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篡位后杀尽朱允炆旧臣,为什么偏偏不敢动30万沐家军?

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古往今来,有不少皇家子弟为了一己私欲将屠刀伸向了自己的亲人。

前有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手刃兄弟,逼走父亲,后有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诛杀建文旧臣,赶走亲侄子,这一桩桩,一件件,实在是令人唏嘘。

李世民和朱棣之所以能够在篡位大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一举坐上皇帝之位,靠的就是他们手中的精兵良将。

朱棣逼走侄子朱允炆,坐上皇帝之位后,立即将屠刀伸向了建文旧臣,杀死了名扬天下地方孝孺,手刃了拒不投降之人,可是他却唯独放过了坐拥30万大军的沐家军。

沐家军和岳家军、戚家军、郑家军一样,都是以军队首领的姓氏来命名的军队,那这个沐家军的首领究竟是何人?他究竟有何能耐让明成祖朱棣望而却步呢?

朱棣

沐英将军多传奇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以布衣出身的皇帝,他能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一跃成为这天下的帝王,最应该感谢的便是军中将士的支持,而沐英就是朱元璋的誓死追随者。

沐英于元朝末年出生在濠州一户非常穷苦的人家,因他父亲早逝,所以一家人的生计便都落在了母亲的头上。

就在沐英七岁的时候,江淮地区爆发了红巾军起义,为了躲避战乱,沐英和母亲一起踏上了逃难的道路,他的母亲因故死在了逃难的路上。

母亲去世后,沐英便成为了孤儿,就在他在民间流浪的时候,他遇到了在此处巡逻的朱元璋。

沐英

看到可怜的沐英,朱元璋痛心疾首,他与马氏商议过后,决定将这个孩子留了下来,至此,沐英便成为了朱元璋的义子。

虽说沐英并不是朱元璋亲生的孩子,但是朱元璋和马氏却将沐英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教养。

沐英在朱元璋的教导下,学习了许多军事知识,随着沐英一天一天长大,朱元璋在军中的势力也愈发庞大了起来。

为了报答朱元璋的抚养之恩,沐英加入了朱元璋的军队,参与了多场战争,他不仅跟着朱元璋一起南征北战,剿灭了敌军将领,取得了多场战争的胜利,而且还得到了军中将士的信服。

朱元璋

洪武三年,朱元璋将沐英封为了镇国将军,并将许多军国大事丢给了他处理。令朱元璋感到激动的是沐英不仅颇有军事才能,而且还颇有政治才能,经他处理过的军务政务几乎从未出过差错。

看着自己的养子如此能干,朱元璋也愈发欣喜了起来。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将沐英封为了征西大将军,让他和蓝玉一起征伐西番,这一次沐英依旧不负声望,打了一场大胜仗。

洪武十四年,云南地区发生了战乱,朱元璋命沐英、蓝玉、傅友德等人说30万士兵向云南一带出发,平定战乱,沐英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攻下了多座城池,而且他带领的部队还成为了这场战争的主力军。

朱元璋剧照

由于云南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当地情况复杂,所以战争结束后,沐英便被朱元璋留在了云南,这十万大军也成为了沐英的穆家军。

虽说沐英远离京师且手握重兵,但是他却从来没有生出过二心,他不仅事事唯朱元璋马首是瞻,而且还一直非常孝顺自己的这位养父。

沐英不仅与养父朱元璋的关系极好,他和皇太子朱标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二人不仅是兄弟,更是生死之交,他曾经向朱标保证过自己一定会尽心辅佐他,为他平定后方的。

沐英

战乱爆发记初心

但是可惜的是,就在洪武二十五年,这位意气风发,名满天下的皇太子因病离开了人世,得知皇太子朱标去世的消息,沐英悲痛不已,连哭了好几天,大病了一场。

就在太子朱标去世的那一年,沐英突发中风,病倒在了床上,没过多久,他就因病不治而离开了人世。

虽说沐英已死,但是沐家军却一直在坚守云南,镇守云南,与明王朝相始终。

沐英去世的消息传回京都后,引起了朱元璋的高度重视,朱元璋不仅厚葬了沐英,而且还让皇太孙朱允炆和其他宗室代表皇室前去祭奠。

朱允炆

沐英是太子朱标的铁杆粉丝,沐英后代自然也是朱允炆的坚实后盾,因此朱允炆登基之后,也给予了沐家军最高的礼遇。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立皇储之事便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当时,朝中被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力挺朱标的太子党,他们认为朱标去世之后,皇帝朱元璋应该秉承着立嫡立长的原则,将朱允炆立为嫡长孙,将来让长孙继承大统。

可是另一派朝臣却认为朱允炆年幼且没有参与过建国之战,让一个小小的孩子继承大统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他们认为应该让朱元璋从几个儿子中选出一个能干的皇子当太子。

这其中当属皇四子朱棣的呼声最高,可惜的是朱元璋最后没有选择朱棣,而是选择了年幼的朱允炆。

朱允炆剧照

朱元璋为了不让子孙相残的事情发生,特地将朱允炆的这几个皇叔派到了封地,告诫他们无召不得进京,并接连杀死了几位手握重兵的将领

朱元璋本以为自己已经替孙子做好了万全的打算,朱允炆可以顺顺利利地登基,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朱棣还是谋反了。

多年后,朱元璋去世,朱允炆成为了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要削藩,他接连处理了几位皇叔。

朱允炆削蕃之事引起了朱棣的高度不满,朱棣当即便振臂一呼走上了篡位的道路。

朱元璋

朱棣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位篡的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他以奸臣误国为由,高举“清君侧”的大旗,开始了向南京城的进攻。

由于朝中大将几乎已经被朱元璋斩杀殆尽了,所以无将可用的朱允炆很快就败下了阵,朱棣一路过关斩将攻下了南京,成为了这大明王朝的新一任主人。

朱棣登基之后,并没有实行仁政,而是以雷霆手段接连处死了几位效忠朱允炆的大臣,并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死了读书人的典范方孝孺。

朱允炆剧照

多有忌惮保和平

按理来说,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人的朱棣是不可能放过忠心耿耿效忠朱允炆的沐家军的,但是他却在靖难之后了放过了30万沐家军,这是为什么呢?

朱棣之所以不敢动沐家军,和沐家军的领导人沐英有着绝对的关系。

虽说朱棣是篡位上位的,但是他却并不敢越过伦理那道坎,他对自己的父亲仍旧是非常敬畏的。

朱棣非常清楚沐英与父亲朱元璋关系,他也很清楚沐英在沐家军,乃至在明军心中的地位,所以他可以杀掉文人典范方孝孺,却不敢动这个武将,他无法承受天下人的指责。

朱棣剧照

除了为亲情考虑之外,朱棣不敢动沐家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无法承受30万沐家军的狂怒。

彼时,沐家军的掌门人是沐晟,沐晟不仅手握重兵,而且与朝中的多位将领都有着不凡的关系,其实力绝对不容小觑,就算是手握重兵的朱棣也没有打赢沐晟的把握。

即便是朱棣能够打赢这场战争,那他也会损失惨重,作为新君,朱棣所能掌控的兵马本来就非常有限,再加上他刚刚经历过靖难之役,他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和沐家军来一场征战了。

沐家军和戚家军一样,沐家军的人只听命于沐晟一人,若是朱棣敢对沐家的人下手,那这30万将士绝对会揭竿而起,他没有换掉将领的可能。

朱棣没有信心收复这30万精兵,所以除了握手言和,他别无选择。

朱棣剧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那就是沐家军并没有在靖难之役发生时,直接与朱棣的燕军作对,所以若是他先开了这个杀戒,那无异于是自己在给自己树敌。

朱棣篡位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他登基之时,最需要的便是各方将领的效忠,若是他敢动沐家军的人,那这诺大的云南便无人会守,无人能守了。

朱棣不仅没有向沐家军动手,而且还亲自给沐晟封了官,并促成了朱家与沐家军的联姻。

事实证明,朱棣的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当贼人犯我明朝边境时,沐家军出手平定了战乱,狠狠地收拾了心怀不轨之人,保卫了大明子孙,践行了自己对朱棣的诺言。

朱棣剧照

朱棣驾崩之后,沐家军依旧世世代代镇守在云南一带,一直到明朝灭亡。

从沐家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朱棣并非是世人口中的莽夫,他非常清楚什么人能杀,什么人不能杀,什么人是朋友,什么人是敌人。

正是因为朱棣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一直在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所以他才成就了属于自己的霸业,建立了永乐盛世,给他的子民带来了安康的生活。


参考资料

《明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长孙   皇太子   重兵   云南   战乱   将领   剧照   太子   皇帝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