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清朝入关第一功臣,与张良、刘伯温相提并论的大清国师

序言

范文程(1597年—1666年),今辽宁沈阳人,早年投奔清太祖努尔哈赤,后历任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帝王。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最大的功绩在于为满清问鼎中原“定议国策”,清初统治者正是在范文程的计划下,使清朝在北京站稳脚跟,并以仅仅十万八旗在十余年间横扫中原,统一海内。

同时范文程还一手参与设计清初国家制度,使满清从落后的奴隶制国家上升为封建君主专制帝国,为清朝开创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可与西汉张良、明朝刘伯温相提并论,正如《清史稿》所言:

“文程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

被朱元璋送给满清的人才:从明朝官宦之后到八旗奴仆,再到满清内阁重臣

1597年,范文程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户官宦之家,说到其家世,最早可追溯至明初的范岳,他在洪武年间获罪,全家被朱元璋贬谪往辽东都司的沈阳卫,范氏自此成为沈阳人。

而二百多年后的历史倒是给老朱开个玩笑,范文程一手策划了清军入关,实现取明朝而代之的野心,果然成为冥冥之中的巧合。

他的曾祖父范锐曾是明朝嘉靖时期的兵部尚书,祖父范沈为沈阳卫指挥同知,到他的父亲范楠这辈已是家道中落,仕途未有起色。

范文程小的时候勤奋好学,聪颖敏捷,十八岁时考取秀才。不过没几年,家乡的平静就被打破。

1618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誓师“七大恨”,对明朝宣战,不久八旗军攻下抚顺,大肆掳掠,抓获人畜三十余万,范文程就在被掳降民之列。

当时的后金是一个奴隶制国家,被俘汉民都被充做八旗军官奴仆,范文程被编入镶红旗下为奴,在忍受歧视和凌辱中度过三年岁月。

直到一次偶然机会被努尔哈赤识得,范文程的聪慧练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对大臣们说:

“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此后范文程跟随努尔哈赤出征,参与指挥谋划。1626年皇太极继位,范文程依旧跟随其左右。

1629年皇太极取道蒙古,破长城防线,攻入京畿,范文程虽是儒臣,但在战场上奋勇冲杀,善用谋略,不久因战功显著,被授予游击世职。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建立大清,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掌管中枢机要,世职也晋为二等甲喇章京。

由于清初国家制度简陋,范文程作为汉臣,仿效明朝官制,建立六部,完善各项典章制度。

皇太极每次商议军国大事,都要听取他的意见,范文程俨然成为满清统治者最倚重的文臣宰辅。

议定入关大计,定鼎燕京,进取中原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病逝,第九子福临继位为帝,是为顺治,由于福临年幼,朝政由睿亲王多尔衮把持,范文程由红旗属下人员,被抬拨入镶黄旗。

此时的大明王朝早已日薄西山,朝政腐败不堪,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多尔衮的想法是借助李自成等农民军之手消灭明朝军事力量,然后发兵山海关,攻克北京,占领中原。

1643年初,多尔衮给陕北李自成写信,信中说:

“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

然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李自成的大顺军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连续攻克大同、宣府等军事重镇,声势十分浩大。

同时范文程上书多尔衮,指出明朝灭亡大势已定,并指出:

“盖以为明劲敌者,我国也,抑则流寇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即满洲的真正敌人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并奏请立即出兵入关,夺取天下。

果不其然,李自成于3月19日攻破北京,末代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上,明朝宣告灭亡,李自成成为北京城新的主人。

不久大顺政权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关系破裂,吴三桂转而向多尔衮求兵示好,并告知北京已被李自成占领。

满清本已出发在即,但奈何局势突变,对手从明朝变成李自成,满清朝廷对是否出兵争论不已,毕竟过去清兵三逼明都,都未能得手,现在农民军能袭破其城,其战斗力必然很强,如与之交战,胜负难料。

多尔衮犹豫不决之下,急召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来商大计。

范文程指出李自成入京后肆意刑讯拷问明朝大臣、强行向在京官僚商人追赃、贪图子女玉帛等一系列倒行逆施和不得人心的措施,断言“可一战破也”。

在范文程的力谏下,多尔衮决定收降吴三桂,迎战农民军。4月22日,两军大战于山海关,李自成败走,清兵入关。

沿途官民被大顺军吓怕了,畏清军如虎,大多选择逃走,范文程随驾出征,谏言严格约束军纪,务必做到与百姓秋毫无犯,多尔衮对此全部采纳。

按照范文程的建议,清廷做了以下两步,一是发布安民告示,向百姓宣谕:

“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非杀百姓也,今所诛者惟闯贼。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师律素严,必不汝害。”

这一宣谕相当有效,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多尔衮顺利进京,实现了多年以来入主中原的夙愿。

二是为崇祯帝发丧,以帝王规格厚葬崇祯,允许城中士绅百姓祭奠先帝,对前明官员尽力安抚接纳,重用提拔一个不落,赢得了广大汉族地主阶级的好感。

可以说,范文程在清军定鼎燕京,夺取中原这一紧急关头,立下头等殊勋。如果没有范文程“定国策”,历史很有可能被改写,满洲政权将丧失这一机遇。

开国定制,功成身退,终成一代国师

北京城在短短四十多天里,几经易手,世属罕见,经历多重战火,百姓流离失所,社会混乱。

李自成退居西北虎视眈眈,张献忠割据四川伺机而动,明朝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占据半壁江山。

而满清八旗倾巢出动区区十万,面对复杂局面,多尔衮把主要精力用在军事打仗上,内政全由范文程打理。

范文程大力实施仁政,宣布“本朝定鼎燕京,天下罹难军民,皆吾赤子”,以安民心,争取汉族官吏的信任。

在处理具体政务上,范文程更是昼夜不歇,事无巨细,革除明朝弊政,与民谋利,范文程作为首席大学士,成为清政府的实际组织者。

很快在他的励精图治下,京城局势安定下来,政府运转走向正轨,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脚跟。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多尔衮权力膨胀,进位皇父摄政王后,范文程依然竭力效忠朝廷,不依附多尔衮,即便被排挤出中枢核心。

1650年多尔衮病逝后,福临亲政,范文程重新获得重用,受封一等子爵,授议政大臣,1653年又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

不过范文程虽然是三朝元老,但却不贪恋权力,康熙继位后就不再过问朝政,1666年范文程因病去世,终年69岁,康熙帝知悉文程病故,亲自撰祭文,充分肯定范文程的一生功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努尔哈赤   崇祯   清朝   山海关   大顺   燕京   明朝   太极   国师   中原   满清   功臣   相提并论   范文   张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