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先秦玉文化探究

引言

中华民族对于玉的情节,似乎不能用简单的“喜欢”来概括。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人总是爱玉、崇玉而又敬玉的。早在先秦时代,这种崇敬便已经和百家学说一起,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色。

从统治者礼神所用的“祭玉”到士大夫阶级必不可缺的佩环,再到《礼记在》中是“君子比得于玉”……

先秦玉文化缘何产生,为何升华,又对后世中国人的人格产生过哪些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

“玉文化”的起源

据学者考证,中国在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

玉器时代”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这一时期的先民们开始有意用玉来代表神权和王权,甚至出现过用来制造兵器的情况。

玉器时代一直延续到青铜器时代后期,这极有可能就是中国“玉文化”的起源。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远古先民在日常劳动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玉与石的不同——玉从外观来看比石漂亮,敲击可以发出具有美感的声音,且自身硬度远高于石。

由此发现了玉的审美和实用价值,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并决定将这种文化以观念习俗的方式传承给后代,于是便有了随之而来的“玉石崇拜”。

从考古发掘出的相关资料可知,在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内蒙古隆洼文化遗址、辽宁查海文化遗、沈阳新乐文化遗址,都曾址出土过大量玉器。

这些玉器的玉质多以石玉为主,玉雕花纹有蛇纹、龙纹等纹路。

依据功用划分,有珥珰、玉珠等小型装饰类玉器, 也有玉玦、玉环等工具类玉器,足可见远古先民对于玉器的喜爱。

值得注意的是,从古籍的记载来看,早在三皇时代,人们对于玉的品种便有了明确的分类

例如在先秦典籍《山海经》就曾在其中的《中山十一经》中出现过“美玉”与“珉”的表述。

这里的“美玉”指的是优质玉石,“珉”则是指洁白如玉的石头。

除此以外,《山海经.山经》五卷中共记录了大小山川四百余座,其中便有202座出产玉。

而关于种类的划分甚细,有产自山之阳的玉,也有产自山之阴的玉,更有白玉、碧水玉等依据。

记载还细化到山之阳出玉,还是山之阴出玉;所出为白玉、水玉,还是碧玉等根据颜色区分的玉料。

走过了蒙昧的远古时代,让我们再来看看玉器在先秦百姓生活中的三类用途,这也是后世中国人敬玉爱玉的三个根本原因。

用途一:“自然崇拜”下诞生的事神礼器

基于自然崇拜的观念,周民将脱胎于自然的玉视作具有“灵性”的石头,既然具备了神性,那么便是与天地相通,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巫觋祭祀天地时所用的礼器。

成书于先秦的《周礼》就直观记录玉器的祭祀作用,并对不同颜色的玉制礼器所承担的祭祀职能进行了具体划分:

六瑞、六器都是周王朝有法可考的国家制度。

其中的“六瑞”用于区分着朝臣官职的高低,“六器”则分别用于祭祀天地四方之神。

作为礼器,统治者在日常朝觐及祭祀所用的玉种、玉色和器形上都做了十分明确的规定。

要阐明玉器缘何会被先秦统治者选为礼器,便要从周人的事神观念说起。

远古先民无法解释某些自然现象,便将其通通归结为了天神的神力,并认为只有在遵从天神旨意、为天神举行供奉仪式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神的庇佑。

而在周人的观念中,神灵来源于自然,又散落于自然之中,无处不在,神灵由统治阶级遴选出的巫觋负责沟通。

巫觋的肉体虽不能飞升,但其灵魂却可以通过某些仪式升天,完成事神、媚神的工作,再将神灵的旨意传达回人间。事神完毕,巫觋即恢复常态,回到人间的百姓之中。

出于对神的尊敬,巫觋在事神时断不能空着手去,必须要携带某种器物作为礼物去拜见天神,这种礼物便是前文中所说的玉制礼器。

从相关的文献记载和从各类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可知,以玉器事神并不是西周时期中原地区独有的习俗。

远古的东夷、淮夷、东越以及鬼、羌、蛮等部落也曾视玉为神物,打造各类玉器来侍奉神明。

这些部落的语言、文字、文化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便是在祭祀活动中均设有巫觋一职。

由此也可以推测出先秦人民“崇玉”的观念或许并不完全是由他们敬神的观念所赋予的,还有可能是巫觋在进行事神仪式的过程当中主动创造并传输进民众的观念里去的。

用途二:来自天子的礼物

除了将玉器用作祭祀的礼器,周灭商之后,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便开始构建自己的政治体系,玉的“礼物”作用由此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统治者并未重塑出另一种玉文化,那些夏商时期使用过的玉器,只是在一个新的时期被统治者赋予了新的意义:让玉成为划分社会阶级的的工具。

这便是对于王公贵族所能拥有的玉的尺寸做出规定。王可以拥有长一尺二寸的镇圭,其上可以山作为雕饰。

公可执长九寸的桓圭,候、伯、子、男所执圭玉的尺寸依次递减,“躬圭”只有十厘米,尚不及一般成年男子的手掌长,而男爵所执之蒲璧,实际是一种薄薄的玉壁。

除此之外,《周礼》还对天子至士阶级能享有的玉器数量进行了规定。

根据《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及《周礼·秋官·司寇第五》的相关相关记载可知,公、候、伯、子、男在朝觐天子后所得命玉的数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如公朝天子、享王后命玉为九,而公的属臣朝见天子、享王后命玉为七。公侯伯子男之臣朝、聘问天子要比公、侯、伯、子男本身享有的命玉数级更低一等。

用途三:君子比德于玉

玉自被华夏子民开采利用以来,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先秦的历史文献中,它既代表了君子所需要遵守的个人道德,也代表了“以德安邦”的整体社会道德。

这些功用都是从玉自身所具有的“纯净”“珍贵”“坚硬”的特性中演化出来的。

“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借外物“比德”的传统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独有的文化现象,西周时期士大夫阶层“惟德是辅”的政治理想。

《周礼》中“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各家思想中围绕“德”所展开的讨论,都是这种文化现象的具象化表现。

西周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文化大繁荣时期,即后世所说的“百家争鸣”时期。

在这一时期,来自各个流派的思想家们围绕着中华文化中存在的仁、义、礼、智、信,以及民心的得失,天下的战乱等问题展开了大规模的学术讨论,而其中几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便在于一个“德”字。

儒家以仁义道德为价值取向,提供了服从于道德的“君子”“圣人”人格,从而形成了“德政”的主张。

它表明儒家学者希望在天下战乱的时代恢复西周时期的“敬德”社会价值取向,从而终止战乱,救苍生于水火。

而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与玉器之间的联系,实则缔结于秦代之后。

自西汉起,人统治阶层将“尚白”的观念与儒学中的“仁德”相结合,对于《礼记》中“君子比德于玉”进行了扩充:

同时代的道家学说则是将玉德融入到了他们构建的虚幻世界之中,给玉赋予了一层神秘色彩。

例如现今百姓们口中天庭的管理者是“玉皇大帝”,道教仙人多居住在以“玉”字开头的玉京、玉清等地,都是道家学说中所蕴含的玉文化的具体体现。

而法家学说则是将玉文化与王权相关联,通过玉玺、玉印等器物体现出了君权的神圣不可冒犯。

结语

要探究一种事物被人喜爱、尊崇的原因,大抵离不开两种思路,一是这种事物自身的特性给人们提供的价值;二是它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被赋予的精神文化内涵。

而先秦的玉器以及由玉器所发展出的玉文化,便与这两种思路完美吻合。

可以说,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由它自身的价值所决定的,更是由先秦君民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层层赋予的。

引用文献:

【1】《周礼》

【2】《尚书·舜典》

【3】《山海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周礼   儒家   礼器   文化   先民   西周   先秦   玉器   祭祀   学说   天子   君子   观念   时期   时代   秦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