆平,古有陈振龙!

400多年前他冒死在海外偷回一根藤,拯救了中国3亿多人口。

他就是红薯之父——陈振龙。

陈振龙是福建人,祖上以儒学为业,因此他自幼苦读诗书,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到20岁就中了秀才,但后来的乡试却名落孙山,这让他心灰意冷,从此也厌弃了科举。

明朝万历年间,为了谋求一条生路,陈振龙决定弃儒从商,并跟随一众商人到周边国家做些“水货”生意。

陈振龙和同行的商人来到了一个叫吕宋(今菲律宾)的地方。

一次,陈振龙在岛屿上闲逛时发现,当地漫山遍野都种了一种植物,而这种植物自己从没有见过。在打听后才知道,这种农作物叫红薯。

并且他还了解到这种植物适应能力很强,不仅耐旱,而且高产,生熟都可以食用。

了解过后的陈振龙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把红薯带回国种植。

不仅可以大赚一笔,而且可以解决家乡百姓挨饿的问题,造福万民。

在古代,百姓完全靠天吃饭,每年还要给朝廷交税,万一碰上战争年代,百姓更是没有活路。

彼时的国内虽然还算太平,但饥荒还是时有发生。到那时,就会有上百、甚至上千万的百姓食不果腹,甚至饿死。

为了让国内百姓不再挨饿,陈振龙向当地人学习了红薯的种植方法,还自己出钱购买了薯种。

那时的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红薯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保障。西班牙政府将红薯视若国宝,严令禁止红薯出口。

此时,已经50岁的陈振龙决心为了大明百姓,冒死一试。

为了躲过检查,他把红薯藤藏在箱子底部,被发现后没收,还被批评教育了一顿。可是他不甘心,第二次他把红薯藤编入藤篮当中,但还是被查了出来,这次不仅罚了款,还被打得鼻青脸肿,甚至差点被关进大牢。

但陈振龙还是没有放弃,第三次他将红薯藤编入汲水绳,并在外边涂上泥巴,吊在船舷下。历经七天七夜,一路颠簸航行,这一次他终于成功将红薯藤从带回福州。

此时的福州正赶上大旱之年,地里颗粒无收,百姓沿路乞讨,一路上饿殍遍野。

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立刻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

他向金学曾讲述了父亲是如何历尽艰难险阻把薯藤带回来,以及红薯的各种好处,并表示吕宋的这种红薯可以救百姓于饥荒。

金曾学听后,对陈振龙的这种冒险带回薯种的行为大加赞赏,立即批准种植。

在得到官府允许后,陈振龙开始在自己住宅附近试种红薯,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四个月后,试种大获成功。

“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食同充饥”收获满满!

金学曾看到红薯后振奋不已,第二年就下令要推广红薯的种植。陈振龙还把红薯种植方法教给当地百姓,结果大获丰收。红薯产量几乎是小麦的20倍,从此彻底解决了百姓吃不饱的问题。

为了纪念陈振龙这一义举,福州人在乌石山为他建立“先薯亭”。

此后,陈振龙的后人也一直以推广红薯为家族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石山   菲律宾   藤编   西班牙   饥荒   福州   红薯   当地人   小偷   植物   中国人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