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亲美的伊朗如何变成反美斗士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后入侵并统治伊朗,安息、伊尔汗国、帖木儿帝国等一系列称谓,正是各大帝国先后征服伊朗的表现。18世纪后期,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伽部落统一伊朗,建立恺伽王朝。19世纪以后,伊朗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北方由俄罗斯控制,南方则是英国占领,仅有中间作为缓冲区,由恺伽王朝掌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虽然在1921年撤军,却在暗中扶持伊朗近卫军团长礼萨·汗,并于1921年2月帮助其发动政变上台,任首相兼国防大臣。1925年12月正式推翻恺加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出任国王。礼萨·汗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后来为了摆脱英国而与德国暗中结交。结果在英美的逼迫下于1941年退位,并被驱逐出境,流亡海外,由22岁的儿子巴列维二世继位,但伊朗已彻底丧失主权。

二战结束后,美英两国军队陆续撤出伊朗,但苏联迟迟不退兵,直到美国以原子弹相威胁,苏军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伊朗北部。从美国的角度上来看,威胁苏联撤军伊朗是为了防止苏联染指中东。但对于伊朗而言,美国的做法堪称救命之恩,令伊朗感恩戴德,所以小巴列维领导下的巴列维王朝,在战后成为美国的忠实跟班。

1951年,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相继独立,民族主义蓬勃发展。在这种浪潮下,一个叫做摩萨台的伊朗人成为新任民选首相。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伊朗的石油收归国有,此举让英美十分不满。1953年在美国CIA和英国军情六处的策动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摩萨台,让小巴列维重新上位。小小巴列维在1963年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进行各方面农业与工业改革。在石油产业井喷下,伊朗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第九大富国。在美国的大力援助下,伊朗不断的“西化”并进行各种国家建设,成为相当世俗化的社会。

但是,国家财富大多流向富人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此时伊斯兰宗教领袖霍梅尼站了出来,但不久后被政府驱逐出境,流亡法国。即便如此,伊朗人民的斗争并未停止,于在1979年爆发了反巴列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反对的力量席卷全国,“建立伊斯兰国家”的呼声越来越高。随后,小巴列维被迫出逃。而流亡海外15年的霍梅尼则再度回到德黑兰,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成为最高领袖。

伊斯兰革命成功后,霍梅尼喊出了“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口号,导致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不仅迅速成为美国的死敌,更和苏联保持了相当的距离。这也意味着伊朗彻底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也实现了从暗到明的反美转变。

新政府上台后,急于增加自己的区域影响力,向外输出什叶派革命,扶持了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暗中支持黎巴嫩的真主党、也门的胡塞武装势力。致力打造连接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什叶派力量。这完全挑战了美国的中东秩序,也代表了伊朗与美国的彻底决裂,最终成为了彻底的反美斗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伊朗   叙利亚   黎巴嫩   伊斯兰   苏联   王朝   小巴   帝国   英国   美国   斗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