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陈康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皇帝评价他为大宋真宰相!

南宋时期,有位抗金的名相,被皇帝称赞为大宋真正称职的宰相,言其:“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在宋理宗时,还将其画像挂在昭勋阁,成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就是陈康伯!金国完颜亮南侵时,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总揽全局,指挥有度,大破金兵。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位南宋名臣陈康伯的事迹吧!

图片来自帝成2

一、青年才俊

陈康伯出生于信州弋阳,就是今天的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他少年时就喜读书,因此父亲陈亨仲为他请了最好的老师,陈康伯不仅文德兼优,而且诗文在当地小有名声。长大成人后,他智略也高于一般人,文武双全。当时贵溪叛将攻掠至弋阳,当地百姓恐慌,很多官兵逃跑,陈康伯镇定自若安抚百姓,组建家乡义兵,迎击叛军,叛军被他们气势压倒,首领被陈康伯擒获,县城得以保全,百姓未被屠戮,全是陈康年的功劳!

二、文武双全

宋徽宗宣和三年,陈康年以“上舍丙科”登进士第,从此踏入仕途。建炎末年,陈康伯参与编修《绍兴敕令》,这是部宋朝律制书,他出色的完成任务。陈康伯出任衢州通判时,在白马原地区有盗匪祸乱,之前历任久久不能解决,陈康伯号召州兵进行讨伐,在他的带领下,一举捣毁了盗匪的窝点,瓦解了官匪串通的势力。宋高宗听说后,升任提举江东常平茶盐。陈康伯的父亲陈亨仲曾任提举江东常平,此次陈康伯又沿着父亲足迹来到此地,也算衣锦还乡了,这也是朝廷奖励其功劳了。

三、泊然无求

宋高宗进驻建康时,召见了陈康伯,问了一些政事,他对答如流,高宗很欣赏他。绍兴八年,陈康伯任枢密院大计议官升迁至户部司勋郎中,当时宰相秦桧做为朝中炙手可热人物,有人对他说秦桧与你在太学中有旧交,何不走动一下,陈康伯断然拒绝,五年任期内从来不与秦桧深交,依然“泊然无求,不偷合”,因此官职升得很慢。

四、出使金国

绍兴十三年,陈康伯被调为军器监,以代理吏部尚书身份出使金朝,他抵达开封时已至晡时,晡时就是申时,相当于现在的17点,古人只吃两顿饭,过了这个点,金朝就不提供食物了,陈康伯闭门就寝,没有要求送食物,遵守相关规定,金国知道后,赔礼道歉,陈康伯拒绝送来的食物。陈康伯回朝后,金朝使者也出使宋朝,陈康伯以馆伴身份陪同,因“端午赐扇帕,与论拜受礼”事件,被谏官弹劾,罢为知泉州。

五、安定泉州

任泉州知州时期,沿海海盗猖獗,朝廷派刘宝、成闵领兵逐捕,陈康伯向宋高宗建议招降、安抚,宋高宗同意,陈康伯前往劝降,海盗纷纷出降,被编入兵伍,有些人又想煽动叛乱,陈康伯知道后,趁着叛乱还未形成,快速将带头人判处死刑,泉州得以安宁。秦桧当政时,一些官吏为了迎奉秦桧,大兴冤狱,陈康伯多次为大臣解释平反冤狱,保护了很多人,任职期满后,陈康伯被秦桧压制,十年间一直担任祠官,未升职。

六、战略措施

绍兴二十五年,在秦桧死后,陈康伯被起用,出任吏部侍郎、兼任礼部、户部、刑部侍郎,陈康伯提出朝廷应该节俭岁用,采取储备中十分一二以预防水旱灾害。宋高宗欣赏他,重用他升任参知政事,终于跻身执政之列。金国出使宋朝,要求宋朝将淮、汉地划割给金,朝中激烈讨论战、和问题,左相陈康伯极力主张抗金,并提出了自己的四项战略措施:

1、派刘锜为荆南军,兵发重流抵抗金兵;

2、两淮之地诸将可以组建民间团社,各保其境;

3、积极增援淮东,加强城防;

4、沿江诸郡修城积粮,以稳固内地。

陈康伯建议得到朝廷认可。

七、迎战策略

绍兴三十年,陈康伯独任右相,积极备战,起用老将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领兵抵御。金国完颜亮兵分四路攻打南宋,陈康伯用分兵迎战策略:

1、命令成闵守鄂洲,守备襄汉中路;

2、吴璘守川陕之地,抵御西路之敌;

3、李宝率兵海上迎战;

4、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守两淮之地。

金军从寿州渡淮,长驱直入,刘锜副帅王权连夜逃走,致使宋军不战而溃,刘锜患重病只好退兵镇江,淮南沦陷,临安震动!宋高宗闻讯试图入海避敌,陈康伯竭力劝阻,为了安抚人心,陈康伯下令城门开闭如同往常,宋高宗见陈康伯从容不迫,稍微放宽了心,高宗决定暂留临安,观望形势。陈康伯劝皇帝御驾亲征,高宗同意“下诏亲征”,准备抗敌。

八、总揽全局

绍兴三十一年,金国完颜亮大军到达和州赶造船只,准备渡江攻占采石镇,形势十分严重。陈康伯派文官虞允文赶到采石,整顿溃军,激励士气,虞允文命宋军战舰迎战,取得大胜利,完颜亮不能过江,只好移军瓜洲。金军从海上进攻临安,也被李宝击败,金军舰队被大部歼灭,之后宋军先后收复邓州、蔡州、陈州、顺昌府等地。西北吴璘也率部反击,收复了秦、洮、陇、商、虢、华、陕七州。金军南侵失败,其东京留守完颜雍夺取政权,自立为皇帝,完颜亮被部将杀死,宋军收复了两淮地区。陈康伯任相以来,指挥得当,金兵大败,得到皇帝信赖,以及大臣称赞。

九、比肩谢安

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对陈康伯说自己老了,欲退位与太子,与陈康伯密赞大议,同年,宋孝宗即位。禅帝位的仪式上,陈康伯奉持禅让册书,宋孝宗也对其倍加的尊重,对大臣们说“陈康伯有气量,朕伴随太上皇帝在金陵时,他遇事从容不迫的气度,可以和东晋的谢安相比。”不久进封陈康伯为信国公。

十、荣归故里

宋孝宗即位后准备北伐,以张浚与陈康伯为首的主战派进军中原。北伐失败后,宋孝宗派卢仲贤前往金军人营议和,陈康伯极力支持主战,最后太上皇赵构极力支持主和派,孝宗下定决心议和心。主和派开始弹劾陈康伯,陈康称病请辞,孝宗不允,陈康伯辞官之心愈加坚决,孝宗最终同意他太保、观文殿大学士、福国公出判信州,命宰执大臣在政事堂为其践行,百官则在都门外为其送行,可谓荣宠之至。

十一、天下名臣

隆兴二年,宋孝宗令陈康伯入朝奏事,陈康伯推辞。不久后,宋金战事再起,朝野都希望陈康伯再次拜相。孝宗派使者前往陈康伯家中召他入觐,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平章事兼枢密使,进封鲁国公”。乾道元年,陈康伯因病上奏请辞,均未获准。在向孝宗奏事完毕后病逝,享年六十九岁。乾道三年,孝宗亲笔为陈康伯题写“旌忠显德之碑”的碑文,立碑在他的墓前。

总结

陈康伯为人刚正不阿,在大宋危难之际,坚决主张抗击金兵的入侵,总揽全局,指挥得当,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南宋,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是大宋真正称职的宰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弋阳   宰相   南宋   浙西   临安   泉州   绍兴   宋朝   功臣   朝廷   大臣   皇帝   评价   陈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