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600多人吴姓家族,集体要求改姓,揭开了一个隐藏百年的秘密

古往今来,姓氏对于我国人民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这是因为姓氏就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与符号。

中国的姓氏文化至今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正是这源远流长的历史,赋予了姓氏文化,作为传统大家族的精神文化和文化纽带的意义。

总而言之,我华夏民族的寻根意识和对自身归属感的强烈需求,无时无刻培养着对自己姓氏的一种自豪感。

但就在几年前,在我国江苏一个六百多人的吴姓家族,向当地有关部门要求集体改姓,这也让对姓氏文化比较重视的国人为之一惊。

这个吴姓家族要求集体改姓张,说他们是元末明初的一方军阀张士诚的后代,这不禁引人好奇,毕竟张士诚的后代又怎么会姓吴呢。

这些吴姓人又是怎么发现自己是张士诚的后代的呢。正是因为这次改姓事件,才向世人揭开了一个隐藏了数百年的事情。

吴姓先祖张士诚

说到张士诚,就得将视角拉回到七百多年前的元末明初的乱世。因为张士诚正是那时候不堪元朝政府的腐败统治而起义的一方军阀。

张士诚原本是泰州的一个盐贩子,盐一直以来就是由朝廷来管控,加上朝廷此时已经腐败无比,只想着如何搜刮民脂民膏。

张士诚为了维持养家糊口,只能在官盐船上卖苦力来补贴家用。但这点微薄的收入还是不足以养活一家人。

就这样张士诚想出办法联合几个同伴,在运盐的同时偷偷拿一点盐,然后卖给当地的其他富户,以此来赚点外快。

但这些富户不仅不给他钱,还以报官来威胁他,就这样张士诚忍无可忍,至正十三年正月,张士诚就纠集了数十人,发动了武装暴动。

由于平日里张士诚经常帮助乡里,有着很高的威望,再加上朝廷的欺压,于是就共同推举张士成张士诚为首,攻下了泰州城。

后来不久,张士诚被高邮府的知府李齐招降,但张士诚以及其他人并不想成为元朝的走狗,结果就又叛逃出去,攻取了兴化城。

张士诚的名气逐渐传开,许多不满元朝统治的人都慕名而来前来投靠他,后来张士诚直接攻占了高邮,并在此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自称“诚王”。

后来天下大乱,天南地北不满元朝统治的人民纷纷揭竿起义,南方占据主导地位的起义军就是张士诚、朱元璋以及陈友谅。

张士诚起义时间尚早且威望较高,实力在这几人当中也是不可小觑的。张士诚本想守住自己的地盘安安分分,不想节外生枝。

没想到陈友谅直接称帝,国号为汉。这引得张士诚也自立为吴王,野心也开始膨胀,此时张士诚的地盘已经有两千余里,兵力也有数十万。

张士诚覆灭,子孙被迫改姓

当时的天下,对这三支起义军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的说法,而朱元璋的实力只能算是中等的。

陈友谅为了称霸南方,决定先消灭朱元璋这一义军势力。就这样陈友谅率领六十万水陆大军进攻朱元璋,企图一举消灭它。

陈友谅事先给张士诚商量过,想要让张士诚出兵牵制一下朱元璋,但张士诚此时已经完全沉迷于称王的快乐,变得胸无大志。

对于陈友谅的来信也只当没看到,对外界的事情变得漠不关心,只自顾自的在自己地盘上享受,不掺和天下事。

没想到的是,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中失利,陈友谅也直接战死在战船之上,就这样朱元璋的实力瞬间暴涨,矛头直指张士诚。

公元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以及常遇春领兵,直奔江苏城,十个月就攻下了城池,张士诚被俘,押回了金陵城自缢而死。

倘若张士诚真的出兵援助陈友谅,也许历史真的会被改写,张士诚的下场也不会这么凄惨,但历史没有假如,张士诚败给了他的目光短浅。

《明史》中有记载,在张士诚得知已经无力回天,苏州城即将被攻破之时,张士诚就让自己的妻子带着儿女登上城楼自焚而死。

但其实张士诚还有两个幼子尚在襁褓之中,并没有随着自己的母亲在城楼上自焚而死,而是让信任的部将把儿子护送到民间。

张士诚的部将无路可去,只能先行将张士诚的两个儿子护送到他的娘舅家,以此让他们有个落脚点。

后来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为了防止原来那些起义军再次作乱,就下令追捕张士诚死后残留的后代,以此来斩草除根。

无奈之下,张士诚两个儿子为了不让自己与张士诚扯上关系,只能进行改姓,恰好娘舅家本姓吴,就这样两个儿子就改张姓为吴姓。

百年后重获张姓

张士诚的两个儿子改姓为吴之后,得以逃过朝廷对张士诚后代的清算,就这样在江浙地区世世代代的生活了下去。

但自古以来,华夏民族的人对自己的姓氏都是十分重视的,虽然已经改姓为吴,但他们仍旧不忘自己是张士诚的后人,本姓仍旧为张。

每当家中有老人去世,他们都会将这个事情告诉后代,然后在自己的牌位上把吴姓改为张姓,以此来纪念自己的本姓。

直到全国解放之后,新思想已经传遍祖国大地,那些封建压迫已经一去不复返,改张为吴的张士诚后代也向当地政府提出改姓的要求。

这群吴姓人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把600多人村民现存的家谱以及祖宗牌位都向工作人员出示了出来。

而且姜堰城北村的吴姓村民还向政府请求修建先祖张士诚的石像以及他的纪念馆,以此来缅怀自己的先祖。

当时这件改姓事件引起了当地许多文史专家的关注,他们迅速集结赶到了姜堰城北村的吴姓人家,进行实地研讨。

在一户名叫吴元大的人家中,这些专家重点观察了他曾祖父的牌位,这块牌位中间还有一个夹层,上面还镌刻有几行小字。

那行字的意思就是,吴氏一族世代居住在泰州,是张氏后人,始祖就是几百年前的吴王张士诚,这大大加强了这件事情的可信度。

当地的文物专家窦亚平多次前往城北村实地走访,调查了当地吴姓人历年的祭祖礼仪,以及不断翻看当地的一些古老家谱。

最终发现当地人祭祀先祖的时候,有的祭祀文中的确有“生姓吴死姓张”的话语出现,这个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经过全村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各位专家的证实,工作人员也同意了吴姓村民的请求,将他们的吴姓改为本姓“张”。

现在这个六百多人的大家族当中,已经有不少人将自己改回了张姓,以此来延续自己张姓祖先的血脉。

结语

即使姓氏已经过了数百年,但还是要求将自己改回到本姓,这不仅是他们一家人的愿望,更展现了华夏民族认祖归宗的传统。

也正是通过这次改姓事件,才将数百年前的往事全数展现给了世人,揭开了这个隐藏了几百年的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吴王   高邮   姜堰   泰州   家族   牌位   华夏   先祖   元朝   江苏   朝廷   姓氏   后代   儿子   集体   两个   秘密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