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后裔,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00年后靠一首诗团聚四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多牛?

“除了耶稣恐怕再难有人能与成吉思汗匹敌。”这是一位美国学者对成吉思汗的评价。

他率领30万蒙古铁骑吞并了40多个国家,征服的民族有700多个,东到日本海,西到印尼海峡,北到北冰洋,南到印度,他和他的子孙几乎踏遍整个亚欧大陆。

同样的成吉思汗的基因也影响了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因为忽必烈建立元朝政权,虽然只有90多年但是也遗留不少成吉思汗后后裔存在。

家谱现世,解开尘封600年的秘辛

2004年四川省余家湾村,村民余奎海拿出了一本珍藏多年的族谱,但是这可不是一本简单的族谱,族谱上清晰的记载着,元末之时有一位南平王,唤作铁木健,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第五代嫡系后裔。

铁木健有九子一女,而且这九个儿子外加一个女婿全部都是进士出身,其中五个官至尚书,四个太守,最差的也是一个侍郎。可谓是权倾朝野显赫一时。

岂料元朝末年之时,外有红巾军作乱,内有朝中奸佞中伤,铁木建虽贵为皇朝勋贵,但也不能幸免于难。铁木建再三思量之后决定放弃富贵荣华,举家迁往蜀地蛰伏。

全家浩浩荡荡百余口,辗转到了泸涯时。感觉目标实在太过明显。为了躲避追杀铁木建决定分散开来,各自逃亡。又因姓氏较于敏感,就取“斩不尽杀不绝就是余”的“余”字为家族改姓。余氏族人称此事为“铁改余”并记录于族谱之中。

又怕子孙后代无法相认,现场即兴赋诗一首作为暗语,让大家熟记以后传于后世子孙,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

就这样铁木建九子一女分散逃逸,流落到巴蜀各处。就这样他们放弃了蒙古语言和生活习惯,移风易俗隐姓埋名,他们不追求重现黄金家族的荣光,只希望有几亩薄田,能够落地生根,代代相传。

干戈寥落数百年,亲人相聚明堂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600年王朝更迭,当兵戈退去,时间来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日子过久了,很多人就想寻根溯源,将家谱补充完整。据记载余氏家谱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根据明朝年间兵部尚书余子俊所著《清神余氏家谱》撰写的。

当时与元末的时间并不久远,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如果家谱是真的那么在川渝地区至少还有着八支余家湾的同宗同族。

余家湾村民也随即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寻亲之路,但是600年的岁月变迁,余家各脉当初怕遭到迫害,都是谨言慎行,不敢随意表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更多的都是口口相传。

就算是联系到各地民俗研究的工作人员都很难查到相关记载,甚至是走访到了内蒙古和云贵等地也是一无所获,数年时间余家湾都要放弃虚无缥缈的寻亲之路时。

有个叫余福军的村民无意间在一个荒废的墓碑上发现了“铁改余”的字样。但是同样是因为年代久远,墓碑是何人所立,也是无从考证。不过却给余家湾村民的寻亲之路带来了曙光,对于自己黄金家族后裔的事情也是信心大增。

时间不久之后,在当地报社最新发行的报纸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寻人启示,除了题目外只有一句话“本是元朝宰相家”这是铁木建所做那首诗的第一句,余家湾村民本没报什么希望,毕竟600多年的岁月,那首诗有没有传下来都不一定,却没有想到竟然真的有续对上了。

“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涯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插柳杈。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识别归何处,散时犹如浪卷沙。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诗虽然不是什么传世名句,但是其中”红金巾作乱”,泸涯分家”等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就这样余家湾算是600年后寻亲成功,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其他支脉提供的族谱,墓志铭等相互印证之下,也确定了自己黄金家族后裔的显赫身份。他们自此经常穿自己民族服饰上街,还定期举行黄金家族集会和进行祭祀活动,算是认祖归宗。

黄金家族后裔的疑点

对于余家湾村民的说法。当地史学研究专家并未给予否定,而是提出元朝版图庞大,为了便于统治,分封贵族到各地。元朝灭亡时不可能全部撤回草原。留在当地生活的可能性非常大。余家湾村民的身份好像就这样被认可了。但他们真的是黄金家族后裔马吗?其实还是存在诸多疑点的。

  1. 家谱记载南平王膝下九子,全部都是进士出身,四位太守五位尚书,如果这么算其家族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可是史学家翻遍元史都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南平王铁木健”的记载,而且元朝是没有太守一职的。
  2. 还有一点就是元朝的贵族是不需要参加科举的,因为他们根本看不上汉族文化体系,如果按照余氏家谱记载,铁木建九个儿子都属于皇室贵胄,更不可能参加,那何来进士出身呢?
  3. 成吉思汗铁木真不姓铁木,也不姓铁,铁木真是他的名字,他姓“孛尔只斤”而且铁木真后代名字都是“拖雷”“窝阔台”“察合台”“术赤”“拔都”等这样的名字,没有一个名字是带铁的,更何况和铁木真高度相似的“铁木健”。
  4. 余子俊作为明朝臣子,不管自己是不是铁木真的后裔,都没有理由在明朝让自己认祖归宗列为前朝皇室的嫡系后裔,那是取死之道。据考证余子俊所有著作中也没有《清神余氏家谱这本书。再有就是余子俊的祖籍是京山并非清神,要写也是写京山余氏的家谱。

结语

余家湾村民历经600年的沧海沉浮,最终认祖归宗,当然可喜可贺。至少证明成吉思汗是我们中国人,虽然有着诸多疑点但是都是炎黄子孙,追根溯源也是能够为了能有一个情感的寄托。李唐皇室还说自己是老子的后代,刘邦说自己是陶唐御龙氏后裔,更是虚无缥缈,无从考证。

对此,你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成吉思汗   后裔   太守   南平   认祖归宗   族谱   家谱   元朝   村民   年后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